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易代造成士人出处与认同上的混乱,这种焦虑不仅存在遗民,也存在清入仕之士.清初松江士人利用咏史诗<五君咏>这一体裁.吟咏本郡名士,将晚明地方乡贤与易代之际的名士一起吟咪,以"文人"身份认同来逃避易代所带来的政治上的偏见、道德上的臧否,以此消解自身对易代问题的焦虑.并且随着清政权对"忠"的提倡,士人的私怀与国家的赐谥逐渐纠葛在一起.清初士人的吟咏,一方面是对已故者的追思,以此解怀;另一方面则在评定同郡士人易代之际的表现时,重塑他们认可的地方乡贤,以确立一个重建秩序的规范,给自己的安身立命一个合理的诠释.由此整合与重朔易代之际的身份认同,为动荡的文化秩序提供一个稳定的观念性基础与支撑.而这种地方认同最终被国家所操纵,成为新王朝统治秩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考试研究》2020,(5):99-105
郑观应批判晚清科制以八股取士,导致士人习用脱节,认为此法非富国强民之正道。他从自身应考科举与考察西洋诸国教育经历出发,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现代学校与考试之制,培养与选拔实学实用人才,并由此提出一套具体的改良思想,包括废除时文、变更考试内容、特设西学专科、完善分级分类办学制度、扩充文武教学科目、强调教学循序而进。郑观应育才取士思想于清末产生积极影响,但并未意识到只重改良而不加革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晚清科制固疾及其与学校间日益激烈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3.
华夷之辨和君臣之义是清初文化论争的核心议题,雍正时期的曾静案和《大义觉迷录》的颁布就是一个典型缩影。明遗民将明清易代视为篡逆之举,以华夷之辨和君臣之义作为否定清廷正统性与合法性的思想武器,以此寻求自身在文化秩序中的主导权。而以雍正为代表的清廷则着力以“天下一统,华夷一家”为基础,以“尊君亲上之念”为维系,以承认清廷的正统性与合法性为旨归,力图消除明遗民的文化抵抗,建立自己主导的政治和文化秩序。两种不同的秩序诉求所引发的文化论争反映了清初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而其走向则使清初文化更具解释力和包容性,有效消解了易代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动荡,为清初政治与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唐统治者奉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政策,使得儒、释、道三家思想几乎同时在每个读书人的身上都留下了烙印。三家思想中,儒家讲求积极进取,是主张入仕的,而释、道宣扬消极退避,则是主张退隐的。这就造成仕与隐对立而又统一地并存于唐代仕子身上。本文较详尽地论述了唐代士人入仕的心态和原因,又从一般士人的隐居和方外之人的隐居两个方面分析了唐代士人隐居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是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国家面临的现实困境激发了士人民族意识的觉醒.在这种民族意识之觉醒与民族危亡之担忧的双重意识之下,思想文化领域涌现出两种不同的救国路线.以陈亮为代表的事功学派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派分别就如何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提出各自的主张.两派的争辨反映了儒家内部在道德认同上发生了严重地危机.他们采取的救国路线,也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士人立足于传统儒家的学术立场而展开的具有强烈家国天下意识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6.
有明一代,八股取士制度化,具有了功名富贵和治平理想的双重号召力,而八股时文勾连社会的学校教育、朝廷的选拔体系,也被赋予了撷英和禁锢的双重深意。明人的文学关注置于时文,历来作为文学正宗的诗歌沦为八股之余,因之形成了"余事"视之的诗歌态度,而士人心志也为"八股"所束缚。八股套路的模式禁锢,换字和选本所渗透的制艺技法的心理及科名失落的意绪排遣,无一不体现着八股程式下的科第心态。  相似文献   

7.
《贾奉雉》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小说名篇之一。作者以荒诞的笔调述说着一个士人的故事,其实也借此揭示了一代士人的精神遭遇。传统士人品格与八股文化人格的两难选择,自我拯救的努力与精神逍遥的无奈,构成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作者以泣血的哀感寻求灵魂的安顿;同时又以凛然的风骨探寻着自身的文化归属。而贯穿全篇的隐喻结构,使作品的...  相似文献   

