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指的是只有一个词素起作用的双音节复合词.换言之,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中的某一个词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凑足音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简析偏义词组与偏义复词的关系李建玲在现代汉语中,联合式合成词的一类如‘国家”“质量”“窗户一忘记”等均称为偏义词.由于这类词多是双音节.故称之为偏义复词。确切地说.偏义复词属于合成词.它由意义相近或相反的两个语素联合构成.其意义却等同于其中一个语素义...  相似文献   

3.
由两个反义或近义的语素构成的复合词,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失去了意义,只作为陪衬。这样的复合词叫做偏义复合词,简称“偏义复词”。例如,“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草船借箭》)这里的“虚实”一词,偏义于“实”(指实际情况),“虚”义已消失,只作为陪衬用。有些复合词,孤立地看,不能确定其是否偏义,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才好确定。比如“轻重”一词,在“无足轻重”中偏义于“重”(整个成语指不值得重视);但在“轻重倒置”中则不偏义。又如“教学”一词,“改进教学”一语中偏义于“教”;但在“教学相长”一语中则不偏义。有时候,同一个双音节组合,可出现三种情况:或偏义于语素甲,或偏义于语素乙,或不偏义。比如“好歹”,在“这个  相似文献   

4.
偏义复词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义复词分两类:一是两个词素意义相反或相对,一是两个词素意义相类或相关。偏义复词的成因有:由单音节而双音节,为词汇发展的历史必然;词义的消失、虚化产生偏义复词;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连类而及;从两个词素的内部语义关系看,不表义的词素制约着另一表义的词素在句中的确切含义;偏义复词具有使语气委婉和音节和谐等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5.
(A)合体的复合词——析之则其义“亡”,以其本为双节,非单音故。【注】“合体”者,两字‘合’成一‘体’,词根即不可分,当视为一字,但双音节耳。“亡”者,谓此类复词,如分析其每一中音节(即单音)而独立、则复词本义即‘亡’失,而此独立之一音节亦不成义,或另为一义与该复词之义无关(因其多为假借字故),旧所谓“联绵字”者,实多此类。【今按】这“合体的”一类,今  相似文献   

6.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由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相反的两个词素并列在一起构成的复合词,在某种语言环境里,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而另一个词素则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复词”。例如:①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去来”是偏义复词,只取“去”义,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过不少的偏义复词,这些复词往往影响到学生对课文意思的理解,对学好文言文有重要意义。那么什么是偏义复词呢?偏义复词就是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作陪衬。如口语中:“有个好歹”(“好”“歹”相反,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不计得失”(偏在“失”),“听听动静(偏在“动”)。  相似文献   

8.
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是由两上意义相对相反或相关相类的词素组成。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素起作用,另一个词素的意义在偏义复合词中不直接表现出来,只作为一种陪衬,偏义复词见于典籍不晚于周代,根据古汉语偏义复词的要领可以把偏义复词划分为四种类型。偏义复词能够表示一种经委婉的语气,还可以使语句对仗、音节和谐,已有不少偏义复词进入现代汉语词汇之中,被广泛地使用着。  相似文献   

9.
所谓“偏义复词”指的是这样一种复合词:从形式上看两个词素是并列的,但实际上是只取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了解古代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对于准确理解古文文意,研究汉语构词法的发展以及深刻认识现代汉语的偏  相似文献   

10.
孟茹 《现代语文》2013,(4):13-16
认知语言学中,凸显观认为语言结构中信息的选择与安排是由信息的凸显程度决定的。该观点目前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介词词义的分析”和“句法结构的分析”两个方面。这一观点同样可以在一类汉语特殊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得以运用。当两个词根中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成为复合词的词义,而另一个词根的意义被忽略时,这一联合式复合词就被称作偏义复合词。偏义复合词中两个词根语义的保留与舍弃很好地反映了凸显的观点。本文以凸显观为理论基础分析汉语偏义复合词语义的凸显,概括性地总结出三种成因:语言发展、认知心理和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中有一种偏义复词,是实词的一种。它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所构成的,而实际上只用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词义的特殊复合词。这种偏义词虽然由两个表示一定意义的词构成,但是却不是两个词,而是一个词,这与两个单音词连用不同。比如:  相似文献   

