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之”在古代汉语里使用频率极高,据有人统计,《诗经》中“之”字出现了一千零三十九次,《尚书》中“之”字出现了三百五十四次,《左传·齐桓公伐楚》全文约三百六十字,“之”字出现了十三次,《列子·汤问·愚公移山》全文不足四百字,“之”字出现了二十二次。更重要的是它词性复杂,使用范围广阔,可以做代词、动词、介词等。例如: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一册《师说》注释中云: “[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的倒装,用结构助词‘之’来表示。下文‘惑之不解’同。”这条注释一直都被认可,注中对“之”的解释也似乎无可非议。因为“之”在文言文中作提前宾语的结构助词确实有之。笔者认为这里的“之”不是结构助词,而是介词,相当于“在”和“当”,表示时间,在句中作状语。理由如下: 从句子在文中的位置来讲,如果译成“不知句读,不解疑惑”,在逻辑上有毛病。作者在这里主要是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从师的风尚很久没有流传了,要想人没有疑惑也就困难了,  相似文献   

3.
<正>昨天,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几位好友转发的一则题为北大教授呼吁,不能把大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教育的消息。其大意是讲,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在首都师范大学美育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提出,大学教育不能忽视了美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不能把大学教育办成了职业教育。在11月28日《中国教育报》上找到原文,笔者又认真读了一遍,确实是这个意思。表面上看,叶朗教授的讲话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但仔细想想,这话  相似文献   

4.
<正>《光明日报》2015年11月09日13版的一篇文章《"非虚构写作"与散文的审美性》中有一段话:近年来,散文写作界掀起了一股新的写作潮流——"非虚构写作"。这一写作潮流的始作佣者是《人民文学》。这里的"始作佣者"有两个错误。一是我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都没有"始作佣者"这一词。所以,这里应该是作者笔误,"始作佣者"应为"始作俑者"。  相似文献   

5.
初学英语,一般最先学到的动词就是be(am,is,are),它的词义是“是”。常有老师编顺口溜“我用am,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复数要用are。”帮助学生记动词的三种现在形式。久而久之,同学们的理解会形成定势,凡见到be及它的变化形式都要往“是”上想,这样容易造成理解错误,误译或错译句子。随着学习的深入,知识的扩展,be动词是不能一概理解为“是”的。本文就在初中阶段所学不能译be为“是”的情况作一归纳,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路上,两个人为一件小事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一位好心人上前去解围,不料被其中一个抢白:“谁要你管,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弄得这个人十分尴尬,好像自己理亏似的。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学习》2013年第10期周容先生《怎样理解"莺啼过落花"的"过"字》一文,就2013年高考语文上海卷16题诗歌鉴赏的参考答案提出质疑,指出该答案"对‘过’字理解有所偏差"。行文引证翔实,辨析精当,读后大有启迪。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章开头尚有瑕疵。周先生说:"摩诘此诗‘过’凡两见。一为诗题(按:指《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见过"连用,解释为拜访,此无异议。一即颈联(按:指"鹊乳先春草,莺啼  相似文献   

8.
菁灵姐姐:你好。我有一个不好的毛病,就是看见同学的橡皮檫、铅笔、玩具什么的,就想顺手拿来玩,事后常忘了及时归还。同学发现后,说我是"三只  相似文献   

9.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初步理解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老师提问:“你能运用以前学过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来说明今天所学的分数基本性质吗?”老师的话音刚落,就叫一名学生回答。学生面对这样一个新旧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不知所云,尴尬地站在座位上。老师提示道:“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分母相当于——,商不变的性质是——,也就是分数中的分子、分母——。”在老师的提示下。这位学生填空式地回答完了老师所  相似文献   

10.
岚岚的妈妈心地善良又勤劳,与邻居们相处得非常好。她经常主动打扫楼道、厨房、厕所的卫生,还特意买了刷子、纸篓什么的,好让大家使用方便。岚岚见妈妈总是默默无闻地那样做事,她觉得这有点儿不公平,大家公用的地方,就应该大家都出力。为什么老是让妈妈一个人干呀,是妈妈傻吗?  相似文献   

