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被退过稿的作者自然知道那滋味不好受,但他们可能不知道写退稿信的体验也很糟糕。即使万般小心,一颗颗玻璃心破碎的声音也不时在耳边响起。为了提升退稿技巧,我买了一本名为《退稿信》的书,这本书收录了很多大作家收到过的退稿信。我一边看一边笑,编辑们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那些作家能熬出头真是不容易。比如王尔德曾收到退稿信说:“我亲爱的先生,我已经看过阁下的手稿了。哦,我亲爱的……上帝啊!”塞缪尔·约翰逊收到的退稿信更绝:“阁下的作品既杰出又具有原创性,但是杰出的那部分并无原创性,具有原创性的那部分却又不够杰出。”美国诗人史蒂文斯打开投稿的回邮后发现里面居然装着一小撮灰烬……  相似文献   

2.
名著的幽默     
名著有什么幽默?请先看这样一个事实。当年,《包法利夫人》、《草叶集》、《生活之法则》等作品诞生后,享受到的不是夹道欢迎,而是被编辑们非常礼貌的退回。原因是:无多大的出版意义。然而这些作品在以后的岁月中却无一例外地成为世界范围内脍炙人口的精神食粮,创造这些精神佳品的“厨师”福楼拜、惠特曼和杰克·伦敦等人也无一例外地被载入世界文学的青史。这是不是很幽默?美国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大奖的名作家约瑟夫·吉卜林的命运似乎也并不那么顺利。1889年他的作品《无题》被退时编辑的退稿信是这样的:“很抱歉,吉卜林先生,您根本不知…  相似文献   

3.
一个作家在成名前,大凡都遭受过退稿的挫折,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不例外。请看编辑们如何刻薄地评价这些名人的退稿的: 叶芝1923年得主,爱尔兰诗人。被退回的作品为1895年的《诗集》。编者说他的作品“念起来毫不悦耳,又无丰富想像力,而且不启迪思考。”  相似文献   

4.
从“误读”浅说外国文学经典名篇的接受和鉴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作品经历反复的探讨、研究、争论 ,在本国、本民族、本时代的读者和研究者中 ,可能会得到一种共识的评价 ,但在别国 ,在其他民族 ,在以后的岁月里被接受和鉴赏时 ,会产生“误读”。“误读”赋予文学作品新的意义 ,作品的价值及其魅力在无穷尽的“误读”中生成、延续和发展。可以说 ,文学作品经典名篇的生命力就在于无限的“误读”之中。但是 ,“误读”之间有价值层面上的区别 ,有些“误读”是由于接受者的视野和审美经验的局限 ,没有达到对审美客体的本质内涵的正确理解 ,是真正的误读。  相似文献   

5.
大凡弄文学、爬格子的新手多患有不同程度的“退稿恐怖症”。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名家大师的传世畅销之作,开始时也难逃退稿厄运。下面介绍世界上一些先被退回,后来得以出版的传世畅销之作及其作者、退稿信的内容,和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6.
后世的一些人常常因为孔融未参加邺下活动 ,或未被陈寿提及 ,或未为曹丕《典论·论文》之前的舆论认可 ,而对其“建安七子”的身份表示质疑。这些人实际上犯以一偏概全、历史误读、或以前否后的错误。一些人由于过分强调孔融、曹操之间的矛盾 ,企图从政治上否定其七子身份。实际上孔融与曹操曾一度休戚与共。其他人从孔融创作与其他六子的个性差异出发 ,企图从文学上否定孔融的七子身份。但事实是孔融的作品也有建安文学的一般特征 ,即气盛与辞丽  相似文献   

7.
叶芝 (1923年得主,爱尔兰诗人) 1896年,编辑在退回其作品《诗集》时,加上了这样的评语:“念起来毫不悦耳,又不燃烧想象力,而且不启迪思考。”萧伯纳 (1925年得主,爱尔兰剧作家) “你永远不会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流行作家,甚至一个子儿都赚不到。”这是其代表作《人与超人》被退回时,退稿人给他下的“结论”。高尔斯华绥 (1932年得主,英国小说家) 退稿人在退回其代表作《福尔赛世家》第一部时说:“作者写这部小说纯属自娱,全不理会  相似文献   

8.
名著的悲哀     
现在去书店逛一圈,总会发现有一排排被称为名著的书籍,摆在显眼或不显眼的地方,孤寂地等待着它们的买主。仔细瞧瞧,更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少书都打出了“教育部《中学生教学大纲》指定书目”或“大学生课外名著必读”等字眼。出版社的如意算盘打得贼精,这些字眼可令那些精明却又不知名著为何物的家长,安心地把书送到子女跟前而不去担心让孩子野了心。当然,你也会发现,所谓名著,是只有孩子才会去看的书。要不然,出版商又怎么会冒着失去成年顾客的危险而印上那一行字呢?这年头确实产生了许多怪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大人…  相似文献   

