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一堂作文课引出的联想日前在一所学校听作文课,老师出了一个半命题作文《××的老师》,一位学生决定写《幽默的数学老师》。老师问:"你想写数学老师哪些幽默表现呢?"学生挠挠头说:"数学老师上课时,经常打喷嚏。"此语一出,全班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2.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让你作文不发愁。哎!愁死人了。今天又上令我头疼的作文课了。上课了,张老师走上讲台对我们说:“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好不好?”“好!”同学们高兴地拍起巴掌来。  相似文献   

3.
上初中以后,不断接触鲁迅的文章,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越品越有味道。初次看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在语文课本上,刚开始读并没有觉得写得好,但经过老师的讲评和赏析,再细细品味文章中的氛围,那种对百草园、对三  相似文献   

4.
语言简明     
周华章  田丹 《新作文》2021,(1):36-41
课堂回放 一、借助量表,自评初稿 师:上一堂作文课,我们收获的作文知识是语言简明,知道了语言简明的内涵和要求.我们还完成了作文《那一刻,我真想_》的初稿.今天的作文课,老师想先请同学们做一回小老师,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对自己和他人的初稿进行修改和提升.首先,请同学们重审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5.
在青年素质教育大赛中,观摩了一堂语文作文课。实际上,这是第二次看这堂语文课。彭老师试上的时候,就是在我任教的班级。当时和现在,其实课堂都是很成功的。老师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有趣,学生的参与也很积极。在观看第一遍的时候,我不由的赞叹,然后去模仿,也上了类似的两堂作文课。但作文课上完后,心里就没底了,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果然,虽然这堂竞赛课可谓人气很高,但排名并不靠前。  相似文献   

6.
作文课     
王明新 《华章》2011,(8):8-8
今天上作文课,老师说。讲课之前我先读两篇同学的作文,这两篇作文是我们上一堂作文课布置的作业,作文的题目是《灯光》。在读这两篇作文之前,我已经征得了这两位同学的同意。谢谢她们。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听了一堂公开课,授课的是一位年轻教师,授课内容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听了之后,受益匪浅。下面就这堂课中的几个环节谈谈我的感受。环节之一:教者在抓住课文题目中“从……到……”引导学生分析写作思路后,要求同学找出分别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的段落  相似文献   

8.
天很冷,六(2)班的教室里,王老师正在上作文课。老师说:“上课之前我先读两篇同学的作文,这两篇作文是我们上一堂作文课布置的,作文的题目是《灯光》。在读这两篇作文之前,我已经征得了这两位同学的同意。谢谢他们。我先渎王枣花同学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正过了不惑之年,我总爱回忆和总结自己以前经历的故事。从小到大,我学过的作文课不少,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并不多。但有三堂作文课,如同三幅珍贵无比的国画,深深刻印在我记忆的脑海。我读县高一的时候,记得于秀申老师教我们语文,他让我们写一篇家乡变化的散文,题目自拟,我就写了一篇《我村的荷塘》。没想到,作文课上,于老师把我的这篇文章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并且批语这样写着:妙  相似文献   

10.
樊智涛 《新作文》2022,(1):49-50
袁爱国老师的创意作文课充分体现了他的境界语文教学主张,他总是基于生活设计创意作文教学的情境,带着学生在"思"与"诗"的融合共生中拔节,最终奔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之"境". 一堂《观看之道:樱花与少年》作文课,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学生与听课教师得到心灵的净化、写作的启迪.这是一堂学习过程可见的生成性作文课,学生的才情犹如四月的...  相似文献   

11.
罗民权 《新课程研究》2007,(5):13-13,12
看了2006年12月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的一篇题为《一堂作文课能否承载生命之重?》的文章,我被王菘舟老师的一堂作文指导课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12.
<正>从小到大,我学过的作文课不少,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有三堂作文课,如同三幅珍贵无比的国画,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我读县高一的时候,记得于秀申老师教我们语文,他让我们写一篇反映家乡变化的散文,题目自拟,我就写了一篇《我村的荷塘》。没想到,作文课上,于老师把我的这篇文章作为范文对全班朗读,并且批语这样写着:妙文!再接再厉!我怀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心咚咚的跳个不停,脸还害羞得通红。到了高二,有一位叫刘培的老师接我班的语文课,让同学们写一篇关于歌  相似文献   

13.
在阐述正题之前,先抄录一篇学生作文。一堂作文课“丁铃铃”,上课了,这是一堂作文课。语文老师手里拎着个袋子,笑咪咪地走了进来。“起立!”“请坐下!”,同学们刚坐下,老师就把袋子放在桌上,笑着说:“今天,我请大家吃梨。”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  相似文献   

14.
最佳答案     
昨天去听张老师的课。张老师是一位细心的老师。他的语文课很有趣,特别喜欢穿插一些时事,把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得津津有味。这是一堂作文课,张老师带来了一张《南方日报》,他展开报纸让学生们观察封面上的一张图片。他先指导学生看标题:新西兰强震。然后看简介情  相似文献   

15.
邓老师:您好!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也是作品收入中学语文教材最多的一位作家。几年前,全国中语会曾与绍兴鲁迅纪念馆合作,召开过一次鲁迅作品教学研讨会,我们还特意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在百草园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观摩课。  相似文献   

16.
米兰老师的试用期到了,"德高望重"的马老师给了她怎 样的评价呢?在我们眼中,作文课好像永远部是枯燥无味的。 在第三节车厢,我们有幸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作文课,同学们 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而古板 的马老师又是怎样"说三道四"的呢?那就请随列车长一起去 第三节车厢瞧瞧吧! 列车长:丹丹  相似文献   

17.
朱艳 《考试周刊》2011,(47):58-59
近日,听一老师的作文课,上课的内容是《自画像》。在课终的评议环节,老师发问最多的是:这自画像是你吗?面对老师的发问,学生一脸的茫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我试图还原本堂课,以求正解。师:今天我们上一堂作文课,题目是《我的自画像》。一、欣赏杜小虎自画像,学习画法师:你看杜小虎的自画像,哪些地方比较像呢?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家长座谈会上,无意中听到一段这样的对话:“我们孩子适应能力不行,她老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我们孩子说他倒是挺爱听也能听懂老师讲的课,可自己一做题就又不会了。”老是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老师的思路是什么?我们的教学就是让学生围着我们团团转,一旦离开老师就束手无策?我陷入了思考之中。马上就要开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了,阅读完两遍课文后,我要求学生把他们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写出来,并与我准备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以及课堂上的教学重点作了比较。学生提出的问题:1.文章写了作者在百草园自由自在又充满趣味的生活,和…  相似文献   

19.
<正>台湾著名作家、学者龙应台在台湾屏东的潮州镇给12岁的孩子上了一堂作文课。35名来自三个乡村学校的六年级学生和他们的校长、老师加入了三个小时的语文游戏。龙应台在作文课上给孩子们放了"旅鼠集体自杀"的短片,然后问学生,接下来的论说文题目应该是什么?孩子们回答:盲从是不对的。这堂作文课后,她说,虽然教育上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但"就创造力本身而言,  相似文献   

20.
正一次,我回母校,给母校的学生上了一堂作文课。课前,我这样介绍自己:"30年前,我是这里的学生,和你们一样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教诲;20年前,我是这里的老师,和你们的老师一样在灯下细心地批改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