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放排喽——哟嗬嗨,嗬嗨——云闪开,雾闪开,一条青龙下山来,腾云驾雾放木排。"当我们听到苕溪放排人高金林老伯哼唱远去的排工号子,脑海里便浮现出这样的画图:两岸青山连绵,水流湍急,排筏冲泻而下,排上立着男人,手撑竹篙搏浪前行……苕溪排工号子的歌词是那般直白铿锵,曲调是那般高昂激奋,节奏是那般沉稳有力,韵味是那般独特悠长!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7日至12日,我应台湾大学之邀参加了在台北举行的东亚文化经典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借此之机,走访了台北的大街小巷,记下了刺激眼球的一些发现。首先是当我步入台北桃园国际机场大厅时,眼球立刻被荧光屏所吸引:"我帮你——为了两岸的和平安定"。字不大,可那只有像常见到的"安全出口"那般大小的横标上附带免费的电话号码,无形中告诉人们那不仅仅是口号,更具有使用价  相似文献   

3.
正我居住在离故乡一百多里之外的小城,小城四面,目之所及隐隐约约皆是山。十余年了,每当我遥望西边,总有一种说不清的缱绻不期然地涌上心头,因为那里有我的故乡。每当丽日晴天的黄昏,我都会目送那猩红的落日慢慢坠入两边那高峻的山头。那就是云雾山吗?啊,云雾山,我故乡的山!啊,云雾山,我曾是那般地熟悉你,我熟悉你的一花一木就象熟悉自己身体的五官一样!啊,云雾山,我曾是那般地为你而自豪,我自豪我是云雾山中长大的孩子!啊,云雾山,我又是那般地想念你,我想念你的时候如同想念亲人般铭心而刻骨……  相似文献   

4.
荷塘杂记     
清华的荷塘并不大,也许只能算是池,比起北大的未名湖来,自是小的多了。转过几座翠青掩映的小丘,便能看见荷塘的甚若天工的“屏风”——一座郁郁葱葱的玲珑山岗。拾阶而上,各种叫不出名的参天树木在青石板的小道旁任意生长,汇成一片绿荫,倒也比悉心经营的花园来得自然的多。一节节粗壮的枝干伸到道上,探下一簇簇散发着浓厚泥土芬芳的树叶,绿得让人心醉,嫩得让人不禁认为其会滚落滴滴甘  相似文献   

5.
正去绍兴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拜访吕国钢先生,是因为他创作的反映中国轻纺城的巨幅工笔画作《丝路新语》已于6月底完成。车至校区门口,与其联系。很快,他便出现在我的视野里。远远望去,还是那般模样,一张典型的国字脸上依然留着浓黑的络腮胡子,走路的步子不疾不徐。双手紧握一起,细细打量,发觉岁月还是在这位画家脸上铺上了些许沧桑——毕竟,作为朋友,我们已经多年  相似文献   

6.
所谓"单位"     
易中天 《文化博览》2006,(12):36-37
对于中国人来说,单位是极其重要的,至少曾经重要过。改革开放以前,两个中国人见了面,如果是熟人,便问"吃了没有";如果是生人,又没有经过介绍,便多半要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在大街上骑车闯了祸,或者到机关衙门里去办事,警察和门卫都会问这句话。如果是女儿带了男朋友到家里来,那做母亲的,便几乎一定要问这句话。单位,差不多可以说是中国人生存的依据。单位首先是"饭碗"。一个人,如果在政府部门工作,便是"吃皇粮";如果在国营企业里工作,便有"铁饭碗";如果在三资企业工作,则有"金饭碗";如  相似文献   

7.
炎夏酷暑难熬,想念一份清凉、期盼一阵芬芳.云南省罗平县城北郊排灌站,"荷塘人家"百亩荷花竞展"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风姿,成为爱莲、赏莲、咏莲、摄莲的圣地.  相似文献   

8.
末代皇帝溥仪年幼时,有一次撞见王府进贡酱肘子,便抢了一只,大嚼一通,吓得太监奔过去就夺。一场争夺战的结果,溥仪手中只剩一根"拐棒"。把这档子事说给谁听,谁也不信——难道宫中闹饥荒?酱肘子连老百姓也吃得起,普通得像四川人的回锅肉,怎么溥仪就把它当做美不可言的佳肴?但这是事实。读者得注意,那肘子可不是御膳房制作的,而是"王府进贡"的。王府送来的菜,难道比御膳房做得更好?倒也有例可证:慈禧太后经常吃各王府进贡的菜;有时,则很爱吃小德张(张兰德,御膳房首领)做的菜。按理,御膳房多的是厨师,但  相似文献   

9.
正母亲几十年来还一直保留着自己的传统手艺"蚕豆饭"。时节到了,即便远在上海的我的女儿和远在北京的外甥女也会像候鸟一样准时返回,尽管是借着探望长辈的名号,但其中也有为了尝一尝奶奶、外婆"蚕豆饭"手艺的小心计。春色撩人,尤其在天高云淡的映衬下,大地鲜亮万分、气象万千。农村的田地里,除了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灿烂的油菜花,那越冬而来的蚕豆也开出了一垄垄、满簇簇的蚕花,美得让人失声叫喊。到了立夏季节,蚕豆就可以采摘了。刚刚摘下的蚕豆,一俟剥开豆荚,那嫩绿的豆粒抵近嗅闻,便有缕缕清香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0.
阿土 《文化交流》2014,(10):55-58
一我知道龙游有个丹青女社,还在去年年底:朋友送我一本"荷香·2014"台历,就是龙游丹青女社编印的。这台历装帧朴素,封面喜庆,大红底子的中间,十二幅工笔画一字排开,像三张连在一起的荷花邮票四方联。方寸之间,粉红嫩黄,天蓝豆绿,色彩和谐,相得益彰。花映日,莲滴翠,叶撑伞,翠鸟观鱼,蜻蜓点水,粉蝶吻蕊,荷塘生趣尽入眼底。台历十二幅内页,正反两面都印着社员的书法、国画和剪纸作品,其中十五  相似文献   

