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常所谓补习教育,大概皆是为小学毕业,无力升学,现正从事于农工商职业之青年而设。目的在利用工作余时,补授以职业上必要的知能,及与职业有关系的科学常识;又于青年立身处世的公民道德服务道德,亦同时加以相当的训导。因为此种教育的对象,是职业界服务的青年,而补习的课程,又是重在职业知能的灌输  相似文献   

2.
深度学习研究在国际上历经40余年,经历了蛰伏期、萌发期、新兴期,目前正处在迅发期,已得到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媒体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推崇。国内外的深度学习研究态势呈现出各自特色:国外偏向深度参与学习以及高阶学习策略研究,国内注重学生高阶知能的发展与迁移应用。40余年里,深度学习发生了两个方向的转变:从索求理解到追求迁移、从注重过程到侧重结果。深度学习已不再仅仅是为了理解基本知能而采用的学习方式,它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理解、追求迁移应用的有意义学习。它通过促使学生深度参与学习、适性地采用高级学习方略来促进高阶知能的发展,实现这些知能在全新情境中的应用或新高阶知能生成。目前国内外尚无研究关注深度学习的灵活性问题,而灵活性却是深度学习的诉求。这种诉求触及到顶层框架结构的变化并且需要一种认知灵活性,其实现极具挑战,可通过学习架构并借助智慧课堂的赋能作用尝试解决。  相似文献   

3.
中央妇女职业局.成立已历二十五年.为一般注意妇女职业之个人与团体所组织.不涉政治.不分党派.揭其要恉.一曰辅助已受教育之妇女.觅得最相宜之职业.二曰辅助少年未受教练之妇女.对于其最相当最希望之职业.得一种必要之知能.以免其后此因不胜任而失业.  相似文献   

4.
近代职业指导的发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指导作为帮助人们增进职业知能,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活的活动由来已久,可上溯到伴随社会分工而出现职业的时期,那时,人们从小就跟随父辈进行生产劳动,在劳动中陶冶职业兴趣,养成职业观念,学习职业知能,成年之后从事父辈的职业。这时期职业选择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父子相传。其后直至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虽然学校教育的规模愈来愈大,但教育的目的基本上是为培养统治阶级人才服务,莘莘学子在世袭的“学而优则仕”观念影响下纷纷追求什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效力不但是养成学生有充分的知能·并须使学生有服务的兴趣和能力·这是训练上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的最要目的·是怎样使人有这种教育的需要·怎样使受教育的人个个都能适用於社会·所以职业训练却是今日急应注意的一问题·但是职业训练·头绪很繁·从怎样入手·才易有些成绩,这非注意於学生服务不可·最近调查各处学校学生对於服务的情形·当然校前进步·但是有的认服务为具文·专  相似文献   

6.
关于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尝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研究某些课题来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教学活动。与常规教学相比,它更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可生成性,更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职业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应特别注意转变学生的观念,帮助其树立能够学好的自信,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能结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确立研究课题和进行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7.
曹荣 《中等职业教育》2012,(18):19-20,22
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是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与职业行为等方面的缺失,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职业态度养成教育。学生职业态度的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学校教育而言,学生职业态度养成教育可以从专业论证、企业体验、职业规划、专业学习以及就业实践等方面来实施。而对于学生职业态度养成的评价,则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职业学校学生厌学情绪已相当普遍,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职业学校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互助式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得到普及,将这种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进行尝试是解决学生厌学的一个途径。本文试着探索"互助式学习"在职教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国际学校心理学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校心理学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国际差异,各国在学校心理专业人员名称、培养过程、角色任务、工作场所、法律责任与权利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学校心理服务本身是一个与生活在不同文化、地理、经济、社会条件下,教育与心理特征不尽相同的学生打交道的职业,是一个共性与个性兼具的职业。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都已经建立起了义务教育体制(一般是6~14岁),有些欠发达国家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儿童不能入学。官方估计,国际平均入学率小学70%、  相似文献   

10.
【正】高职学生成长为职业人需要具备社会公共礼仪和专业礼仪,才能符合全面发展和职业需要。但是目前相当数量的高职学生礼仪方面存在失范现象,不符合学校要求,不符合用人单位标准。笔者认为,学生由于自  相似文献   

11.
李梦婕 《考试周刊》2014,(80):79-79
中职数学是中职学生学习专业的工具,是他们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实践表明,中职生数学基础一般都比较薄弱,在中职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学习存在不小的困难,很多学生怕学数学或者难以学好数学。中职学校培养的是直接从事某一职业或工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对中职学生而言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部分改变中职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本文就着重探讨了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培养职业情感,启发职业意识和进行知能储备,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两方面阐述了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13.
神木县职教中心是国家重点职业学校。自1992年建校以来,学校以“质量立校,服务地方”为办学宗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知能并重,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以德洽校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学已经成为所有公民从事生产生活的基本工具.对数学思维水平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要求已经得到了诸多领域的重视.数学素养是公民素养的一种,其培养起点应该放在学生各项知能的塑造初期,以便于学生能够形成稳定高效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5.
体育作为加强学生锻炼的一门学科,职业学校的体育与普通学校的体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的不同,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旨在为社会输送一批高技能人才。在职业院校体育信息化教学是一种符合现代教学思想的一种教学模式,而体育作为职业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本身存在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加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二是为学生的专业特点做准备,当前我们探究职业学校体育信息教学的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科学技术迅猛向前发展的今天,教育的使命已经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这里指的是书本知识),而把对学生的智力与技能的培养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因此,现代工科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把向学生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同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结合起来统一考虑,从而提出了工科教育的“知能统一观”。知能统一观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对工科教育必然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过去,职业教育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到一个指定单位就业,不管所学专业是否对口,不管是否人尽其才,学生毕业后就能得到一个铁饭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要注意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依靠学校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而一辈子从事一项职业的时代已经结束,受教育的终身性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人们需要在职业转换中不断地学习,学校要把增强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就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加强创业精神教育作为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企业和学校分属不同的单位类型,企业作为产业链成员,追求的是经济利润最大化。学校作为教育链成员,更加强调它的社会公益性。一味的追求经济利润就会忽视甚至损害社会利益;而片面强调社会公益性又会挫伤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是,关于人才二者却存在共同的利益,产业发展需要使用和依靠人力资源,学校存在需要培养并输送人才,于是人才培养成为各方的利益平衡点。而产教联盟的出现恰恰抓住了这一点,将企业与学校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生产链和教育链的联合体,目的就是通过人才的培养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和学校人才培养最优化服务。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关于人才的培养最终都归结在学生的职业属性培育上,这种职业属性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职业素养。因此,如何在产教联盟背景下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教学比传统学科教学更需要不断改革,及时革新。职业学校要突出专业课教学,而计算机课程更是一门重点课程。加强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不让每个学生落下,这一口号蕴含了以现行教育对每个孩子进行改造的合理性与普遍性。它要求学校与教师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和其他孩子相近或相当的教育结果,这是一种对标准化教学与评价的吁求。为了这一口号,学校教育变异为对数字结果的敏感与对自身的保护,学生们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需被操纵、强制与压迫的工具。"不让每个学生落下"并不等同于尊重与关心不同学生之不同需要。实际上,这一口号旨在消除不同学生之不同需要,迫使他们将赚取分数、学习文化课作为惟一真实的教育需要。为了孩子们更为丰富的生活和个性发展,"落下者"的意义需要重新被思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