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明学 《山东教育》2004,(19):65-65
今天听了一节语文课,授课教师讲了《鲸》这篇文章。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从鲸的大小、分类、食性、繁殖等方面来说明鲸的。  相似文献   

2.
贺俊卿 《中小学电教》2007,(12):111-111
<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数学教学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更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思维的全过程。教师的思维主要通过讲来完成。关键是讲什么?怎么讲?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得主要是知识信息,讲做法和解题过程,将教师和前人的思维结果,  相似文献   

3.
(一)“鲸”字妙解学习《鲸》这篇课文时(课前曾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我刚写上课题,孩子们就针对“鲸”的字形提出了自己的创见。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鲸’实际上是一个错字,因为通过预习我们都知道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怎么能写成鱼字旁呢?”另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想是因为以前科技不发达,人们对鲸有着错误认识,以为鲸是鱼,把‘鲸’写成了鱼字旁,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知道了‘鲸’是哺乳动物,就应该把鱼字旁改写成反犬旁。”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我认为‘鲸’不是错字,不应该改。因为‘鲸’是形声字,右边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0-51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过程: 1.谈话:课前老师给大家讲了科利亚的木匣的故事,科利亚4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往菜园方向走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8岁的时候从门口往菜园方向还是走了十步,却怎么也找不到木匣了,你帮他找到原因了吗?  相似文献   

5.
《鲸》是一篇说明,讲了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根据说明的特点,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6.
常听到一些数学教师埋怨:“这些学生怎么了!我都讲过几遍了,怎么还会做错!”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些错误确实会在学生中反复发生,难以纠正,其原因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粗心或学习不认真,而应从认知建构的角度去寻找其中深刻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刘元生 《青海教育》2002,(12):27-27
《鲸》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理解鲸的大小、属类、种类和生活习性;难点是理解鲸的进化过程和它的生活习性。教学步骤是:1.通读全文,感知整体。2.从全文入手。让学生找出各自然段的中心句。3.让学生有顺序地把有关描写“鲸”的主要词语(中心句)说出来。4.板书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指导学生抓住中心句来默读课文。通过画、思、讲、读,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课后的思考题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抓住课后的思考题讨论分析,将全文从不同的三个问题划分成三段。第一段,写鲸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我校开展了“一课二教”的教研活动 ,这次是由五年级一班的刘老师和五年级三班的张老师分别执教《鲸》这课。在教研会上 ,这2节课引起了较大争议 ,现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简述如下 :鲸》教学设计A ,刘老师执教1 填一填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具体数字写出了鲸很大 ,刘老师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画出有关数量词 ,然后出示幻灯片让学生将数字填在括号中。2 说一说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鲸的进化过程 ,刘老师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鲸 ,将这一段话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转述给同学听。3 比一比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按鲸的种类写了鲸的生活习性 ,教师引导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9.
一、注意科学性从理论上讲,学法就是学习过程中规律的习惯。学生如没有较多感性知识的积累,而急于总结学法,其根基就不牢固,接受知识也只能靠记忆,而不会运用。然而学生有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如不及时上升为理论,学生对规律又不能深化,不能是现自觉状态,也就达不到掌握技能和方法的目的。渗透方法是感性认识的积累,而总结归纳则是理性认识的上升。如(鲸)一文,教学着重了解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学习第四节,让学生按要求读、画,使学生明白鲸吃什么及怎样吃,然后引导读懂,渗透学法,学习第五节,用第一人称转述汇报鲸是用什么呼…  相似文献   

10.
一、个案:《鲸》教学片段 《鲸》是人教版教材中一篇经典课文。有位老师教《鲸》第二课时,首先回顾第一课时学习的说明鲸“大”的段落,接着进入重点环节——研究“鲸”不是鱼的原因:通过“鲸的确是庞然大物,你说它可以当鱼中之王吗”这个问题过渡,再让自读2、5、7自然段,找出鲸不是鱼的理由,然后交流,相机点拨。在点拨过程中,有以下“联系造字理解鲸不是鱼”的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11.
《鲸》是进入高年级以来学生所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课文借助列举数字、举例、比喻说明等方法,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重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鲸的演变进化过程,告诉读者鲸属于哺乳动物,最后从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12.
你讲了几遍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学生的成绩,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昨天讲过的一个问题,今天提到学生仍是不知道。联想到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发的愤慨:这道题,我都讲了好几遍了,可他们(指一部分学生)还是不会。其实,教师的讲和学生的会是两个人的两件事,本该是互不相干、互不关联的两件事。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不同意甚至反对:老师的教和学生的会怎么没有关系呢?老师的教为的是什么呀?还不是为了学生会吗?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这仅仅说出了教的目的,而目的的实现与行动的过程还是两码事,在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决定了其目的…  相似文献   

