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中山市的6241名中学生的体质健康进行评价,分析其体质指数(BMI)与各体质指标之间的关系,为客观、真实的检测与评定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测量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以中山市纪念中学6241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男)和800米(女)测试,BMI由公式体重(kg)/身高(m2)计算得出;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制定的体质指标得分标准、权重与体质指数(BMI)评价表,对研究对象的体质健康进行总评价,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BMI的评价等级为:低体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结果:6241名中学生的BMI正态曲线图呈"细峰右尾"型;中学生的BMI等级评价与体质健康的总评价通过X2检验,男生:X2=259.8,女生:X2=199.5,P值均<0.01,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中学生BMI与各体质指标通过相关分析显示,在男生中:肺活量体重指数(ml/kg)、引体向上(次)与BMI成负相关,坐位体前屈(cm)与BMI成正相关,P值均<0.01;在女生中:坐位体前屈(cm)和800米跑(s)与BMI成正相关,肺活量体重指数(ml/kg)、立定跳远(cm)与BMI成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1.6241名中学生的BMI正态曲线图呈"细峰右尾"型,学生的BMI基本集中在正常范围内,但仍存在较多的超重和肥胖学生。2.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与BMI有关,超重和肥胖学生的体质健康等级较低,正常体重的学生体质健康等级较高。3.中学生的身体机能、上、下肢爆发力、耐力和柔韧性素质与BMI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要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健康的心理即完善的人格 ,积极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完善人格具有决定性作用。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贝姆改变自我意识理论 ,体育教师应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组织调控肯定的教育环境 ,并采用适当的肯定评价技巧 ,多角度看待学生 ,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积极自我意识 ,完善人格 ,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王贺 《精武》2012,(2):10-11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运用实验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实验对象在进行趣味田径运动干预前后,九项体质健康标准指标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检验趣味田径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趣味田径运动在短时间内促进学生身高增长的作用有限,但对中学生身体形态具有良好的减、控体重和塑身效果;对中学生呼吸系统机能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功能;对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测试成绩数据分析为切入点,对济南市中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身体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研究其体质变化情况.发现2010年济南市中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等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据此提出加强中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顾小兰 《体育风尚》2024,(1):152-15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我国中学生的身高、体重、腰围等与日本国家相比增长趋势明显。其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与日本国家相比增长趋势不明显,虽然体质健康呈现稳定,积极的态势,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学生健康体质现状仍不容乐观。在“双减”背景下,家校联合作用,为促进农村中学体质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肥胖中学生心肺机能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肥胖对中学生心肺机能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湖南省20所城乡中学15 600名学生的体质测试及体检结果,并将1 263名肥胖中学生的心肺机能的相关指标与正常体重中学生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肥胖中学生的基础心率、安静时心率、血压均高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并与其体脂百分比呈正相关,肺活量虽略大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但肺活量指数却小于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并与其体脂百分比呈负相关.研究表明:肥胖中学生心肺机能低于正常体重中学生,并与其体脂百分比有相关性.建议社会重视中学生肥胖问题,及时采取积极的措施纠正肥胖并预防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调控着个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一、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特点1.自我评价的全面性和深刻性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以2005、2010年福建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库为依托,就福州市中学生心肺功能(肺活量/体重指数、800或1000米)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5年间福州市中学生心肺功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肺活量,提高最为明显;与福建省比较,福州市中学生肺活量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耐力跑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每周三次对普通中学生进行12周的篮球训练,并测定比较了其训练前后的体重、脉搏、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腿站立和心境等8项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除体重和握力外,受试者篮球训练后上述各指标值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篮球训练对增强中学生的体质,提高其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篮球训练可以降低中学生的脉搏,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其柔韧、平衡素质和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他们的心境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庆阳市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情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600名初中学生进行基本健康知识与理念、基本健康技能、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以不记名问卷方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总体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5.52%,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为67.8%,健康技能掌握率为78.84%。庆阳市中学生对健康知识和理念有一定了解,但在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等方面均存在较多不足,应结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健康66条",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研究法,对武汉地区独立院校在校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健康和卫生意识。91%的学生对体育有良好的认知态度,并能充分认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在校所学专业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且与年级也有重要联系,在健康意识方面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呈上升趋势,大二达到最高,大三、大四则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有所下降。大学生的健康愿望与实际生活相差较大,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投入与他们对健康的良好认知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我效能感的原理和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在体育专业大学生中进行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成就动机水平显著地高于男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两个因子均与追求成功的动机呈显著正相关,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呈显著负相关;培养、激发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水平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石伟铮 《体育学刊》2001,8(6):31-32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和掌握浙江省在校大学生健康意识与保健行为的现状:学生对自身健康状况感觉良好,对有关健康的议题有较高的关心程度;但自我保健知识缺乏,意识淡薄,保健措施差,存在着认知水平与参与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体校运动员的自我意识发展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体校运动员在自我意识的总体水平上没有发现显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在自我意识的各个侧面,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表现有较好的情绪反应(少焦虑)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男女运动员对躯体外貌与属性的意识存在1年的时间差;初一和高一是运动员焦虑水平较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健康近年来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为人的发展与健康所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健康的主体意识还没有明确,所以高校有责任担负起健康教育与调控的任务。通过运动的参与,明确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实施运动促进健康的过程,分析运动健康与风险管理的因素,客观培养和发展大学生主体健康运动意识,使其达到自我的调控与管理的目的,使运动健康到达最优化,为大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最基本的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健康含义的认识、体育的需要认识、健康和学习重视程度、健康习惯行为状况、社会公德行为状况、体育课收获内容意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大学生从健康意识上升到健康行为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寻影响大学生健康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文献查阅等方法,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的现状进行抽样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有正确的健康意识,但是正确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之间却发生了一定的偏差与背离。建议:学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行为。  相似文献   

18.
对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进行了健康意识、生活习惯、体育锻炼情况等进行了调查总结,提出了大学生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关系,希望能为大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缺点,分析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即,培养集体荣誉感,提升爱国热情;培养意志品质,促进就业;重视健康,增强保健意识;重视节约,加强经济意识;提高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现状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高校体育的各种课程的开设,虽注意了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却忽略了对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认识的培养,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也比较欠缺,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也比较差,更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