12.
在文言文中,有些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同义复词,二是偏义复词。本文以中学文言文中出现的同义复词与偏义复词为主,对这一文言现象作一肤浅探析。一、同义复词同义复词是指古汉语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义语素复用,并列构成的合成词。构成同义复词的几个语  相似文献   

13.
湖南新邵读者章红老师问:文言文教学中经常碰到“偏义复词”,如何判定这些偏义复词的意义?本刊特请华容五中的李正兵、陈雪莲两位老师作答——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的语素组成的并列式词语,两个语素只有一个语素的意义充当整个词语的意义,另一个语素没有实际意义,只是起临时陪衬的作用。正确理解偏义复词的意义,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文言语句的含意。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判定偏义复词的意义。一、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例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中,“父兄”一词的意义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又如《五人墓碑记》“亦以明死生之大”一句中,“死生”一词的意义偏指在“死”,因为文章强调的是五人死难的重大意义,不是一般地论述人生观或生死观的问题。所以这句话应解释为:也以此来表明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再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字来表明渔人信步自适的心境。偏意复词中陪衬语素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前可后。例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兵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句中“出入”偏义在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文中 ,常有一类特殊复合词———偏义复词 ,这类复合词产生的原因及形式过程并不是偶然的 ,它和我们汉民族的文化思维方式及汉语本身的音节节奏密切相关。这类偏义复词 ,应根据语素间的逻辑关系及上下文的语意来识别。  相似文献   

15.
偏义复词,又叫复词偏义,它是由两个含义相反、相近和内比联系的单音节语素构成的复音词,在构成复音词的两个单音词里,只取其中一个语素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而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和补足一个音节的作用。由于在复音词中只偏取一个单音词的意义,所以叫“偏义复词”,或者叫“复词偏义”。如: 1.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孔雀东南飞》)。“父兄”,偏义在“兄”,“父”是衬字。而且对“父”不能用“性情暴如雷”,加上兰芝无父。意即我有亲阿哥,性情很急躁。(“父兄”词义相近) 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同上) “作息”,偏义在“作”,“息”是衬字。意即夜夜辛勤、劳作,孤单单地受尽折磨。(“作  相似文献   

16.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意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而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的复合词。例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句的“作息”,其意义偏在“作”上,“息”不表意义,只起陪衬作用。而现代汉语“作息时间”中的“作息”表示“工作和休息”,两个语素均表意义。前者是偏义复词,后者是一般复词。“昼夜勤作息”只能译为“白  相似文献   

17.
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单音词组成联合式双音词时,有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不表示意义,这就是偏义复词。这种现象出现很早《,易经·系辞》“:润之以风雨。”“风”是不好润的“,润”的是雨“。风”字的意义已隐退和消失,只起形式上构成双音词、和谐音节、舒缓节奏的作用。文言文中偏义复词不少,要善于识别、正确解释。“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只指“作”“,我有亲父兄”(同上)中的“父兄”只指“兄”,因为刘兰芝的父亲已死“,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同上)中的“公姥”只指“姥”…  相似文献   

18.
偏义复词是古代汉语复合词中独特存在的一种词汇现象。偏义复词在文言文中广泛使用,后形成一种固定的词语格式在现代汉语中也常常出现。它由两个语素构成,但在表意时只有一个语素表意,另一个语素起陪衬作用,用来补足音节。由于偏义复词中一个语素意义的消逝,人们在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文章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1]的检索研究,梳理了偏义复词“缓急”的词义演变过程,分析了这类偏义复词语序确立的影响因素,探析了其形成的路径,并从社会历史、文化心理、交际应用和语言内部四个角度总结了其形成的原因,说明了古代汉语中存在这一独特词汇现象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9.
傅鹏 《语文天地》2008,(10):18-18
古汉语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类词我们称之为偏义复词。如:"今有一人入园圃,  相似文献   

20.
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一种较特殊的词汇现象,它与一般的复音词不同,虽然由两个语素构成,但整个复音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仅作为陪衬。偏义复词在结构形式上多数由意义相关、相反和相类语素构成。随着具体语言环境的不同,偏义复词的词义重心既可以偏向前一个语素,又可以偏向后一个语素,而往往偏向贬义语素。偏义复词的形成与词义的演变、词的双音化趋势。修辞现象,化因素等都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