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女性消费的趋势 聂守宏、张福昌、曹百壶在<时尚与女性消费研究>中提出:消费能力"领先"的中青年女性,洞察能力比较强,对时尚品位和时尚装扮有较高的驾驭能力,她们成为时尚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女性馆员所占比例较高,是社会价值取向和图书馆工作性质的双向选择.女性从事图书馆工作具有天然优势,也存在角色冲突和心理障碍等不足之处.开发女性人力资源需要从馆员个人成长、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具体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思佚 《青年记者》2009,(14):114-115
现代女性消费的趋势 聂守宏、张福昌、曹百壶在《时尚与女.陛消费研究》中提出:消费能力“领先”的中青年女性,洞察能力比较强,对时尚品位和时尚装扮有较高的驾驭能力,她们成为时尚消费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选择腾讯新闻网的头条、国内、社会、经济四个栏目进行研究,分别从报道栏目、报道议题、报道倾向三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了2012年11月25日至12月26日腾讯网有关女性的新闻报道154篇。研究发现,腾讯网对女性群体的关注度较高,呈现的女性形象以中性形象和负面形象为主。  相似文献   

5.
美国女性杂志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女性杂志作为传播女性信息和话题的媒介形式,在塑造不同时代女性“形象”的同时,客观反映了时代背景下妇女地位和女权运动的情势;本文通过论述美国早期女性杂志中的女性形象、女权运动与女性杂志、女性杂志行业中的女性,旨在剖析女性杂志文本所蕴涵的意识形态框架是女性认识自我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6.
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视广告在传播商业信息的同时,掩映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因而从对电视广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女性身上,可以一定程度的窥探电视媒体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立场,解读女性作为独特社会文化群体是如何传达时代的声音的。 当前,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电视广告中已经出现独立、自信、美丽的现代职业女性形象。但由于受到性别心理差异和社会传统心理的影响,女性形象的“物化”倾向和“性别歧视”倾向仍然严重存在,强烈的性别角色差异形成了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本文从传播学、社会性别学以及女性意识形态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的广告女性形象分析入手,试图解析当前电视广告中女性刻板印象形成的类别、原因以及对社会价值观产生的影响;并对电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未来变化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性时尚杂志广告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亦婧 《今传媒》2008,(6):62-63
国际时尚工业作为工业化时代物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产物,直接推动了"时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尚杂志"应运而生.所谓的"时尚杂志"是指那些印刷精美、定价较高、内容侧重于服装、美容、情感、都市生活等方面的一类杂志.①"时尚杂志"最早是面向女性的,法国桦榭菲力帕契出版集团(HachetteFilipacchi)总裁称这类杂志为"女性消费类"杂志.  相似文献   

8.
女性与传媒这一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这说明学术界已经对媒体促进性别平等、妇女发展以及建立先进性别观念所发挥的重要意义有充分认识,也说明人们的女性意识有一定的增强。随着社会及媒介性别意识的逐渐提高,也随着商品化时代的来临,近年来,我国冠以“女性”名称的媒介数量大增,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纷纷推出女性版面、栏目、频道、专刊等。关于女性媒介的概念,当然不是因为其冠名为“女性”,就是女性媒介。女性媒介是指传播者拥有较高的社会性别意识水平,主要以女性议题为内容,以服务于各阶层女性、传播先进…  相似文献   

9.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2.21亿,其中女性的比例较高。①国家统计局2010年在全国10省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中女性的比例已达到40.8%。②研究女性农民工的新闻传播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目前关于女性农民工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有哪些?2.这些主题研究具有哪些特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图书馆人员队伍质也得到很大提高。从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工作人员性别结构看,女性工作人员所占比例普遍较高。以笔者所在地的某图书馆为倒,现有工作人员186人.其中女性69人,占总人数的62.9%。因此,在图书馆这一行业从业人员女性占多数的特殊情况下.如何加强对女性馆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图书馆女性工作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1.
女性书单     
《全国新书目》2022,(3):102-107
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女性从来都不可忽视,她们在家庭中是女儿、妻子、母亲,在职场中是教师、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等等,然而她们面临的困境和内心的彷徨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希望通过这份书单,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进一步展现女性力量,同时全方位帮助女性迎接生活中的挑战,突破性别歧视的樊笼。希望每位女性都能好好爱自己,与自己和谐共处,拥有尽情挥洒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最近收视率较高的电视相亲节目,越来越注重女性的主体地位,但是男权中心的文化现象并没有让位,女性的刻板形象仍然存在。本文将以江苏卫视的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作为案例,通过对该节目文本的内容分析,探讨其如何通过媒介符号传达女性性别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3.
汉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转型时期,意识形态相对自由,女性所受封建礼教束缚较少.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作用,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还居于较重要的地位,她们和政治的关系也比后代女性密切,政治地位也较高.这不仅在历史文献上有记载,近年来出土的汉代简牍也支持了这种说法.汉代女性政治地位高主要表现为:法律并不限定户主必须是男子,在一些情况下女子也可以作户主.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来,台湾女性影像呈现出强劲的势头,特别是纪录片方面,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女性创作者和作品,在台湾本土、韩国、日本甚至是欧美都获得了较高的荣誉。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女性影像与大陆的联系还比较零散,相关的研究还处于生长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横跨中西、纵贯千古,以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探讨了女性阅读需求与女性小说兴起的互动关系,阐述了女性小说首兴于英国的历程,分析了中国女性小说迟到的原因,是为女性文学专题文献回溯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女性报道和女性报道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图从全球的角度展现妇女和媒体研究在两个最主要的研究方面所得出的研究结果(一是女性报道,一是女性报道者),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媒体女性报道的数量在全球各种形式的媒介调查中,女性报道在全球媒体上出现的数量不尽如人意。美国有一专门从事女性报道调查研究的小组“女性、男性和媒体”(WMM)在1989年至1995年七年间每年都对美国二十家主流报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等美国著名的大报。199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1995年1月间在所有这些报纸的…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在中国兴起,影响着艺术领域的创作,90年代,中国新纪录片运动将镜头聚焦于双边缘化的底层女性,这些纪录片通过呈现底层女性的伤痛与抗争彰显女性独特的精神内涵与时代特征。本文以范俭的《摇摇晃晃的人间》和范立欣的《归途列车》为例,分析其展现的女性群像、抗争过程、表达与创作特色,以及女性题材纪录片对女性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女性媒介建构女性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菁 《传媒观察》2005,(4):40-41
女性媒介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女性要求表达自身需求的产物。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女性在主流媒介中“缺席”的现象十分普遍。女性在主流媒介中的边缘地位,决定她们不可能在其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表达空间,她们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真实反映女性生存状态,洞察女性心理并传播女性文化的媒介,女性媒介就是应女性需求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9.
女性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关键人才资源,事关高校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建设。社会资本能反映高校女性图书馆员微观层次社会资本的分布情况。实证分析并测定高校女性图书馆员社会资本储备量发现,其社会资本储备总量相对较高,认知型社会资本突出,结构型社会资本较弱,与男性馆员相比,女性图书馆员的社会资本表现出了显著的经济、性别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女性时尚杂志广告通过性别的呈现方式,构建着我们关于性别的认知.虽然女性时尚杂志及广告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呈现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形象,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性别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女性依然没有彻底摆脱男性的附属物的身份.本文在总结目前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常见的女性形象的基础上,批判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定位刻板化、地位模糊化、形象商品化,希望在消费“她时代”的背景下,女性时尚杂志广告中的女性形象能更丰富、更自主、更鲜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