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有着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功能,但实际存在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使得考试成为残酷的象征,甚至有的学生谈“考”色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语文高考命题,大体上分为三大块: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对于其中的“基础知识”这一块,湖北省实验中学朱显驹先生认为应该取消,原因在于“这一块的命题,负效应太大,指向错误”。朱先生所说的“指向错误”,我深有同感;但他要取消“基础知识”命题的主张,我觉得偏激了一点。我以为,问题不在于“基础知识”这一块考不考,而主要在于怎么考。换句话说,就是“基础知识”命题的着力点应放在什么地方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考试作为测试学生学习成效的一种手段,有着导向、激励、反馈和调控等功能,但实际存在的“考、考、考,教师的法宝”使得考试成为残酷的象征,甚至有的学生谈“考”色变。《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农村学校的全面铺开,极大地激发了农村教师的教改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乡村课改工作举步维艰,课堂教学依然是“涛声依旧”,何故?分数:至高无上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关注的是“分数”,评价方式的单一性、评价目的的纯利益性,致使农村教师不得不为“分数”而教,一切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为了扎扎实实地应试,“分数”自然在农村教育评价中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去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现在变成了“分、分、分,老师的命根,考、考、考,领导的法宝”。评价一位学生主要看其考试成绩;评…  相似文献   

5.
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乡文化素描”类文章容易出新,能综合反映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中考作文的亮点。以近两年的半命题考题为例,新疆哈密市考“感受”,河南省考“我深深感受到了”,江苏南通市考“我发现”,考生都能以“家乡文化之美”补全考题;北京市考“我想让更”,可补入“家乡文化”、“美”;湖北荆州市考“我喜欢”,可补上“家乡文化”,等等。要写好“家乡文化素描”类文章,除了平时加强积累之外,还必须注重“四性”:一、地域性。不同的地域,孕育出各具个…  相似文献   

6.
试考“考”     
许慎于《说文解字》序中云:“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后代学者,对“建类一首”理解不一,故有形转、意转等数家之说。然对“同意相受”则意见较一致。再阅《说文解字》正文。许慎于“考”字下注“老也”,又于“老”字下释“考也”。可见“考”“老”两字意思无二,是谓“同意相受。”然观《楚辞·离骚》有“朕皇考曰伯庸”一语。其中“考”字历来均注释为“父”。《尔雅·释亲》中也记有“父为考、母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云云。《尚书正义》曰:“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下注:考妣,父母。“考”字在上述先秦文献的记载中均不能与“老”字互训、相代。可见《说文解字》中“考,老也”的注释是  相似文献   

7.
一、“就是要把你们‘考’焦……”开学第一节班会课。老班走进教室,面色凝重。“同学们,初三了……”接下来的话不用说都能猜到,无非是那些关于“Good Goodstudy,Day Day up”的话。台下众生开始呈现千奇百怪状:托下巴  相似文献   

8.
林卫萍 《教育》2009,(5):5-5
近日,教育部发布《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异地借考”做出了新的条件限制:要在两地试卷相同的前提下,并满足其他相关条件方可申请借考。从必须回原地参加高考到可以“异地借考”,是一大进步,但从现实来看,“异地借考”并未带来多少预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注册视听生”试点试了3年,“教考分离”依然是个兴奋点,谈论依然显得浮躁,沟通显得困难和缓慢。当初,试点伊始,众说纷纭,就是扯得再远,结果还是要回到以及格率为疑点的教考分离上来,那些令人惊讶的话依旧萦绕于耳:“什么教考分离?本身就说不通,教与考原来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三个面向”,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以适应四化的需要,近年来,在化学教学中注意如下“四变”,以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我校曾向学生开展“您为什么要学化学的调查?”许多同学回答是“父母要我学”或“高考要考化学,所以我要学化学”.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考≠“烤”     
大嘴嘟:各位好!今天,我邀请到两位朋友,大志和语琛。首先,我要考考他们,我出一个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请二位对下联,内容要和学习有关。大志:我的下联是:日考周考月月考“烤烤”就焦。大嘴嘟:哈哈,语琛,你的呢?语琛:早读晚读夜夜读读读  相似文献   

