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体现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以及体现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采用"学案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化学与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的新课标理念,化学与我们一生相伴,细心呵护我们的健康,全面改善我们的生活。现对2012年中考题中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试题归类解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就新世纪化学课程的价值功能"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注重科学研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谈谈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4.
陈静 《考试周刊》2007,(46):124
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要让学生形成生活中的化学意识和化学课堂上的生活意识,充分体现"由生活走向课程,由课程走向社会"这一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5.
翟平 《云南教育》2008,(7):21-2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都突出这样一个主题——“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也提出,“化学课程应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从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主题”“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为什么化学教学要走向生活?如何使化学教学走向生活?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糖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无论从了解化学还是认识自身都表现出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突出化学的社会价值。本堂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初中化学教学注重以人为本,注重从生活走向化学,从自然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而且注重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化学学科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化学试卷都是依据新课标命制的.总体来看,试卷结构、难度比较稳定,试题充分贯彻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立足基础、注重与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的方式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等的考查,体现了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村中小学"四配套"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农村的现代化创建工程的深入实施,农村中学的现代化教学工具已经基本成型,化学教学仪器和设备非常齐全。但是由于农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相关信心相对都比较落后,传统的知识体系和理念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导致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都有所不足。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化学,喜爱化学呢?  相似文献   

10.
《考试》2008,(12)
初中化学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力求做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学生活中的化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社会实际中的问题。纵观近几年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以重大事件为情景命题,着重考查化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获取信息等能力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化学与STSE的联系,加强了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的考查力度,突出了化学知识的应用性。现以最近发生的重特大事件为背景材料,笔者设计了如下试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是首届全国大多数地方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命制试卷的年份。总体来看,试题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化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注重与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贯彻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较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和教育性,试题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的考查,  相似文献   

12.
在各地的中考化学试卷上,联系生活实际的考题比比皆是,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这一命题思路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一、考点分析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食品中常见的有机物,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蛋白质的盐析、变形.3.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4.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5.水污染、空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电池污染、白色污染、垃圾的危害与处理.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实际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建立化学的观念,培养化学的素养,利用化学提高我们的品味和生活质量。文章结合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的观摩,谈谈对培养学生化学观念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一、设计思想化学课堂教学中应遵循"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因此,本节课从生活实际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分类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从每一种反应类型中选做实验,使学生把握化学反应中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基本理念深入贯彻,中考命题围绕生活的应用题也变得丰富起来。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化学要走向生活就必须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下面是笔者围绕衣食住行选编的中考试题,但愿对大家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张志杰 《考试周刊》2014,(65):137-137
<正>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二是"从物理走向社会"。"从物理走向社会"侧重于应用和实践。我们在这里重点阐述的是:课堂教学中怎样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所谓"从生活走向物理"是要求物理教学建立在学生熟知的生活实践基础上,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物  相似文献   

17.
<正>在物理课程理念中讲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教学要从生活中来,让物理教学尽可能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取材于我们的生活,追求"物理教学生活化,学习生活化"。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很多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有模型。然而,我所在的榆中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偏远山区的学校,学生看到、接触到的东西比较少,为此,我在教学中将学生的一些生活经验与物理教学知识结合起来,从学生熟知的农村劳动过程和生活现象出发,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倡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选材,倡导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化学教学实践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从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出发,才会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化学实验进行"生活化"设计既是农村初中实验条件有限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的课程理念的要求。作者结合实验教学的亲身实践,谈化学实验"生活化"设计的意义、生成策略和实施体会。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是首届全国大多数地方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命制试卷的年份.总体来看,试题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化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并注重与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贯彻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较好地体现了时代性和教育性,试题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的考查,有些试题开放性、人文性也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