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围绕历史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情感价值观等核心素养,探究重大的历史问题,积极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初中历史史料的选用应该丰富多彩,教师必须开阔学生视野,针对历史发展的线索,探究社会发展的规律,通过对历史学科的问题探究启迪学生的智慧,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坚持问题导向,探究培养情感价值观的"契机"。  相似文献   

2.
在高校历史课的教学中,史料教学具有体现历史学科特色、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重要作用。而在史料教学中也会涉及"历史悬疑"问题,文章即以宋初宫廷疑案"烛影斧声"、"金匮之盟"为例,探讨如何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处理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教改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  相似文献   

4.
追溯化学发展历程,有助于创设问题情境、回顾学科发展、培养科学精神,从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进行教学实践,设置"纵观当代,感受学科价值""回顾近代,树立科学态度""追溯源头,体验科学探究"三个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发展社会责任、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趋势。历史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在互联网环境下,把互联网的资源、工具、思维与学科教学相结合,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点评",这将是"互联网+教育"时代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指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应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明对于历史学科,国家从高考命题到高校招生都相当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既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要提升自身素养。下面笔者将以"古希腊智者学派思想中理性主义的探寻",来展示问题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高中的独立学科之一,素质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历史教学的改革要结合其学科特点进行。"读史使人明智",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诠释。实际上,历史教学不单单是"智"的培养,也是对"德"和"美"的培养。历史课程改革要求在历史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理念,文章从对于历史教学生活化理念运用的含义、背景、现状、应用等入手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峻 《现代教学》2013,(5):39-40
中学历史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课程。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体现了育人价值,也影响了历史学科的育人方式。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不是培养只拘泥于学科本体知识的浅薄之人,也不是培养只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粗陋之人,更不是培养只会背知识点、做考卷的应试之人。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目标应该是培养面对历史和现实问题,勇于求真务实,善于思考迁移的人;是培养基于历史史实和唯物史观,具备"史才、史学、史识、史德",并将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内化于身的人。这样的人会分析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会洞察事物发展的趋势,会通过"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来理性、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用史学思想和方法来观察世界和分析问题,尤其注重打通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将跨学科研究的意识和方法渗  相似文献   

9.
1.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性(1)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历史学科也不例外。2011 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新课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就明确指出"(学生要) 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可见,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与历史学科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初中历史课堂要落实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教师须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知识本位转变为素养本位,努力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①本文以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将教学目标、教学主题、教学问题等设计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历史学科教育的使命,在于向学生介绍人类历史上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用所学历史知识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要做好历史学科的教学工作,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改变落后观念,进行大胆创新,从"教学理念"创新以及"教学方法"创新两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完成,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出现较大变化,明确以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培养目标。面对新课标的修订,高中历史教学、高校历史师范生培养和学生主体三者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基于教育的系统性,从教育观念到课程设置、从教学方法到学生评价体系、从学生学科理解到专业认知等方面探索衔接问题的缘起,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构建"三位一体"的历史教育体系。这正是新课标修订背景下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3.
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课本")和历史地图册(以下简称"图册")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料科学严谨、内容丰富,两者合理使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具体实践中存在着只见课本不见图册、图册使用不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中学历史教育的核心与终极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教育似乎走进一个误区:素质教育=降低学科教育难度 艺术特长培养。实际上,培养创新能力才是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提高人文素养,培养高的"情商"才是中学历史学科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对教育法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梳理与分析,不仅有助于厘清教育法学学科发展与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同时也为该学科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方向。通过从学位论文年度产出量、培养单位分布、就读专业所属学科和关键词与研究主题等角度对教育法学博士论文进行的统计和分析显示,学科发展、博士培养与研究关注呈现密切联系;"群聚效应"与"遍地开花"的培养格局仍将持续;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贯穿始终;重复研究问题理应受到一定重视;高等教育法律问题成为稳健型研究领域;境外比较研究尚有拓展空间;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或需加强。教育法学学科应当摆脱初期的无序生长状态,尽快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历史素养是初中历史学科的立足之本,它就像历史教学的精气神,是魂之所在,虽无衡量标准,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锻炼学生用历史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笔者基于"活历史"的教学设想,谈谈自己在学科素养培养中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2017版高中历史新课标颁布以来,广大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笔者在2013年申报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2013ZJK031),经过多年来反复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炼出了发展历史学科素养的"四化"策略,即主题化、情境化、任务化、活动化。  相似文献   

18.
1 导读的重要性 导读即指导阅读,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等.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则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重视"延续与变迁"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迎接新高考改革和促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历史意识、培养合格国民的重要手段.为了培养学生"延续与变迁"历史思维能力,我们主张从基于点式、线式、面式三类年代尺,借助历史年表和历史地图,以及引入概念史和组织学生研习史料等路径入手.  相似文献   

20.
伴随课程改革的进行,近两年"学科素养"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历史学科素养之一的"史料实证",更成为高考考查的要点。为此,针对历史学科的课时局限,根据学生答题存在的具体问题,结合讲评课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史料实证意识的渗透与培养,具有可行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