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璐同志在《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见《湖南教育》2004年第22期)一文中说,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在本质上"不过是一个活生生将人打死的故事","一个残害生命的血腥事实","在这里,生命不是一个'崇高'的事实,而是一个出于'豪气'或更为本质性的封建礼教文化或某种先验的价值观念,就可以随意戕害的玩物","看不到……对生命和人  相似文献   

2.
刘晓瑜 《中国教师》2013,(18):62-64
叶澜教授提出:时代呼唤"生命自觉","生命自觉"是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观。如何把"生命自觉"的价值取向渗透于教育之中,让师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关键在于构建"生命自觉"的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提升文化,从"文化形象"到"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时间:2013年6月24日地点:重庆大渡口学校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冰心的美文《谈生命》,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我们做一个有趣的话题的讨论,不要这个"谈"字,这个标题还可以怎么说,生命(生齐答)。师:"生命,生命",还有?"论生命","爱生命","珍惜生命","度过生命","赞美生命"(生答)。师:对,"生命礼赞",请大家旁批四个字;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语言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我们不能不去关注语言生活中的"离经叛道"现象:教师考学生,让学生填空:"鲁迅是______人。"答案五花八门:"鲁迅是中国人","鲁迅是浙江人","鲁迅是绍兴人","鲁迅是男人","鲁迅是死人"。到底哪个是标准答案?老师也说不清了。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运用、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依据新课改的要求,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赋予它新的价值:作业,应该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要使作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作业设计不能只定位在"巩固"和"强化技能"上,还要在"活""趣""动"上做文章。即强调"活","活"中求新;体现"趣","趣"中求新;追求"动","动"中求新。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社会,"我"从属于"我们","我"被并入"我们"之中,"我"是虚存,存在的只有"我们"亦即各个传统共同体,有时个体只是这种共同体生存意志的"祭品"。在现代社会,实现了"我"的解放,"我"得以独立,"我们"成了一种抽象的、虚幻性存在,"我们"是满足"我"的需要的工具,这必然造成人类统一性的丧失,使社会关系充满着陌生和疏离,带来人类的时代危机。面临人类的时代危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对"我"与"我们"关系的重建,实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主张各个国家和民族是一种共在关系,应该休戚与共、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教学要"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等等,这些教学目的都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要让学生自主与文本发生联系,让文本中的信息通过学生的自主加工,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就是"生文互动".今天,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我们的课堂热闹起来了.但是,如果学生与文本不能互动的话,  相似文献   

8.
一、少讲写作技巧,多谈生命感悟"写作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写作即人的生命本身","写作是为人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诸如此类的话都告诉我们,写作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为了自己精神的健康,为了自己精神的  相似文献   

9.
《中庸》"诚"的教育意蕴集中体现在"自成"与"他成"、"成己"与"成物"、"尊德性"与"道问学"这三组的对立统一中,通过研究这三组的教育意蕴及其现代价值,反映出"诚"的教育意蕴: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自然发展的天性,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性;既要帮助学生成长,又要帮助其成才;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修养德行。一言概之:无论是"自成"还是"他成","成己"还是"成物","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人的成长都是生命的展现和打开,都是为了成全、完善和实现生命。  相似文献   

10.
孔子之"直"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人之生也直","直"既是人素朴的生命底色,又是孔子"仁"道的直接呈现。"直"既有公平、正直之意,又内涵"忠""恕"之德。"直"必须以"礼"为外在的规范。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人际交往的过程,科学的课堂应该是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尊重、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而这一切都是以教师的主动倾听与否为前提的,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教师缺乏主动倾听的意识。因此,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并且学会如何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中华文化素来以"和"为最高境界。"和"意蕴深刻、内涵丰富,是最朴素的自然观、世界观、宇宙观,是一个人生命成长的最佳状态和生命价值的最高体现。"泽"为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以至柔而克至刚,滋养所有生命而悄无声息。"和"与"泽"相辅相成,形成了对教育理想境界的完美解读。学校管理之"和","泽"惠于师生家园。一所学校的管理架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与管理文化,关系到学校的有序运行和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3.
“化”之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中的"化"是客观事物的有机结合的过程、是一种发展结果,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化"就是"结合","化"是"结合"的抽象表达;"结合"就是"化","结合"是"化"的具体疏解。"结合"不都是"化",背离事物本质的"结合"是"异化","化"就是消除"异化"的过程、结果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写作教学的困惑是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写作教学的难点是"教"与"写"严重分离.快速、实用的写作新方法是解决上述两大问题的关键.文章从四种写作教法即"讲一练三法","现身说法法","同步写作法","图文并茂法"的实效性阐明写作虽无法,教者定有方的道理.  相似文献   

15.
朗读指导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延伸,也是情感熏陶的增长点。成功的朗读是对课文的艺术再创造。可我们看到,无限度的"自由、自主","谁能有感情地读一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老师们似乎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站稳自己的根。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一词几乎家喻户晓,人人争创美丽中国。作为教育工作者,创建"美丽课堂"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生存状态,享受学习生活的乐趣和生命的快乐,舒展自己的生命。那么,面对当前课堂教学知识化、学生灵性程序化的现状,我们该如何以生命化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高效、自主的"美丽课堂"呢?生命化教学是一种关注生命的交往、互动、体验、生成,以师生生命发展为基础,使师生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新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切身教学体会,谈  相似文献   

17.
胡金波 《江苏教育》2012,(14):17-18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处室、争当学习型个人"活动,必须强化"学不可以已"的理念。若要"青于蓝"、"寒于冰",绝不可"今日学,明日辍","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江  相似文献   

18.
<正>在现代教育的建设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围绕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教学中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制。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问题。古代教育家孔子强调,一个人的成长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刚、毅、木、讷,近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等,从而使自己达到全面发展,成为当时的"君子"。王国维则认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  相似文献   

19.
张亚静 《学周刊C版》2013,(21):102-103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线索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教"的最佳境界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与"学"的关系问题的探讨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课题。在实践和探索中我们发现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就必然能在传统教学程式上有所突破。为了理顺教  相似文献   

20.
周雪莉 《辽宁教育》2012,(15):71-72
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学生运用失真的语言,来表现着对失真生活的"感受"和对失真情感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习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写自己想说的话","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凸现一个"真"字!可见,学生认"真"习作,"反映新思维、新体验","面向生活,自由表达",是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