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唐代第一国手王积薪唐玄宗时,著名的围棋国手有王积薪、郑观音、杨季鹰及冯汪等人,其中以王积薪的名声最大。后人评论唐代的棋艺,总是首推王积薪,如明王世贞《宛委余编博物志》说:“唐之弈,以开元王积薪为第一”。  相似文献   

2.
签名记     
《围棋天地》2008,(5):102-103
“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1986年在苏州举行的全国围棋团体赛,使得我这个棋迷大饱眼福,不但欣赏了国手们风格不一的棋艺,而且还留下了他们各具个性的签名。  相似文献   

3.
古代——弈秋。墨子称弈秋为“通国之善弈者”。唐代——王积薪。棋艺高超,弈理精深,开元初被选为翰林院棋侍诏,后任翰林,为唐朝第一代棋手,棋史上称其为“唐时第一人”。明末清初——过百龄。为国手,童年时期旣善弈,和成年人对局常胜,与前辈国手林箔卿交手,三战三胜,名动公卿。周懒予——五、六岁看其祖下棋,便知棋理。十五、六岁已无敌于乡里,当时名望最高。清初围棋国手——黄龙士。童年学艺,很快旣“称霸”桑梓。16岁成国手,被誉为清初“十四圣人”之一(其他有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因而有“棋圣”之称。清代围棋四大家——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异、施定庵。晚清两大国手——周小松、陈子仙。清末民初——王子晏。日本  相似文献   

4.
康熙年间前期,著名国手黄龙士君临棋坛。黄龙士本名“虬”,另名“霞”,字“月天”。他于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年)出生于江苏省泰县姜堰镇。泰县在南京东北约一百公里处。关于黄龙士的出身经历,现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一:出生于热爱围棋的富裕家庭的黄龙士在少年时代随其父往来于长江淮河之间,磨炼棋艺。十一岁的时候,已达到与当时国手下定先可一战的水平。在那之后不久,其父带黄龙士前往北京,其父以有此神童而自傲,带其游走于各王公、高官的府第之间。有一次,一位将军发现了这位棋力直逼各路国手、棋力已属非凡的神童,于是,予其…  相似文献   

5.
姓名:马晓春 段位:九段 出生:1964年8月26日 原籍:中国·浙江嵊县 入段时间:1982年暂定七段 九段时间:19833年 教师:姜国震 棋风:轻灵飘逸,不拘一格,算路深远,官子精湛。 称号:“神算子“、“铁扳头”、“马小”、“马小飞”、“马小妖”、“棋仙”。 头衔及佳绩:策6届东洋证券杯;第8届富士通杯;第5届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1982、1984、1986、1987、1991年全国个人赛冠军;6、7届新体育杯;2、5届国手战冠军;2、3、4、5、6、7、8、9、10、11、12、13、14届名人;1、2届大国手;第2届霸王;4、6届十强战  相似文献   

6.
明七子之首王世贞曾盛赞鲍一中的棋艺“譬之用兵,鲍如淮阴侯,有博沙之巧”,又作诗赞曰:“永嘉鲍生弈者师,十七人中称国手。丁卯桥头遇杨相,藉其文章呼小友。”淮阴侯不必多言,汉初三杰韩信是也,“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被后世誉为“兵仙”。  相似文献   

7.
围棋是我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历史悠久,代代传有名人。在近代棋史上曾被称为“黄金时代”的清朝,围棋是很兴盛的。著名的国手有范西屏、施定菴、梁魏今等人,其中以范、施二人最有名望,号称“棋圣”。有名的围棋谱“桃花泉”,就是范西屏先生的著述。范、施二位去逝以后,继之有“十八国手”之称号者,实际上棋艺  相似文献   

8.
在这次震动海内外象坛的《三楚杯》大赛中,六位象棋国手表演的精湛棋艺,丰富了祖国的棋艺宝库,这里选介几则耐人寻味的镜头,与同好者共赏。炮双兵士相全巧胜马卒士象全  相似文献   

9.
李昌镐九段在挑战者决定战上2:0轻取赵汉乘后,又在第45届国手战上实现了师徒对决。国手战是韩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围棋比赛,曹薰铉曾因多次赢得此项头衔被誉为“曹国手”。  相似文献   

10.
九、杜牧《送匡棋王逢》绝艺如君天下少,闲人似我世间无。别后竹窗风雪夜,一灯明暗复《吴图》。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送围棋国手王逢的诗。王逢,是唐武宗、宣宗间的围棋名手,棋艺精绝;“绝艺如君天下少”,是诗人称赞王逢的国手水平。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文宗太和年间进士及第,当过黄、池、睦等州刺史。诗人生于唐代后期多事之秋,青年时代曾理想恢复  相似文献   

