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严重影响着高校的教育和教学,对广大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校园暴力防控显得力不从心。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高校预防校园暴力的功能在削弱,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一个系统的机制来预防校园暴力。学校社会工作以其专业优势,有助于解决当前校园暴力防控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30-135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其原因既有法制不健全、教育缺位,也有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大主体应共同努力,从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两个方面建立校园暴力防范机制。事前预防机制包括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发展专门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的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引入校园警察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等。事后处置机制包括对欺凌者加以惩戒和教育,保护和疏导受害学生,通过校园安全治理委员会和反校园暴力网站及时处理欺凌事件等。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园暴力控制系统构建与和谐校园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校园暴力客观存在于现代高校,其形成有其社会客观原因和行为人主观原因,不同类型的校园暴力也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后果,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也带有内在的规律性.科学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校校园暴力,并以此构成完善的防控网络,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校园暴力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社会、学校、家庭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对高校校园暴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尝试找出预防高校校园暴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玥瑶 《教师》2019,(2):61-62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在各大高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及治理校园暴力事件,但收效甚微。文章从心理预防机制建设角度研究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措施,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分析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诱因,对预防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干预在预防校园暴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从心理干预的角度看,可以从建立校园暴力行为的心理预示机制,建立校园暴力危机的心理防范机制,建立校园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等三方面来预防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不仅严重影响到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高校校园暴力的出现主要源于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因此,高校应从德育工作预防和心理教育预防两方面防控校园暴力。  相似文献   

8.
在校园突发事件越来越频繁发生,并造成越来越严重影响的今天,许多高校都开始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校园的安全建设和管理。无疑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和减少诸如意外事故、校园暴力等危机事件的作用。然而,仅仅是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是不够的,有的突发事件比如说学生自杀,就不能用简单的校园安全管理来达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它需要有一套卓有成效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园暴力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校园暴力作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身的因素,学校的因素,家庭的因素以及社会环境的因素,因此,预防校园暴力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运用多种手段,齐心协力,只有这样,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校园暴力的预防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开展正常管理、教育期间,在校园内部及其周边地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非学校人员与学校师生之间所产生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表现形式多样,形成原因复杂,学校应建立校园暴力的三级预防与应对体系:针对全体学生开设预防校园暴力生活技能课程的初级预防系统;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早期干预和重点强化服务的二级预防系统;校园暴力发生后紧急应对危机的三级应对系统.学校通过建立细致的、可操作的校园暴力三级预防与应对系统,可有效地预防与应对校园暴力,保障师生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