11.
舒心姐姐: 看了你们的《中学生百科》后,我认识了你!我是一个中学生,我以为我是个很自信的女孩,可是有一件事让我的自信没了,换来的是自卑,我好希望自己能回到过去。  相似文献   

12.
《红领巾》2004,(10)
19世纪的英国政治家本杰明·狄斯累利在小说《年轻的公爵》中描写了一幕精彩的赛马场面。比赛一开始,两匹一直被看好的良种马就一路领先。快到终点的时候,却有一匹不起眼的黑马从后面赶了上来,令人惊奇地取得了冠军。此后,“黑马”一词就不胫而走,起先只是赛马场上的俚语,后来又扩大到各个领域,比喻实力难测的竟争者或是出人意料的优胜者。“黑马”是马吗?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第二册《汉语知识》中,有一个形容词短语作谓语的例句: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课本把“竟非常感激起来”看作形容词短语,那么,中心语“感激”就是形容词了——笔者不同意这个看法。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感激”既不表示人的形状(如“高、矮、胖、瘦”),也不表示人的性质(如“高尚、干净”)或状态(如“快、慢、紧张”)。查《现代汉语词典》“感激”词条:“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涕零|很~你给我的帮助。”可见,“感激”是表示人的心理活动——表示心理活动的词是动词(如“喜欢、想念”)。  相似文献   

14.
今天上数学课时,陆老师不停地发出剧烈的咳嗽,看他脸涨得通红,仍然强忍着给我们上课,我很感动。中午一回到家,我就连忙从小药箱里找出一盒“金嗓子喉宝”,准备给陆老师带去。下午一下第一节课,我就把“金嗓子”递给了陆老师。陆老师诧异地看着我,目光里流露出感动,他轻轻说了声“谢谢”。当陆老师离开教室后,周围的同学向我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1993年中等学校招生语文试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处中的‘位’是十一种词中的_______词。”答案是“动词”。对此,我不敢苟同。大家知道,一个词的词性,一般是按词的本身意义和语法功能来确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施新民、曹德林两烈士的事迹时,有一位教师发表了这样一个意见: “蚁蝼尚惜生命,就不信施新民、曹德林会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实在他们在当时看见学生落水嚇昏了罢了。”很巧,在上谷小学失火事件公布后,又出现了一个“嚇昏了”。另一位教师说:“这也难怪那些教师,失火时谁都早嚇昏了。”这可怪啦!一个“嚇昏了”是舍生救死,另一个“嚇昏了”却见死不救。一样的“嚇昏了”竟出现了截然不同、完全相反的行动。应该如何解释呢? 施、曹两烈士奋不顾身抢救落水学生决不是什么“嚇昏了”的“时冲动,从他们生前工作一贯绩极负责,热爱儿童,全心全意为人民教育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洪静渊同志对苏轼词“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两句的校刊和断句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说:“小乔初嫁了”中的‘了’字是下一小句开头‘正’字的错写和误植“(见《中学语文教学》1981年第2期),认为原文应是“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  相似文献   

18.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是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对天姥天奇丽景观的大笔勾勒。对这个"暝"字,鲁人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所作的注是:"暝,天黑,夜晚。"据此,"迷花倚石忽已暝"便被解释为"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已经晚了。"这其实是注者的误解。从诗的上下文来看,"暝"作"天黑,夜晚"解不恰当。先看上文,这两句诗的前面是"半壁见海日.  相似文献   

19.
“情”是“实情”吗?甘肃穆玉平《曹刿论战》一文中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一语,课本注:“情,实情。”照此说来,这句话就该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明察。弄清楚案子的实情,但一定要按实情办理。”这样翻译岂不是前后矛盾了吗?既然不能弄清楚...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课本对蒲松龄《狼》中的“隧”一词作了这样的注释:“这里作动词,钻洞的意思。”(初语一册237页)显然,课本把“隧”看作是“名词用如动词”了。笔者认为,这个“隧”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而是名词作状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