11.
棋王谢侠逊     
中国最早的国际象棋名手当推“百岁棋王”谢侠逊。谢侠逊(1888—1987),名宣,小名卿源。出生于平阳县腾蛟凤巢硐桥头。平阳县隶属温州,自古有棋乡之称,日后也诞生了女子世界冠军诸宸等国手,可见当地棋风昌盛。谢侠逊从小就从父学棋,读书之余,嗜棋如命。一次他偶得古谱《韬略玄机》,如获至宝,随后逐局研究,棋艺大进。  相似文献   

12.
名局回顾     
1.炮二平五 炮8平5 此局是首届“北方杯”象棋国手赛中一局精彩对局,浙江象棋大师陈孝坤在这次赛中过关斩将取得了第一名。在这次比赛中陈大师发挥出色,只负此一局。素有东北虎之称的特级大师王嘉良以其善长的顺炮战胜了对手,体现出“东北虎”敢于搏杀的棋艺风格。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最好的胶片与日本最好的海绵结合,必然产生世界最好的成绩。”——729的这句广告语,正是对那个年代国手装备的一种高度概括。《乒乓世界》当时刊载的“国手档案”显示,在所介绍的21位主力国手中,除“红双喜海绵 中国胶皮”外,使用最多的配置就是“中国胶皮 日本海绵”,达9人。红双喜海绵已是多年的“标配”,对1995年的国手们而言,这不过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并不新鲜.  相似文献   

14.
何云波 《围棋天地》2014,(17):86-94
清代是中国围棋的一个顶峰,棋手众多,棋艺也达到很高的水平。陈祖德先生撰《中国围棋古谱精解大系》,十四卷,涉及的全是清代棋手。大约以陈先生作为当代国手的专业眼光,清代以前的棋,在技术上尚嫌粗糙.所以不予置评。而清代围棋棋谱,留存下来的将近百部。亦可谓蔚为大观。但笔者曾有一观点,清代棋艺达到中国古棋的最高点.围棋理论却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15.
本局是“柳林杯”第四届全国象棋大师冠军赛第八轮的一场精彩角逐。红方徐建秒大师在80年代已为“国手”,近两年又在第二三届象棋大师冠军赛上两夺亚军,是一位实力非凡的“棋坛老枪”。黑方小将孙勇征少年成名,并在1999年全国个人赛上荣获第五名,跻身国手行列,成为近几年崛起的“棋坛新贵”。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师讲棋”系列丛书相继问世了,书作者李先生、杨典先生都是以勤于笔耕的棋艺理论家,这套丛书共六本,依次是:《象棋入门不求人》、《象棋布局一点通》、《象棋战术巧运用》、《象棋残棋无敌手》、《象棋棋力自测验》、《象棋国手交锋谱》,是一套全面系统的象棋技巧丛书。  相似文献   

17.
国手的意义     
3月2日,在韩国第49届国手战决赛五番棋第5局中,“石佛”李昌镐九段执黑125手中盘战胜崔哲瀚九段,夺回了阔别2年的国手头衔。继2004年以后,连续3年在“崔李”之间的国手战决赛五番棋的比赛就此告一段落。这也是李昌镐在与崔哲瀚九段进行的五番棋决赛中第一次击败对手。  相似文献   

18.
Top3:林野(先胜)谢思明 时间:1987年1月19日 地点:昆山 赛事:首届“金星杯”邀请赛 这是首届“金星杯”邀请赛上,蜀京两位女国手的交锋.林野24岁,棋艺呈处巅峰时期.双方大斗中炮对单提马,如图1形势,行棋至此,红方稍占先手,如何进取,且看特级大师林野的精彩实战.  相似文献   

19.
清康熙年间,安徽歙县出了两名围棋国手。一个是已名满天下,“善用败局”的汪幼青,另一个就是稍晚些的吴瑞徵。 吴瑞徵,名贞吉,幼年时举家迁往嘉定,所以无缘师从汪幼青习艺。那时汪已称国手,吴瑞徵对家乡的这位棋艺大家极为崇拜,费尽心思搜集了汪的所有对局加以研摩,不知不觉间竟已秉承了江善战的风格,一着一式颇有汪的影子。以致于人们惊叹:“贞吉虽未承汪亲授,却已得其真髓。” 吴棋风明快,善运用厚势作战,常能抓住对局中稍纵即逝的机会一举奠定胜势,乃“天下有心人”。与同样嗜战的同代棋手相比,他的棋注重棋理,更富现代…  相似文献   

20.
《网球天地》2011,(8):58-61
“李娜效应”掀起一股网球热潮,也让中国“小花”和男子国手们的关注度瞬间提升。借着戴维斯杯在北京国际网球中心开战,我们走近四位年轻的中国男子国手,探寻他们内心深处的梦想本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