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化管理基于"文化人"的人性假设,是一种通过个体价值观来规范其行为的管理方式,属于柔性管理,其特征包括组织共享价值观、"以人为中心"等几大方面.文化管理强调尊重人、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物质管理和精神管理的统一,受学校的历史、传统、目标、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高校这个"以人为中心"的大系统中,文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自主发展、内涵发展成为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课题.此处的"内涵"除了包括教师专业成长、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之外,学校组织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直接改变组织成员的内在动机是不现实的.但是可以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弹性组织文化来改变现状,这种符合"美学特征"的组织文化,能充分表达学校的管理艺术品味,并且展示现代学校的形象.本文拟从组织文化作为切入点,针对学校组织文化内涵的构建,以及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美学艺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文化管理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适用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 文化管理理论的主要基础是组织文化理论,其研究内容是如何通过形成一个组织的文化达到对组织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亦即通过形成组织的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来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是独立于组成它的人们的一个客观实在;而文化则是社会的粘合剂,是社会公认的行为选择标准。人不仅是社会的动物,而且是唯一的由文化来  相似文献   

4.
文化治校是通过对文化的经营整合来管理学校,发展人。学校文化管理是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高职院校教师团队文化管理是在高职教师团队中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满足团队成员物质需要、精神价值需要的文化管理发展。本文试图通过调查研究,查找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团队文化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剖析深层次原因,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组织文化可以引导人的价值取向,激发人的工作激情,约束人的行为,提高人的素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要以组织文化引导组织成员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组织文化激发组织成员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以组织文化约束组织成员的不良行为,以组织文化提升组织成员的基本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当把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实施组织文化变革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良好的组织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鼓舞组织成员的士气,使每个成员都能以组织目标为其行动的根本出发点。“顾客至上”的哲学往往忽视了这样一点——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才是组织兴衰成败的关键。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要做到信任并尊重每一位组织成员。对于组织管理者来说,实施变革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组织成员从内心深处信任你,敬仰你。失去全体员工的信任与尊重,变革的各项决策就很难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在这一方面,“惠普成功之道”能够给我  相似文献   

7.
浅谈学校班级"人本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班级"人本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应是依靠人、尊重人、凝聚人、发展人;其实质是"人本",实践"人本"的理念,实现"人本"的目的;其策略是教师要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良好的班级文化,学生自主管理;其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一直重视制度建设,实行科学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硬性的科学管理已不适应当今时代对于管理的要求,需要以文化为主导,将科学管理与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文化管理是一种柔性管理,它以文化为基础,以人为根本,通过建立组织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实现组织成员个人价值的同时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论述了实验室实施文化管理的意义、实施文化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优质学校建设的各种影响因素中,学校文化管理起着至关重要作用.以D中学的个案研究为基础,提出优质学校建设应以尊重人性为前提,以构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实施"刚柔并济,以柔为主"的优质学校文化管理,践行"以人为本"及"构建"和谐组织"的文化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10.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是通过"无为"的途径去达到"治"的目的。它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管理内涵,对于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道法自然",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转变党管意识形态的执政方式;"欲取先予",保证公民的文化权利,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事少而功多",政府不直接经营文化事业或文化设施,通过政策法规对各类文化团体、组织或机构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在人类社会中总是表现为人们对于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的追求,是真诚和真情转化为美的体现,它强调超越性.人文精神的缺失就意味着人们失去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这种缺失与经济的市场化和诸如官本位等社会历史文化的因素有关.面对这样的人文精神的缺失而令人深思的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究竟能有多少时候可以为纯粹的"自由灵魂"而活着?  相似文献   

12.
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西方教育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关于人的理论,文艺复兴思潮的最大作用之一就是引发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西方近代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强调在人的培养中人的尊严和核心价值,强调人的身心两方面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近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人文主义是基督教精神融合古希腊文化形成的对待人的态度.人文主义关注人,尊重人,肯定人的现世生活,但并不否定上帝,对抗宗教,排斥精神道德和正常的宗教生活.将"humanism"译作"人本主义"是错误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人文主义表现出"乐观--失望--回归"的变化轨迹,但是始终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相似文献   

14.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中两个永恒的形象,几百年来世人评论很多。堂吉诃德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但他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人文主义的缺憾;哈姆雷特以人文主义的理想为精神支柱,坚持与封建社会的罪恶势力斗争,他的战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对人文主义的高扬。通过对这两人物形象做比较,揭示出人文主义在他们身上的背离与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今人本思想比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世纪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有适合现代社会的人本思想的指导 ,这种思想应是在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人本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就拟从中国古今人本思想的比较中更清楚地去认识现代人本思想的内涵 ,以使其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文观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人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人文思想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实现人的政治解放、经济解放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先后形成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人文观、邓小平的改革开放人文观、江泽民的全面发展人文观和胡锦涛的“以人为本”人文观,推进和实现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历史的、文化的、情感的寄托与维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人道主义的历史命运和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00年里,人道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革命人道主义、再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根本变革。作为历史上人道主义所包含的人道思想、人道原则和现代社会意识形式,与社会主义制度和理想相结合所形成的人道主义新形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对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能够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它在整个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应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西方管理理论的诞生,但是无论泰勒本人还是其著作都被人们批评为"忽略了人的因素"。讽刺的是,正是泰勒第一个把人性引入了管理研究中。因此有必要对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与人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只包含朴素的人本思想,并没有体现人本主义,从人性假设、劳资方地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文精神的缺失,给现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了挑战。人文精神和科技品质内驱力不仅是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类型,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人文精神不仅是产生科技品质内驱力的动力,而且是科技创新行为出现的前提,是维护科学道德和科学伦理的基石;人文精神与科技品质内驱力之间有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儒家人文精神解读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儒家人文精神起源及要旨,讨论了儒家人文精神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所具有的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