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沁园春·雪》的崇高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崇高美是壮美、阳刚之美。美国的美学家乔治·桑塔耶那指出:“崇高是至高无上的美”。(《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二月版,第一六六页)毛泽东诗词。属于我国古代豪放派诗词系统,继承了从  相似文献   

2.
《沁园春·长沙》中的崇高之美,既有山川景物的高大、巍峨、宏伟,也有作者融入其中的革命精神,本文试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学习步骤与要点 一、了解词及词牌的知识 二、熟悉写作背景 三、掌握字形词义(先自己做,再对照答案订正)  相似文献   

4.
5.
毛泽东的诗词常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诗词中洋溢着的崇高美,往往令人产生一种钦敬、赞叹、振奋的感情。美学上的崇高美表现于外在方面,体现为宏伟、辽阔、巍峨等壮丽景象。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一件事物较之与它相比要巨大的多,那便是崇高。”博大壮阔的崇高美,在毛泽东的诗词中,以对山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选人高中语文课本的《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祖国江山的雄伟壮丽,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认识到只有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从而激发学生为装点祖国江山,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2、体会毛主席运用语言的精确性,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7.
清晨。一位巨人,伫立在高山之巅。他的脚下是蜿蜒曲折的黄河,远处是莽莽苍苍的群山。二月,一连几天大雪,北国大地白雪皑皑。他抬眼远望,一片迷茫,巍峨的长城,只能看到一个轮廓。起伏的崇山峻岭全被积雪覆盖,莽莽一片;原本汹涌奔腾、滔滔东去的黄河,只有坚冰泛着白光。白雪包裹的山脊,仿佛一条银白的巨蟒向远处游动,在纷纷的飞雪中又似凌空飞舞;雄伟的秦晋高原有如穿上白袍,一座座峰峦像一群白象,在广袤的大地奔驰……望着这银蛇翻舞般绵延千里的群山,望着这蜡象奔驰般莽莽的秦晋高原,巨人思绪绵绵,浮想联翩。这景象是何等宏伟何等壮阔!可是,…  相似文献   

8.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沁园春·雪》这首词。  相似文献   

9.
何凤婷 《快乐阅读》2011,(10):125-127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古诗词的学习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为了适应这样的要求,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在古诗词考查上均加大了比重,试题的呈现形式变得灵活多样,试题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0.
《沁园春·雪》作于1936年2月,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大气磅礴,写景则纵横千万里,论史则上下几千年。作者咏雪言志,抒发了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英雄和革命人民的豪情壮志。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朗读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一、导入(打出《沁园春·雪》的投影)说起毛泽东,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他是我们新中国的缔造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其实他还是一位古典诗词的爱好者。他的一生,不仅在临窗伏案时,就是在戎马亻空偬时,也在不断地吟诗填词。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一词,最早于1945年发表在山城重庆。当时的轰动效应不啻为旭日惊雷,第一次在国人面前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仅是叱咤风云的将领,而且是一位文采超绝的诗词大家。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从延安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8月30日,前来拜访的柳亚子赠七律一首,并向他索诗。10月7日毛泽东以《沁园春·雪》赠柳亚子,并附言说:“初到陕北,看到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1936年红军东征前,毛泽东在陕北清涧袁家沟指挥渡河准备工作,2月7日,他…  相似文献   

12.
《沁园春·雪》是一首雄视千古的诗作,虽只114字,却思想精深,境界高尚,写法绝妙。怎样教学这一课呢?只要抓住以下主要环节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一、抓主旨。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开篇就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词的主旨句,以便居高临下理解全词。可以这样设问:写北国雪...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词的基本内容,把握词的内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传达情感的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领会作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感情及伟大的抱负。  相似文献   

14.
设计思想1.利用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农远工程"模式三"的网络资源为依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开阔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设想:通过诵读、背诵,让学生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是本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6.
正诗词的教学是语文老师颇感棘手的一件事,第一次讲《沁园春·雪》一课时,笔者所想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欣赏雪景,从词汇修辞入手,只是在对偶、比喻、夸张等上去探讨。首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对仗工整的句式,词性相对,音韵流畅,气势磅礴的笔触,铿锵的顿挫,昂扬的音韵,描写了当时一幅白茫茫的雪景,寒气逼人。尤其是一个"封"字,形象描绘大地被雪所裹的景象。表面上看——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达到目的了。但是背后表现诗人的什么情感尚未提起,总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吧!诗言志,这是诗的关键所在,那么一首诗不去讲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的诗词已发表的有二十一首,它记录了中国革命的历程,它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史诗。此词发表于一九四五年,原题为“初行陕北,看大雪之作”。红军初到陕北,是中国革命正历艰苦之时,但革命力量却日益壮大。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起一笔,写辽阔广大的祖国北方的壮丽景色。  相似文献   

18.
【课标·教材·学情】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1936年2月在陕西清涧准备指挥红军渡河东征时写的一首大气磅礴、兴会淋漓的长调。这首词以咏雪起兴,赞美祖国的江山,评论祖国的历史,抒发革命的豪情,成为古今绝唱。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作者的思路和全词主旨。过程与方法:理清上下两片的关系,学习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意境,培养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商俊慧 《现代语文》2011,(2):111-112
课前三分钟时间,我们班一。同学读了一段看电视剧《毛岸英》的观后感,同学们都很凝重,有的脸上还闪着泪花,看得出大家把看电视剧写观后感的作业完成得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