11.
痛失日记我在这里记述的,是一段真实的往事。这个遗失的日记的故事,同一个名叫过大江的年轻人有关。那一年年初,由于"文革"中一场突然的变故,我丢失了心爱的日记本。那两个日记本,其实是被人强行抢走的。日记中记录了我刚刚萌发的一场初恋隐秘的心迹。而我那个初恋的对象,另一所中学的"老高三"学生——那所学校的一派红卫兵头头,此时已被另一派"打倒"。那另一派的红卫兵涌入我家翻箱倒柜,发现了我的日记,认定其中必有可置其于死地的线索和材料,在我同他们发生了争吵而又势不敌众的情况下,他们拿了我的日记本扬长而去。几乎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个人假如在日记中倾诉了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了我的曾祖父吴昌硕先生对杭州超山梅花的深厚感情。2020年7月,杭州市余杭区超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在江南梅花圣地——超山梅花园拍摄电视片"艺术大师——吴昌硕"。  相似文献   

13.
大学闺密小蔚悄声无息地把自己嫁掉了。这个消息还是在一个月后才被我无意中知道的。连夜问宿舍的其他姐妹,也都—概无知,大家的哀愤之情,像是"老公有外遇,我是最后—个知道"那般。  相似文献   

14.
近日,笔者有幸参加王蒙《伊朗印象》的新闻发布会。因知道王蒙同时也是一位红学家,便在得到他的新作的同时,也将笔者与霍国玲合著的两部红学书赠予王蒙,这样便得到一个与他交谈的机会。曾有记者问王蒙:"你受哪些文学家的影响最大?"王蒙说出几个名字,其中便有伊朗的欧玛尔·海亚姆。我曾经想:伊朗是个诗国。欧玛尔·海亚姆首先是个数学家、天文学家、科学家,之后才是诗人,王蒙为何要提及伊朗的欧玛尔·海亚姆呢?如果王蒙能亲身来到欧玛尔·海亚姆的故乡——伊朗访问,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2000年12月7日王蒙来到欧玛尔·海亚姆的故乡——伊朗,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访问。访问后写了一部书——《伊朗印象》。在书中,王蒙以深邃的见解,带给人们一种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提起黄山张怡清,有则趣闻。那还是1987年5月的事。国 家书画鉴定组组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与谢稚柳等几位书画名家来到屯溪山城,徜徉老街,信步走进“阮小二酒店”品(艹名),忽然瞥见店堂侧壁悬一轴书联,忙推盏近观,继而噫唏称赞:“好一个板桥体!刚而非石,柔而非泥。”便追问书者是谁?店小二笑道:“本地区文化名人——板桥张。”  相似文献   

16.
早先听到西西里这个地名,那是缘于一位发明了许多"定律"的古人阿基米德。但那时我并不关心这个伟人所居住的西西里岛是个怎样的所在,只知道这个大科学家住在一个叫西西里的岛上。后来我看了一部名叫《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电影,便爱上了这个影像中的世界,从而对西西里有了一种欲罢不能的向往。  相似文献   

17.
高考,这个伴随中国几代人的一个人生命题,如今迎来了她的而立之年。不论是当年经历文革高考"十年之废"的那代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  相似文献   

18.
当我一踏进中国最大的黄酒产地——绍兴黄酒集团总公司花雕酒厂时,便被花雕酒坛那五彩缤纷的艺术图饰所吸引。看,一坛坛大大小小造型不一的花雕酒坛上,用沥粉彩绘或油泥堆塑,表现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四时花卉、灵禽神兽。那斑斓典雅的色彩,那神采飞扬的形象,那瑰丽奇谲的图案,令人目不暇接,击节赞叹! 这哪里是盛酒的容器,分明是一尊尊艺术杰作。 这些花雕酒坛的设计创作者是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绍兴黄酒集团公司花雕设计室主任徐复沛。这位五十开外的中年人生得敦厚匀称,端庄的四方脸上透出一股聪颖灵秀之气。当他向我提及花雕时,双眼闪出  相似文献   

19.
采访河北保监局局长吕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他是中国保监会组建初稿的起草人,却笑谈自己是保监会系统"工龄最长的人";他因为22年前曾在河北灵寿县挂职担任过邮政局局长,便笑谈自己从局长到局长,是个与河北有缘的湖北人;他出身农家,如今在"庄里"——石家庄工作,便笑谈自己从农民到农民……采访因为他的幽默而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20.
萧殷 《文化交流》2001,(4):40-41
风光秀美的杭州西湖圣塘景区,数十株树冠华盖、枝繁叶茂的古樟树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古樟怀抱中,一座飞檐翘角、黄瓦尖顶的阁楼内时而飘出几缕酽酽浓浓的清香,时而传来几声动听悦耳的弹唱,令人十分神往。她就是被人们誉为“西子湖畔第一茶楼”的湖畔居。 湖畔居茶楼是一座中国传统风格与现代建筑特色相结合的3层楼建筑,古朴典雅,流光溢彩。它东临湖滨路,南依六公园,西濒西湖,北衔少年宫广场。走近湖畔居,门楣上横挂着书画大师程十发先生题写的湖畔居匾额。进入湖畔居茶楼,让人眼前一亮:但见整个茶楼宽敞明亮,窗明几净,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