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文学作品中有许多有趣,有意义的人名,作者充分利用构词法的特点,或运用同音异义词或双关语,使作品中的人名具有幽默感或象征意义.萨克雷的《名利场》里有不少这种具有讽刺意义或象征人物个性的人名,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这些人物以及整部作品,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幽默、辛辣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英汉文学作品的人名寓意及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名是一门艺术,也是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利用语言符号区别他人的特定标志。而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往往是作者根据作品中人物性格.特征.身份或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而精心设计的。因此,本文就英汉作品中的人名寓意及其翻译方法做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3.
人名翻译一直是文学翻译中的焦点和难点。目前,学界对文学作品中人名翻译的讨论多集中在翻译方法、策略等的描述上,而对于所选翻译方式背后原因的探讨仍阙如,对人名翻译的研究仍缺乏系统性。以《海上花列传》(以下简称为《海上花》)英译本为引,结合古典以及近现代文学作品中人名翻译策略,对文学作品中人名翻译体系以及原因进行探讨,以期对文学作品人名翻译体系构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4.
文学作品是作为客体提供给读者的。作者在完成创作之后,文学作品就属于社会,就要与读者发生联系。在这个联系过程中,读者的欣赏活动也许有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致或相似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也许会产生作者原来根本没有意识到的新体验,作者极为重视的某些寓意却没有被读者发现。这种种可能情况的发生,使读者与作者在关于同一作品对象的感情及艺术感受上产生错位。错位现象在文学活动中的积极意义,是在文学活动过程中,使作者、读者与作品之间产生新质,在创作与欣赏之间产生具有创造意义的交流,从而使文学作品发生增值变化。一、作…  相似文献   

5.
在文学作品中,意境是一种抒发感情的方式,它的运用充分融合了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意境的营造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操,让读者身临其境般地沉浸在作者创设的意境里,深刻体会到作品中的意境之美。  相似文献   

6.
口吻是指文学作品中用来表达作者和其笔下人物的情感、态度和观点的语言手段。口吻的表达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有的简明直接而有的隐晦深藏。文学作品中的口吻作为作者写作技巧的一部分因而与作品的风格有紧密的关系,作者通过口吻来影响读者。因此,对于读者来说要能意识到一部作品的口吻并且能懂得口吻能怎样控制读者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文学作品中的人名和称谓不仅是人物性格特征和命运的体现,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译者必须从作品内容和语境等不同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翻译策略。本文从异化和归化的角度,对汉学家顾彬翻译的《狂人日记》中的人名和称谓进行分析,认为最好的翻译应该同时考虑归化和异化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传达文学作品中人名及称谓所承载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8.
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是一种精神现象。阅读文学作品的时侯,作家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强烈地打动着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面人物的胜利而欢乐,为反面人物的溃灭而称快(或者为正面人物的失败而悲痛,为反面人物的得势而愤慨)。这种现象就是文学鉴赏中的共鸣。没有这种现象,没有作为主体欣赏者和作为客体的文学作品的这种“共鸣”,文学作品就无从发挥它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使用,对于文字形象化和作者写作意图以及情感的表达有着明显的凸显作用,文字更加生动与可欣赏程度更高,让文学作品更加的丰富,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时候,又能够加强读者对文章中心主旨的理解,让读者有着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英语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类别众多,本文主要以常见修辞手法为主线,分析其在英语作品中使用以及对作品产生的意义,侧面表现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艺术提升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学欣赏中的共鸣及其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鸣是文学鉴赏中常见的文学现象。当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作品中的形象及其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强烈地打动了读者,引起了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他们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为作品中正义者的胜利而欢乐,为邪恶者的毁灭而称快,这种现象,即我们所说的文学欣赏中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主要是为了根据文章当中作者的语言以及文章内容所进行的一种深层次的认识,可以陶冶读者的情操,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达到思想上的共鸣。语言是认识一部文学作品的切入点与关键,语言搭建起了读者与作者在思想以及情感上的桥梁。语言表达的方式不同,在文学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感情也会产生相应的不同,一些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会给人一种很生动的感觉,作品整体灵气十足,还有一些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非常之沉稳,会使读者认识到该作品之深邃。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个美学派别。该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把本文当作作者化身、以作者为中心的理论范式,确立了读者在文学接受中的中心地位。2003年颁布的高中新课程标准就已经明确引用有关接受美学的理论,在"教学建议"部分就提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赏,往往带有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历来以描绘、刻画人物为主旨。作者通过强调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注重描绘、刻画人物的外貌、性格、心理状态等,而主人公的性格、形象等则多通过人物的对话、人物的经历、人物的名字等等来渲染。就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名字来说,作家在为各个角色取名字时并非随意安排,信手杜撰,角色在作品中的名字也是百般讲究的。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研究在英语文学的作品之中隐藏在人名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内蕴往往具有丰富性,多义性,这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也决定了对它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另一方面,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具有两个极点,一个是作者,一个是读者,作品不帅作者单方面完成的,而是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再创作共同完成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5.
阅读 ,从文本中获取信息 ,它的本质是吸收。但是 ,在吸收的过程中 ,读者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创造者 ,因为阅读就是一种创造 ,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接受美学这样描述阅读的过程 :本文 (作者完成的作品 )→传播(印刷发表 )→接受 (读者接受 )→创造 (读者的创造 )→变形 (读者对本文的超越 )。其中 ,“本文”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中介 ,而从“接受”到“变形”就是读者参与作品再创造的过程。真正的文学作品具有环境描写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丰富性、情节结构的曲折性 ,现代派作品还往往留有作者无法解释的疑惑茫然 ,这就使文学作…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是为读者进行再创造留下的空间。解读文学作品,要善于选取文本中的"空白",创造性地让学生填补文本的空白之处。补白要选择合适的"空白"点,可以选择写景空灵而又满含作者情思的画面,可以选择情节空白处,还可以选择作者表达情感含蓄、欲言又止而没有言明之处。补白,让学生走进作品,理解作品的深刻意蕴,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王婉 《贵州教育》2010,(2):44-45
文学作品中,丰富的想象可以开拓读者的视野,使读者更充分地挖掘、理解作品,获得独特的审美效果。中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读者要借助想象体验作者创作的思绪,把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人作品,从而产生认识体验,准确、快捷地把握作品。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往往是因为其中的一些形象或者是言语能让读者有特别的体悟,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作者往往在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只有真切的把握了作品的言外之意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文化预设是指交际双方基于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 或者建立在社会团体成员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特定的观念.文学作品中的预设反映的是潜在的但常常缺省的文化现象.它是_作品的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之问共享的、不言而喻的信息.在阅读作品时,意向读者能够从长期积累的记忆储备中重新链接到隐藏的背景信息,从而全面的理解作品中的文化现象.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索什么是处理文学作品中文化预设的最好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是作者、作品、读者、人生合力奏响的“精神乐章”,那么作者的心灵之音、作品的召唤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和人生的启迪之音就是不停地响彻在语文课堂上的“四重奏”。探讨这“四重奏”的实质意味着接近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本质,从而推动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