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的别称     
在古代汉语里,信有很多别称:鸿雁:旧说鸿雁可以传书,《汉书·苏武传》中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 武等在某泽中”。此后,便常以“鸿雁”来代指书信。尺素:素,白绢,古代通常用长一尺的绢帛写字,后来就将尺素引申为书信,如:“驿寄 梅花,鱼传尺素”(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鱼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曾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因此后来称书信 为“鱼书”,亦以鱼代指信使。如:“渐行渐远渐无穷,水洞鱼沉何处问”(欧阳修《木兰 花》)。锦书:书信的美称,如:“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晏…  相似文献   

2.
青鸟古代神话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代为取食,又曾派青鸟向汉武帝报信。后来用“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似文献   

3.
黄莉 《语文知识》2002,(2):39-40
“青鸟”“鲤鱼”“鸿雁”“黄耳”“信鸽”在古代诗文中喻指信使,即送信者。在古代,由于交通不发达,庶民之间通信是极其困难的。官方通信可以遣使传送,而民间通信只能托人捎带,所以动物“信使”应运而生。在古代诗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出现得很频繁。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作品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书信代称词,现集举常用者如下。鲤鱼古乐府《引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鲤鱼,这里指用两块刻着鱼形的木板做成的放信的函,用以代称书、信。鱼书古时朝廷任命州郡长官时所颁的鱼符和敕书,亦代称书信。如唐韦皋《忆玉箫》:“长江不见鱼书致,为遣相思梦入秦。”鳞鸿鱼和鸿,代称书信。如宋徐铉《王十七自京垂访作此送之》:“只就鳞鸿求远信,敢言车马访贫家。”鲤素鱼和素绸,代称书信。如宋刘才邵《清夜曲》:“门前溪水空粼粼,鲤素不传娇翠颦”。鱼雁《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几曾  相似文献   

5.
青鸟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相传为 西王母所使。东汉班固《汉武故事》载:“七月七日,上(指汉武帝)于承华殿斋。日正中,忽见有青鸟从西来。上问东方朔,朔对曰: ‘西王母暮必降尊像。’……有顷,王母至,乘紫车,玉女夹驭,载七胜,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鸾,夹侍王母旁。”后因这个典故,“青鸟”( 亦作“青鸾”“青禽”等) 便多用以借指传递爱情消息的使者。例如,唐李商隐《无题( 其二) 》诗:“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诗人寄希望于青鸟传书,代他去看 望远方的女子。再如,南唐中主李 《浣溪沙》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相似文献   

6.
在古代,书和信是两个词。今天的“书信”古时一般只称作“书”,不称作“信”。古时的“信”指信使,使者。古代的书信除了“书”这个一般称呼以外,还有丰富多彩的雅称。请看下面例子:  相似文献   

7.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唐代诗圣杜甫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从古到今,鸿雁传书,表情达意。可见,书信不仅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交往、传递信息的交际手段,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表现、沟通思想、联系工作、交流经验、排忧解难、相互学习、相互慰勉不可缺少的工具。当你在孤寂烦恼的时候,一封书信会给你带来温暖的慰藉;当你遇到问题、  相似文献   

8.
鱼雁和书     
文学作品中常以“鱼雁”代表书信。将书信称为鱼素、双鱼、鸿音、雁札、鸿雁。书信与鱼和雁有什么关系呢?先说书信与鱼的关系。古诗《饮马长城窟行》里写道:“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诗句要从书信的演变说起才能明白。东汉以前没有纸。古代用来写信的长条木板叫木简,又叫木札,信件就叫书简、书札。这种写信的木简制法是:先把树木锯成段,再把每段锯解成薄木板,再将这薄片木版刮削刨得平坦光滑。这种薄木板一般长 20厘米左右,宽 3厘米左右,厚 0.3厘米。写信人把要说的话用毛笔写在上面。信写成后,在写有信的木板…  相似文献   

9.
书信的名称     
《阅读与鉴赏》2002,(4):27-27
“书”。最早并不作书本之解,而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以后演变为书信,例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相似文献   

10.
一、书、信和函书信书信在现代一般叫信或信件,但古时更多的称“书”.古代的“信”指信徒,即送信的人,书才是信件.因此用“书”字组成的书信的别称要比信字多得多.如:书翰,翰是羽毛。古代人用羽毛当笔,所以泛称笔写的书面文字为书翰,后来主要用来指书信.又如书问.“问”字有音信、问候、告诉等含义,所以书问也指书信.如鲁迅《致许寿裳》信写:“在京各公,弟虽多旧识,但久不通书问,殊无可托也。”其它还有书邮,如宋  相似文献   

