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南藏族自治州境的生态恶化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州政府和人民,对其生存环境恶化的状况逐步有了清醒的认识.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建设并重的措施,努力遏制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取得明显实效.建议社会、国家进一步加强政策调控,运用科技手段,采取措施,优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论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生态经济系统机制,主要指的是系统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的或人为形成的相互关系。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机制具有脆弱性,因此恢复生态机制,特别是构建和完善经济机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刘奋志 《考试周刊》2013,(47):195-195
很多农村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呈现令人担忧的状况,这与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初期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同时急功近利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策略也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引导下,建设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新农村成了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直观体现。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善当前农村的生态环境。文章就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问题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邢台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认识邢台市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土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整治措施,旨在为当地的土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草原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态文化。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作为其物质载体和发展平台的草原和草场却面临着严重的生态危机。应当如何看待草原生态危机与草原生态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草原生态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纵横坐标的系统观察中,确立生态思维方式,立足本土生态文化,着重进行制度培育,是草原文化生态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所带来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肖燕 《甘肃高师学报》2013,18(4):126-129
草原地区经济建设是草原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边疆稳定的可靠保证和促进草原地区社会整体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一直以来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行的粗放、落后、掠夺式开发利用草原资源致使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当前,加快草原地区经济建设必须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走上既满足当前利益又为后代的发展留有余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机制是建国以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方面安排资金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补贴内容最多的惠牧政策。作为新政策,实施时间短、涉及内容多,在政策的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笔者在介绍政策基本情况的同时分析了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牧民的影响。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草地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经济政策和处在草原生态损害严重的特殊时期,决定了我国草原生态重建亟待国家补偿。在包括历史沉积成本、环境基质额外成本和现代生态损害成本的总的草原生态建设成本的分担中,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实行国家补偿,而当代的草原生态损害者和建设受益者也应承担部分补偿责任。可以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草原系统状态作为草原生态补偿在一个较长时期应达到的目标,实行国家直接补偿与责任对应补偿相结合的原则。一般说来,草原生态重建国家补偿的技术经济措施可作以下的排序:基础设施建设、治沙和草地建设、棚圈建设、机械化、良种化、其他。  相似文献   

9.
甘孜州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面临严峻的考验。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宏远目标,把甘孜州建设成“民族团结、全面进步模范藏区州”和“生态经济第一州”,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对甘孜州目前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工作难点作了较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初步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发展家庭农场不应只考虑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由于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不足以及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导致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陷入体制机制困境。家庭农场作为以农业家庭为基础、农业收入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主体,经营活动的市场化特征明显,可以作为破解农业资源环境困境的一条新途径。发展家庭农场要在社会需求、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四个方面构建经济机制,从农业补贴、法规体系、服务体系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和完善家庭农场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家庭农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位一体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世人瞩目,对恶化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造成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制度安排的不合理是关键因素,各种不利于生态保护的行为均由低效率制度所引起,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关键在于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深层生态学视角,从制度与文化两个层面剖析了内蒙古草原生态劣化的原因:农耕文化的蚕食;工业化与市场经济的冲击;草场使用制度的未能顺时应变。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草原生态治理思路:理性回归草原文化;探索现代游牧方式;高筑务实制度之堤。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文化角度讲,西部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应在严格控制该地区现有人口规模的前提下,选择以下方法和途径: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做到绿色化、生态化、环保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搞巨型水利工程建设,以恢复和改善西部生态环境;提倡克制欲望节制需求的财富观和消费观;抛弃滥垦无度的小农思想,保护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无为大堤从肇筑到成型,前后历经近五百年,是该地区劳动人民为了保卫家园与洪水作不懈斗争的见证,为该地区乃至整个巢湖流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圩田的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其频繁的修筑也对沿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安徽省1990-2013年的经济增长数据以及工业“三废”的排放量等环境污染指标,建立了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技术分析方法来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动态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安徽省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产生工业废气和废水的企业;经济增长对环境污染的解释力较强,而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相对较弱;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只能在短期起作用,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并且会形成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保护环境、惩治污染与经济增长并非是零和博弈,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6.
沧源佤族自治县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然而可持续发展观念淡薄,生态破坏严重,加上交通信息不便,科学技术落后,严重阻碍该县经济发展。因此,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快佤山环境向良性循环发展,是沧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明代呼和浩特地区的社会状况及生态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朝初年在呼和浩特地区建州卫,后逐渐丧失。蒙古部落纷争离合、成长壮大后重建丰州滩。呼和浩特地区人口也由少到多,逐渐繁衍。在纷争离合的过程中,地区得到了休息,生态得到了保护。无论是蒙古部落,亦或是明朝政府,对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的影响并不严重。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济源市自然条件,工业结构,城市布局,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揭示了城市发展中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建议小城市建设从区域性生态平衡出发,加强环境规划,因地制宜,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同周围其它区域性生态系统正常联系,发展特色城市。  相似文献   

19.
论草原权属制度的保护性完善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保护与草原权属制度密切相关。现行草原权属种类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从关于各种权利的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来看,现行权属制度存在着产权虚置、承包经营权物权效力缺损和保护不力的不足,从而造成所谓“公地悲剧”式的草原环境的恶化。为此,必须对草原权属制度进行保护性的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