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金玉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3):24-27,38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建设,学科特色是决定高校办学特色的最主要、最深刻的因素。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立足发展形势和学校定位,坚持重点学科重点认识、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重点学科重点管理,走出一条既顺应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又符合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实际的学科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2.
学科是高校的立校之本,标志着高校的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培养人才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学科建设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国家新一轮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客观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目标定位,制定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学科优势和特色,突出重点学科,实施梯次发展,加强学术队伍培养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优先使一批学科在学科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带动学校各项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打造特色学科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由于新建地方院校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学科建设基础薄弱,许多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学科,因此应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人文资源和学校办学传统进行特色学科建设,快速提升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特色已成为高校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新建民办本科院校要实现创新发展,创建特色大学是必然选择。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提出:"特色型大学是与市场、产业、行业和岗位群密切联系的大学,依据普通院校本科办学的基本规律,围绕学科建设,针对行业、岗位与技能需要设置专业,以培养专业性高级人才。"[1]新建民办本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差异化发展的办学定位,化危机求生存的紧迫形势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愿望。一、创新办学理念,明确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行业院校由国家部委划转教育部和地方后积极作为,半数以上的高校形成了共建关系,共建关系中与行业部委共建占比最大。学科建设上,行业划转院校结合服务对象需求,整体呈现出多学科综合化的特征。划转教育部的行业院校坚持特色办学,划转地方的行业院校有着特色再造的办学历程。行业划转院校因办学侧重点的不同,形成了4种不同的转型发展模式:“顶天”,科教并举;“立地”,校地合作;“传承”,产教协同;“创新”,多元发展。地方应用型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结合自身特点、明晰办学定位;促进产学一体化,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地方特色型大学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平衡中的突破: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目标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加快学科建设,凝练学科方向,营造学科建设环境,汇聚学科队伍,是新建本科院校提升办学内涵的根本.将新建本科院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不是要削弱或忽视学科建设,而是要明确并突出应用型学科方向,规制主导学科专业的发展,使学科建设成为专业构造调整的支撑.新建本科院校培育学科方向的路径是紧扣办学定位构造学科建设机制、以学科方向规制专业建设、探究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行业特色高校是一类特殊的高等教育学府,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行业特色高校正处在分化、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保持和强化自身办学特色,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如何发展研究生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这也是直接关系到行业高校是否成为高水平院校的重要问题。行业特色高校要针对自身特点,从正确处理招生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发挥原有行业优势、实行双导师制及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合作进行联合培养等方面创新研究生培养途径,以成为高水平的院校。  相似文献   

8.
行业划转高校在新形势下要摆脱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的困境,就必须确立特色发展战略。通过分析西安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和大学精神等方面特色发展的办学实践,提出行业划转高校只有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质量工程视野中新升本院校学科建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是高校学术地位、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是高校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对高校建设的重要需求。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更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机遇与挑战中,高校特别是新升本院校要客观分析学科建设的现状和目标定位,明确办学特色和特色学科,突出重点学科,制定建设规划,加强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学术团队培养,优先使一批学科在学科水平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带动学校各项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学科群建设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提升高校办学特色优化学科结构,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院校在学科群建设中,应明确学科群的主攻方向、加强学术团队建设,要有系统合理的学科群建设规划和决策。新形势下地方院校学科群建设,要依托自身特色学科和专业,构建特色学科群,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可持续发展,对高校的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学科建设等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本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努力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为人才强国提供人才支持.高校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突出办学特色,在学生管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坚持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核心任务.通过对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阐述,提出新建地方院校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突出地方性:合理确定目标,突出特色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突出应用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一、前言行业特色型高校因其显著的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的学科群优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卓越贡献。而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基础,以学科点与研究基地建设为依托,以学术队伍建设为基础和保障,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重心,集中体现了高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学科尤其是其优势学科,更是成为行业科技进步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报与学科建设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学报学术水平是学校学科整体水平的反映和重要标志。从湖北省属15所院校、21家学报调查结果来看:高校学报的质量取决于该校学科建设的水平。学报要发展,必须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办出特色,两者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此扩大学校的声誉,提高办学水平,使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高校办学特色是其核心竞争力形成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行业院校如何形成办学特色?本文从办学的角度探讨了行业院校特色保持并发展的路径:行业办学特色确定路径;特色保持路径;特色弘扬路径;特色浸润路径。  相似文献   

16.
高校的学科建设承载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坚持以正确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学科建设工作,是有效推进学科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确立学科建设的龙头地位,将能够提高地方性医科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对于地方性医科院校提升办学层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其转型发展的问题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梳理以往研究发现,特殊的行业背景、行业特色学科与行业服务面向是其核心概念,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过程、学生毕业去向等方面呈现出的地方性、行业性、特色性、应用性是其主要特征。行业特色弱化、办学定位趋同、学科建设不科学、制度保障不力、行业资源优势消退等问题导致其发展陷入困境。因此,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路径在于学科发展要突出行业特色,学校发展要打破趋同化、摒弃综合化,加强校企合作与行业互动,建立现代化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等学校要提升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主要依靠高质量学科建设,这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地方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必然选择。高校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凝练学科方向、创建学科平台、汇聚学科队伍、争创学科立项、营造学术氛围和获得社会认可六个方面。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要从单纯的学术取向发展模式转变为构建应用型学科体系发展模式,促进应用型学科引领应用型专业,开创具有应用型区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的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地方高校特色办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性院校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等方面,要找准定位,集中有限资源选择合理的发展道路,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品牌,同时要紧密结合社会的需要,将学校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走出具有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目的在于提高学科学术水平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因此,高校都很重视学科建设。我院在学科建设时,要科学界定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的关系,以学科建设引领和带动专业建设,以特色学科建设突出高校办学特色,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上水平,为我院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