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青 《考试周刊》2014,(90):175-176
<正>一、教学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第八册第三课的内容,歌唱课《杨柳青》。二、设计理念在教学中,我运用自主探究、开放合作式的学习策略,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营造生动鲜活的学习氛围。本节课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并以聆听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对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并参与整个音乐教学活动。三、教材分析歌曲《杨柳青》是一首江苏地区广为流传的民间小调,它以衬  相似文献   

2.
设计课前导语,为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之中。当然,要想设计出一个好的课前导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请看下面一例。一位教师教学《月光曲》的课前导语是这样的:同学们,“月光曲’是一首世界名曲。这首曲子曲调优美、感情强烈。世界各地每一时刻都有人在演奏这首曲子。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谁谱写的吗?你们知道  相似文献   

3.
教师们一般都重视新课的引入,导语的设计,因为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往往忽视课末小结。如果说巧妙的引课导语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是开启思维的钥匙的话,那么一个精彩的课末小结,则能起到画龙点晴的功效。有经验的教师都重视课末小结的设计,因为它是一节课教学内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而“课首”是一堂课的“开篇”部分。设计一个好的“课首”,就如戏剧中好的“序幕”一样。课堂教学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才能吸引学生随着“序幕”的“剧情”发展,去追求“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课首”设计  相似文献   

5.
课前作业是在正式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对某一科学内容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尝试实验等方法,完成教师课前设计的作业,它为课堂教学作好充分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这学期我听了几节很有启发的课。一节是合肥市电溪路小学董老师的四年级音乐课《对鲜花》。《对鲜花》是一首北京儿歌,董老师设计了一个创编歌曲的环节。这首歌歌曲难就难在它的歌词前后是相互押韵的。  相似文献   

7.
生活见闻交际课是运用交际手段开启学生生活仓库,接通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言语交际,为良好的书面表达打下坚实基础,并克服学生“畏文”的恐惧心理,从一个侧面寻求大面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课型。笔者于反复实践中,深感此课型对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改革有“质和量”的指导意义。现将课型特点并结合实例略述如下,以飨广大同仁。一、交际材料的准备这是师生都参与的活动,它是交际课的基础。首  相似文献   

8.
浅议说课     
“说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课堂表现形式,说课是对课程的理解、备课的解说、上课的预演与反思。说课不仅仅是说你的教学设计,而更多的是要让人明白你的意图、规划、教法及处理相关问题的对策。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它集中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为一体。它是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下面谈谈本人对说课要注意的几个精心安排。  相似文献   

9.
老师们一般都重视新课的引入,导语的设计,因为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往往忽视课末小结。如果说巧妙的引课导语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开启思维的钥匙的话,那么一个精彩的课末小结,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课末小结的设计,因为它既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也是一节课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浓缩,因此课末小结应是课堂组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奶奶的白发》是苏教版第二册第10课。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它篇幅虽短 ,但情趣横生 ,意蕴深长 ,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课前创境激趣 ,打通课堂内外。1 教师谈话 :小朋友 ,从上学期到现在 ,我们已经学了很多首儿歌。最近呢老师又教了大家几首 ,不知道还记不记得?(两首儿歌都与情感教育有关 ,选自《诗文赏读》。一首名为《紫葡萄》 ,另一名为《变只大雁往南飞》)2 好 ,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玩一个“看图猜儿歌”的游戏。(1)教师出示图 ;(2)众生抢猜儿歌…  相似文献   

11.
课前作业是在正式上课之前,根据课的内容、特点,要求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尝试实验等方法,完成教师课前设计的作业。它为教师的科学课堂教学作了充分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以往科学教师对课前作业布置较为随意,大多让学生准备科学课中用到的相关材料,  相似文献   

12.
陆李华 《云南教育》2015,(Z1):53-55
如何充分挖掘计算复习课的价值,使计算复习课不仅仅局限于计算的层面,而是赋予思维的内核?如何综合复习课各方面的因素,把它作为一首协奏曲来演奏,使之成为一个灵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计算复习课"采摘荷花牵动藕"之功效?下面以"小数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的复习"为例,引起大家对计算复习课教学的深层反思,对它应有的价值进行潜心的追寻和论证。【预习作业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如同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它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在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背诵,古诗词知识十分贫乏;教师也囿于课内阅读篇目.课时的限制.无法在课堂上作详细的讲解。教与学都不能满足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渴求。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班开展了课前“背古诗讲古诗”的活动.利用每节课课前短短的三分钟.由一位学生背诵讲解一首古诗词,其他同学摘抄下来背诵。有课内的,有课外的,每学期都坚持,每个同学必须讲解一首。活动开展三年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这天课上,大猫老师先给同学们展示了一首诗——野菊花白天,我从山上采回一朵野菊花。灯光下,它显得这样憔悴。噢,它一定是舍不得离开大山妈妈……——唉,我真后悔。"这首《野菊花》是诗人樊发稼的作品。一天,一位编辑将它交给了一位名叫李娜的画家,请她为这首诗配画,同学们想看看李娜是怎么配的画吗?""想看!想看!"  相似文献   

15.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了对和平的呼唤。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展开了深入的磨课过程,可以说这  相似文献   

16.
葡萄的诱惑     
前不久我执教了一堂四年级音乐课——《我是少年阿凡提》。这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基于这是一首环保主题的歌曲,在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7.
设计意图:五星教学模式是当代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家戴维。梅里尔教授新近提出来的教学设计理论.它是由五项原理和实现五项原理的十五个操作要素构成,而五星优质教学认为首中首.教学应该以问题为中心(即聚集完整任务).而其他四项原理是对应有效教学四个阶段.所以本节课尝试以五星设计原理为指导.以聚集任务为中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试图达到“三E”(即效果好、效率高、主动性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本文阐述了导课设计须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介绍了潜移默化导课法、巧设悬念导课法、温故知新导课法、创设情景导课法、明确目标导课法、游戏导入导课法等六种导课方法,以期把握导课艺术的实质,优化课堂导入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引导学生登上知识宫殿的台阶,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金钥匙,有助于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此探讨小学英语导课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这是去年十二月号的《看图说话》上刊载的一首儿歌,我把它选作补充教材,充实到中班的语常课进行教学。教学时,我分三个阶段进行,各用了一节课,共三课时。第一节课是化整为零,分段突破。由于幼儿年龄小,思维直观形象,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这首儿歌内容又比较丰富,耍幼儿整体识记,还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20.
寻找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的契合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课的铃声结束了教室里的喧嚣,同学们兴高采烈地期待着这节音乐课的新内容。在复习完上节课的内容后,我请几个同学给大家演唱几首他们熟悉、喜爱的外国歌曲,以导入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英格兰民歌《乡村花园》。随着几名同学的演唱,我发现了自己导课设计的失误,我原设计由几首外国民歌导入英格兰民歌,可学生唱的几乎全部是韩国、日本的流行歌曲,而且大多数是用原文演唱,随着同学们一遍遍的喝彩声,我深知这节课不可能再违背同学们的意志而强加给他们所谓的英格兰民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