13.
孙仕满 《山东教育》2004,(28):13-13
一次,我听一位教师讲《狼和小羊》一课,执教老师很认真,教学过程有板有眼,课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课堂秩序乱成一团,学生做小动作的挺多,虽然老师一遍遍地提醒要认真听讲,仍无济于事。课后,老师也抱怨,今天学生怎么了——不认真听讲。  相似文献   

14.
今天听了一节语文课,授课教师讲了《鲸》这篇文章。这是一篇说明文,是从鲸的大小、分类、食性、繁殖等方面来说明鲸的。上课后,老师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通过检查可以看出,学生课前预习得很认真,并且查阅了不少有关鲸的资料,所以知道的东西真不少。因此,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热情非常高,老师讲起来也得心应手。通过学生的回答交流,教师点拨补充,把课文讲得头头是道。一条条活生生的鲸就在你眼前游来游去,清晰可见。鲸是那么的大,让我感觉到,坐在教室里听课,就仿佛是坐在鲸的宽敞的嘴里。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学生对鲸说得面面俱到。因…  相似文献   

15.
师: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鲸》一课,并在课外收集了有关鲸的资料。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讲一个小故事,你们猜猜其中的谜。“海中之王”鲨鱼的生日快要到了,它邀请海洋里各种各样的鱼参加它的生日宴会,可是鲸却没有收到请帖。它跑去质问鲨鱼夫人:“为什么不请我参加‘海中之王’的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教学片段】师:(讲海洋动物运动会的故事:海洋里要举行鱼类运动会,很多鱼都受到邀请,但是当鲸来参加比赛的时候,却被虾将军挡在了门外。)通过刚才的朗读,谁愿意来解答一个问题:虾将军为什么不让鲸参加这次鱼类运动会?生:因为鲸是哺乳动物,它不属于鱼类,所以虾将军不让鲸参加这次运动会。师:你是怎样找到这个答案的?生:我是从第三自然段中获取了这个答案。师:原来如此。你读书很认真,请同学们再细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中还能知道些什么?生:我还知道了鲸原来也在陆地上生活,后来由于环境发…  相似文献   

17.
如今初中的英语教学不再提倡学习语法,淡化语法教学,但不能理解为不教语法。问题是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么讲,怎么科学地进行巩固练习。适时地切入语法教学是语法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分为"讲什么"与"怎么讲";就特定的课程而言,"讲什么"并不能随意选择或取舍,而"怎么讲"则是因人而异、其异如面。同一门课程或选题让不同的教师来讲授,其质量和效果可能会完全不一样。就课堂教学质量及效果而论,"怎么讲"甚至比"讲什么"更为重要。"怎么讲"才能更出彩?一是要有别出心裁的总体设计,二是要有立体交叉的学术视野,三是要有其异如面的课堂风格。  相似文献   

19.
《鲸》是一篇以状物为主、易于迁移习作方法的说明文。课文围绕着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介绍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因此,这一课的教学既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要了解介绍动物的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认识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是教学的重点,其中鲸的进化过程是理解上的难点;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让学生谈谈:通过预习你读懂了什么 ?还有哪些问题你没读懂 …  相似文献   

20.
高三复习刚刚结束,就二轮复习时对试卷讲评课有些感想.数学试卷讲评课该怎么上,是按题号顺序一道题接一道题地讲,还是简单地打乱顺序讲,还是有机地将知识局部整合后讲,抑或用其他方法讲?这个问题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努力探求的问题.教学实践表明,首先确定哪些题该讲、哪些题不该讲,再就该讲的题从大众化的思想方法、模型化的知识题型、规范化的解题过程等角度去归类讲解,是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