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中的标尺     
自从立志投身教育事业到今天,我已经历了29个寒暑,然而距一个“好教师”的标准还相差甚远。我体会到,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一、行为的楷模教师本身行为如何,每时每刻都会给他的学生留下影响。教师应该给学生以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勇于奋斗、严谨治学的深刻印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上总是精神饱满、热情奔放,不放过任何一次教育学生、感染学生的机会。八五届高中毕业班中有一个班学生学习基础差,有些学生失去信心。我用格言“如果你失去了财富,你失去的是一部分;如果你失去了荣誉,你失去的就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最重要的资源。对于道德课堂的提升很有效。  相似文献   

3.
爱迪生数学得“零”分,是因为他对数学没有一点兴趣;而他的兴趣却成就了他伟大的一生。如果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失去了兴趣,那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科成绩,失去的很可能是对你的信任与尊敬。  相似文献   

4.
庄雅丽 《学苑教育》2019,(11):42-42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犯错的过程往往是他们大胆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如果过分追求所谓"精细化"的教学,会让学生失去不少出错的权利和机会,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教师如何有效利用错误资源,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使学生必定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常常把教学质量和"题海战术"联系在一起,学生回家面对的是堆积如山的作业,形形色色的兴趣班,毫无生趣的墙角。学生失去了对生活的真实、真切的感受;失去了个性的感悟;也失去了创新的动力。相反地,无字作业却能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大自然,参与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入,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开始注意到,很多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无味的。上课时学生只想玩计算机,上网冲浪。学生真心学习的少,提高信息素养的更少,更多的是局限于好玩,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动机,对信息技术课程失去兴趣和信心。多年的教学证明,  相似文献   

7.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反复强调: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因此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对象,也是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开发学生中的课程资源一方面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了解学情,做到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8.
一、学生资源的定义及分类所谓学生资源是指来源于学生,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情感、价值观等,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资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这个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传统教育理念下教育者将学生定位为教育的对象,然而学生不应该仅仅是教育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这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捷径。如果失去了这个前提,那么所有的事情也就失去了保障 没有这条捷径,教育只能变得力不从心,事倍功半。因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获取的知识速度快,效果好 只有学生主动地求学,才可以充分发挥内因的作用。教育学生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发现少数学生存在着这样的学习过程:即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学习心理变化的一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谈与学生“意见领袖”的沟通○潘志军班级工作学生是班级的内部公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学生又是班级的顾客,失去学生就失去班级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点,而重视与学生中“行政领袖”、“意见领袖”进行双向沟通,又是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2.
宽严并举,张弛相宜。教师爱生是以严格为前提的,师爱若失去严格便会失去分寸,容易使学生放纵。无论当今教育怎样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严格要求这一基本准则不能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班主任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歌德曾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儿;你若失去了荣誉——你就失掉了许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内地西藏班的学生远离父母,学校和班级就是他们的"家",所以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并且如何处理挫折,重塑信心很重要,它关系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关系到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14.
博览在线     
《广西教育》2011,(31):24
语文课的"得"与"失"张华清在其9月15日的博客上撰文认为,语文课要想有"得",必须有"失"——失去应试观念、失去细微末梢、失去繁文缛节、失去花里胡哨、失去表面热闹。教师要从教育宗旨出发,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语文能力和终身受用的语文素养;从学生本体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规律;从文本出发,根据课  相似文献   

15.
齐翠兰 《辽宁教育》2010,(10):49-49
如果数学教师把知识生硬地教给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就会越来越感到数学是枯燥的,是冷冰冰的,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进行数学考试。这样的数学教学使数学与生活脱节,失去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意义。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蜡烛""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社会上传统的过高期望,给教师带来了职业上的压力和盲从感。教师越发觉得自己与来自多方面的期望,如来自家长、学生、学校及社会的不同期望相距甚远,导致教师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了激情,对学生失去了热情,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中笔者发现这样两种现象:一是有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集会中上台发言或演讲,他们的口才越来越好;二是每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每班只能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总有一些学生因名额所限遗憾地失去登台的机会。渐渐的有登台机会的学生与因微弱差距失去登台机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差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高中作文教与学的功利化,使很多学生的作文呈现出虚谈假的僵化状态,学生逐渐失去写作的兴趣,作文失去了异彩纷呈的心性和生活化,看不到高中生应有的青春灵性!怎样让学生的作文释放出充满热情、饱含生命的蓬勃张力?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感受力的培养。一.感受力的培养是写作现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一、全力激发学生上地理课的兴趣中学阶段,学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生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他们失去吸引力;二是学生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背景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这种抽象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情境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自觉地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积极主动学习,失去兴趣,就失去了推动学生学习最有利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显然比如何枯燥地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