9.
叶芝,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1896年,编辑在退回其作品《诗集》时,又加上这样的评语:“念起来毫不悦耳,又不燃烧想象力,而且不启迪思考。”萧伯纳,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剧作家。“他永远不会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流行作家,甚至一个子儿都赚不到。”这是其代表作《人与超人》被退回时,退稿人给他下的“结论”。高尔斯华绥,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小说家。退稿人在退回其代表作《福尔赛世家》第一部时,说:“作家写这部小说纯属自娱,全不理会广大的读者,因此可以说毫无畅销的因素。”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相似文献   

10.
读读几米     
几(也作幾)米的作品算不上名著,简单童趣的画面,只言片语的配图文字,就构成了这种被称做绘本的小册子。可你看过这些绘本吗?它们以轻松随意的色彩、笔调,勾勒出了一幅幅令人心动、引人思考的生活场景,让人领悟其中的意味,找到身边生活的影子。当然,它们完全可以是你手中的“儿童读物”。本来,几米的绘本,就是给所有喜欢它们的人的!他的一系列作品《向左走·向右走》、《地下铁》等,讲述了或忧伤无奈或含蓄美好的故事。其中《我只能为你画一张小卡片》,以一张张简约、清新的图文卡片,诉说了深刻的道理,诉说着人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古典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不仅仅是在国内,即使是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古典文学名著也是备受瞩目。然而,很多的中学生对中国优秀的古典文学缺少足够的重视,甚至由于这些作品年代的久远,而觉得它们晦涩难懂。  相似文献   

12.
高考名著考查在现阶段面临着几个急需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如考查范围界定、版本之争、个性化解读与误读的区别、多元解读与评价机制的矛盾等,这些问题成为制约着名著考查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百字复述情节”式的考题更是变相的背诵考查,背离了名著阅读的目的和意义,也背离了推广名著阅读的初衷。  相似文献   

13.
谈我国电视广告中的角色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广告作品两性形象差异所持的价值判断,其着眼点主要是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和文化性别。广告作品通常会夸大女性年轻貌美的外在价值而忽视对其内在价值的展示和提升。由于固有的男权中心文化的存在,人们更多的关注了女性在广告作品中被“误读”的状况,而忽略了男性在广告创意中同样也被定型的现实。大量以男性形象的为主人公的广告作品,不仅在表现技巧等外在形式上,而且在形象建构的价值取向、观念形态等深层内涵上,其基本模式也都表现出惊人的雷同性。本文试图通过考察男女形象在我国电视广告创意中的角色定型.揭示男女两性被不同程度地“误读”现状,并将通过电视广告创意不同语境的分析,探究广告作品中性别形象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阅读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会发现不少作品中出现“鸟”意象.在童话中它们被赋予了超乎人类的能力,同时它们的性情又类似或超越了我们熟悉的人类的性情.它们具备耐人寻味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15.
【永恒的经典名著,让人受益终生】一提起经典名著,也许每个人都曾受益于它们。经典名著都是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作家写就的,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的筛选才留下来,深刻耐读,是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读的作品。因为我们正在成长,经典名著会给我们讲很多很多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兄弟刊物退稿选登”栏目自去年第四期开设以来,编辑部收到了数以百计的稿件,这说明大家对增加这样一个探讨的小园地是赞赏和支持的。稿件来自22个兄弟刊物的退稿,作者遍及十八个省市,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县级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这又说明我刊旨在加强中语“第三世界”教改研究的方针是广大读者拥护的。截至本期,我们已择优选登了47篇内容实际有用、形式短小新鲜、文笔朴实流畅的文章(有的由于内容编排的需要,刊用在其他栏目里了),这更说明即使在退稿中也还有不少好文章,编辑的责任就是使它们不致被埋没。今年,这个栏目还要继续办,我们真诚希望大家关心、爱护、支持它,把兄弟刊物退给您的稿子寄给我们,尤其是那些初次撰写而未被选中的退稿。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对作品的同一内容或形象,学生往往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读解。这就是“误读”。误读,并不是“错误的读”或“误解”之类,它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文学领域,误读是对文学作品的别有所解,是对  相似文献   

18.
张煤 《小读者》2012,(6):43-44
不少语文学得好的同学喜爱试着投稿。但新手们大多会碰到退稿的事。一般说.没有什么比一纸退稿信更令人汗颜,令人沮丧了,然而,贵就贵在锲而不舍。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名家大师的传世畅销之作.在开始时也难逃退稿的厄运。但是,佳作仍是佳作.大师终究为大师。下面介绍世界上一些先被退回.后来得以出版的传世畅销之作以及作者其人和退稿信的内容.以同小读者共勉——  相似文献   

19.
我拥有……     
我拥有什么? 我的家境并不富裕,我的头顶也并不总是闪耀着成功的光环。我多么想在报刊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可等待我的总是一封封退稿信。尽管对这一切早已是习以为常,我还是继续着我的未来作家梦,久而久之,便养成了一个坏习惯,而且是很让妈妈恼火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20.
文本解读中的“误读”分为“无意误读”和“有意误读”两种.对于“无意误读”,判断哪一种意义更恰切要看这些意义在现今社会哪一种更具有审美内涵或教育价值.对于“有意误读”,判断解读结果是否准确,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本的整体描写或者整体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