11.
“青鸟”在中国古已有之,有三种解释:(1)青色的小鸟。《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有“沃之野有三青鸟”。(2)传说中西王母降凡,必使青鸟报信,故以寓使者。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3)羊的别名。在现代社会“青鸟”的这些意思似乎都“消亡”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大字典》“信”字条义项“书简信件”后,所举的三个例证,全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对于《汉语大字典》来说虽属罕见,却实在是不该出现的,今辨析如下: 例证一 晋·王羲三《杂帖》:“朱处仁今何在?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 津琥按:《汉语大字典》所引此条不惟与义项不合,且标点亦误。四库本《东观余论》卷上《法贴刊误下》:“朱处仁帖在十七帖间。其中有云:‘往得其书,信遂不取答。’谓昔尝得其书,而信人竟不取报书耳。而世俗遂误读为‘往得其信’,殊不知‘信’者,乃使人也,自连下语,非今所谓书信也。”其说极是。大抵六朝文献中,收到书简一般说“得书”,而不说“得信”,更不会说“得书信”。这一点,张示言先生在《两晋南  相似文献   

13.
林清峰 《学语文》2003,(3):45-45,44
我国古代诗文中,书信有诸多别称,若不明其意,读古典诗文,会引起困惑。书:在古代,书指信函,信指送信使者。《左传·昭公六年》:“叔向使诒子产书”,“书”即是信。杜甫  相似文献   

14.
狗在动物“邮递员”中,尤其值得一书的是“狗”。狗机警勇敢,忠实可靠,吃苦耐劳,很早就成为人类通信活动的得力助手。据记载,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人用狗来递送情报。晋代写过著名文艺理论著作《文赋》的陆机曾用狗来传过书信,唐代诗人李贺也曾写过“犬书曾去洛,鹤病悔逊秦”的诗  相似文献   

15.
<正>《小鲤鱼跳龙门》是小学二年级统编语文教材·快乐读书吧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之一。作者是儿童文学家金近,这本童话集共收录了《小鲤鱼跳龙门》《小猫钓鱼》《狐狸打猎人的故事》《红鬼脸壳》《小鸭子学游水》《小喜鹊加加》六篇优秀童话。书中全部加注了汉语拼音,便于学生阅读,配有彩色图画,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小鲤鱼,志气高,要去跳龙门。可是龙门在哪儿?“螳螂大将”和“针眼儿大臣”为什么要争夺红色鬼脸壳呢?身体瘦弱、胆小害怕的鸭子“小黄毛”能学会游泳吗?狡猾大胆的狐狸竟然敢拿猎枪打猎人,猎人战战兢兢,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小鲤鱼跳龙门》里面充满童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陈霭生 《新读写》2011,(5):44-47
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 【探源】出自捧剑仆《诗》:“青鸟衔葡萄,飞上金井栏。美人恐惊去,不敢卷帘看。”  相似文献   

17.
新编高中语文第二册《师说》一文,有两处注释值得商榷。一是“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课本注释为:“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其,指书。”这个注释欠准确,理由如次:要准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弄清“书”“其”两词的意思是关键。先说“书”。查《古代汉语》(王力主编)、《辞源》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书”在三书中的相同义项是:①书信;②书籍;③书写、写字;④《尚书》的简称。依据语境分析,“书信”和《尚书》两义项明显不合文意。如果取“书籍”义,合不合适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相似文献   

18.
鸿雁传书,源远流长,有其深厚的文化土壤,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鸿雁传书,青鸟传书,鲤鱼传书都是古代社会,空间阻隔,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产物。书信是古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甚重。  相似文献   

19.
:《报任少卿书》的核心是司马迁对于他“为什么不去死”所做的剖白 ;在一封不算长的信里能够提出“生死”和“发愤著书”两个关系重大、影响深远的观点和学说 ,是它根本的价值所在 ;对受刑后一场生命体验的真实抒写 ,则是这封书信的一个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20.
看到帕特走在高楼之间的铁索上的画面时,我简直惊呆了。我真是钦佩他的勇气啊!在我的心里,他就是一个英雄!书名:高空走索人文/图:【美】莫迪凯·葛斯坦译者:王林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在绘本中,我偏好那些描写“人”的绘本。例如,《花婆婆》《雪花人》《星际信使》。当然,不少以动物为主角的绘本其实也是在隐喻人和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