12.
考测点导航关于“深刻”,首先要了解《考试说明》对“深刻”的基本要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好的文章应该立意深远,见解深  相似文献   

13.
本文力图从教育规律本身的角度来论述“教、学、考”的关系,在揭示“教考分离”所造成弊端的同时,指出“教、学、考”合一是现代教育的基石,主张“考与教,以教为依据;教与学,以学为中心”,继而论证了远距离教育是为建立这种“教、学、考”的新型关系提供了必要条件,并据此提出了变电大教学体系的“五统一”为“六统一”的运作构想  相似文献   

14.
“教考分离”是现今许多学校采用的考试方法。然而“教考分离”的关键是什么,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考分离”的作用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好命题关。  相似文献   

15.
“古诗”一词常出现在汉魏六朝人著述中。对“古诗”一词最早下定义的大约要算唐初李善了。他在《文选》“古诗十九首”解题中云:“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后人大都依李注所云。如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解题云:“诗以古名,个知作者为谁”便是。今人则把“古诗”这个概念解释得更完整了。如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认为“古诗”之名是“泛指时代略早而作者失考的诗”。又如马茂元先生在他的《略谈“古诗十九首”》一文中也说:古诗一词“一般地说,是指年代久远、搞不清作者是谁的诗篇。”但“不知作者”与“古”字又有何联系呢?“古诗”一词在最初的时候是否即有“作者失考”的含义呢?我以为清人吴淇的解释倒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在《古诗十九首定论》中  相似文献   

16.
陈威 《现代教学》2010,(5):69-69
“以考代练、以练促考”是二轮复习中“讲”“练”结合模式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在二轮复习中贯穿新课程理念,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实际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二轮复习繁杂的“考与练”中乐于学习,享受解题成功的喜悦,是我们教师应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考与练”中选题的处理应遵循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考试复习,即为了在考试中考出更好的成绩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有几个问题需明确:一是考什么,二是怎么考,三是通过什么样的复习方式才能让学生考得更好:简言之,就是要“以考定教”。笔者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在学考历史复习方面的想法和做法略加阐述,敬请同仁斧正。“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以来,今日学考与往日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那么,怎样搞好“双新”背景下的历史学考复习工作呢?笔者认为,将学考历史复习分两个轮次,时间安排长短不一,内容侧重各有不同,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地完成学考备战,效果会更好。下面是笔者所教2024届高一学生应对2022年7月学考两轮次复习的大体安排。  相似文献   

18.
“教”与“考”之间的关系颇值得研究。“教”必须依照体现课程标准精神的能真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课本,即必须考虑教材体系和编者意图。“考”必须依“本”,即试题设计要从课本的导读系统出发,但又不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教”必须有“本”与“考”必须依“本”绝不是简单的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呈现。  相似文献   

19.
毫无疑问,高三备考要尊重考试规律。但要真正做到“怎么考”就“怎么教”却绝非易事,需要基于专业的认真研究。 缘起:从怎么考引发的联想探索 研究“怎么考”,应当全方位展开,即研究课程标准、教与学所依凭的教材、考试大纲等,还要研究国内外的学术动态及其主要成果、高考命题团队的学术背景及其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基本主张。其中,以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减负”的全称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中小学生负担过重主要表现为 :一是学习负担过重 ,在校时间长 ,作业量偏大 ,特别是简单重复机械记忆的作业过多 ,考试多 ,各种名目的辅导多 ,节假日补课多 ,课外辅导教材多。二是心理负担过重。一个人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本来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可是现在上学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数不清的“压力”。首先是分数压力。一上学家长就要求孩子必须门门功课考 1 0 0分 ,少一分轻则训斥 ,重则打骂 ;其次是升学压力。小学毕业要上重点初中 ,初中毕业要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要考重点大学。青少年正在成长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