8.
1898年的维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翁同龢为首的南方士人为了转嫁对日战争的危机,试图将国家政治统治从满洲上层统治者转移到南方士人手中的一次政治冒险.在此过程中,翁氏将康有为引荐给光绪帝,从而使帝后之间的矛盾公开化,而南北士人阶层的分野在维新思潮中也渐趋明朗.南方士人以日本为楷模,师法日本进行维新变法,并鼓励到日本留学,获得新知识,迥异于北方士人以纲常礼教之理学为学问之中心.近代中国新与旧的冲突,表现为近代"新学"的代表者南方士人与旧学的代表者北方士人的冲突,维新变法则成为新旧士人之争即南北士人之争的延续.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西文化论争看起来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拯救中国、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而进行的.五四运动前后,出现了孔化和西化的辩论.1920年代,又有西化与俄化的不同主张.1930年代,东西文化论争主要表现为中国本位文化建设和全盘西化的争论,逐步提出了"现代化"、"中国化"等概念.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论争,偏执之论时而出现,各种观点交锋激烈,但学术讨论中的自由、民主风气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0.
颜元在以“理”为标示的中国学统既不能满足士人“志于道”的内心的需求又不能担当“济世”大任的情况下,对大学之道进行了自主、内发式变革,主张博大包容,分科教学,道艺并重,义利统一,万物一体。习动贵行,实现由“理”向“实”的转换。这一变化更符合大学发展要求,然而中国大学之道并未因此而实现根本性转变,显示出大学之道的转换必须以社会体制的变革为前提。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讽刺作品的巅峰之作。作者吴敬梓在吸取以往讽刺文学精华的基础上,以极其严肃的态度、老辣犀利的笔调、幽默含蓄的言辞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八股科举制度,刻画出一批栩栩如生的儒林形象,深刻揭示出封建八股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毒害。  相似文献   

12.
清初统治者通过实施以科举制度为核心的文教政策,诱导广大士人跻身于科举之途,士人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储才以应科目”的官学只是作为考课机构存在,教学功能基本丧失,无法为士人提供求学之所。在朝廷政策的导向下,书院发展成为培养科举人才的主要机构,科举化成为其存在与发展的最大合法性。可以说,清初的文教政策是导致书院科举化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清初思想家颜元对当时空疏的学风进行猛烈批判,力排宋学、汉学,主张"习行",从实事实物中求道,但因其自身气质性格及所凭藉思想资源都来自传说中的"三代",使得他在拿起批判的思想武器的同时又过于泥古而不知变通,无法突破旧有思想的桎梏。这或许正是颜元以及与他同时代士人们所难以摆脱的"文化宿命"。  相似文献   

14.
清初实学家颜元针对程朱理学"理在气先"的说法,以气为宇宙万物之实体,建构了"理在事中"的本体论,由此出发,主张"习而行之"的方法论,认为"格物"而后"致知"。基于此,颜元在教育思想上宣扬实学教育理念,推行了以"习行事物"为主旨的书院教育。  相似文献   

15.
魏晋时期儒学面临衰落的危机,探求儒学发展之道是该时期山东士人所担负的重要使命,因为儒学是以齐鲁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学说,齐鲁士人责无旁贷。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谋求儒学的生存发展之道,其中以研究整理儒学典籍为路径的发展之路,成为该时期最普遍、最有效的一条道路。通过山东士人对儒学经典整理分析可知,他们秉承齐鲁文化的精神品质,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为儒学注入了新思想新理念,不仅使之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动力,也使之获得了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先谦是湖南近代史上公认的教育界领袖人物之一.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有力地推动了湖南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年代,王先谦从"中体西用、致用于世"的教育理念出发认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努力倡导教育革新,反对科举取士制度,主张废八股和学习西方科技知识;在长期的治学和教学实践中,坚持"兼收并蓄、不唯门户"的思想,培养了众多出色的湖湘学子.  相似文献   

17.
与先秦之儒孔子荀子相比,孟子的思想无疑具有较为突出的另类色彩。这种另类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以礼为制的等级社会中,孟子强调士人应当以道自任,进而以道抗势,追求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二是在王侯私欲与民众生存权力的矛盾对立中,孟子站在民众的立场,主张民生至上,主张民众的生存权力高于王侯的世俗统治权。上述思想虽然还不能直接进入到现代性文化的思想体系中,但是经过适当的剥离与整合,完全可以作为一种现代性文化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8.
在斯诺和利维斯掀起的英国"两种文化"论争中,约翰·福尔斯反对斯诺以工具理性为基础的功利主张,支持利维斯维护传统文化的立场。其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在虚构故事的外表下潜藏着作者对"两种文化"之争的思考和批判。作品通过人物之口表达了作者对学科分化的质疑、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坚守。小说叙述中隐含的"两种文化"论争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背景和具体的现实文化语境:它不仅是一场学科论战,还折射出英国社会中的文化价值选择与身份认同诉求问题。  相似文献   

19.
汉代的政治文化有其独特之处。就传统文化中的道统问题而言,一方面,汉代士人继承了先秦时代那种以“道”自恃、自任的独立精神,面对已然变化的时势,仍汲汲追求“道”尊于“势”、道统高于政统的政治和人格理想,但是遭到了与秦朝“焚书坑儒”同样酷烈的打压和制裁,由此破灭了汉代士人的道统观念。另一方面,大一统政治对隐逸文化系统中道统表现的宽容和奖劝,使之继续存在下来,间接地影响、作用于与之关系紧密的社会政治系统及其中的士人,从而使道统在大一统时代并没真正湮灭过,相反,它转化成了士人精神文化性格中的重要因素,以此而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魏晋士人之"啸",是魏晋风流的一种行为符号,也是一段难以逾越的生命高度。试图从魏晋士人习尚的文化角度、魏晋士人特有的对自然的热烈追求与向往及其"啸"对后人的影响方面来探究之,以窥视魏晋士人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