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建军 《中学文科》2005,(12):69-69
当前媒体用不规范现象已经泛滥成灾,给国小学汉字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培养中小学生正确使用汉字的良好习惯呢?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汉字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改革:第一次在1956年,成绩很大,问题不少;第二次在1978年,彻底失败,被迫废止.对汉字的简化究竟应该做出怎样的评价,回溯与思考,有利于人们对汉字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更科学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简化方式大致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汉字简化总表》在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显现出种种缺陷。为适应社会需要,汉字还是必须简化,但是关键在于如何简化。现阶段汉字的简化在于精简汉字的用字数量,能顺利简化的汉字大致有四个方面,简化读音也是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商洛学院学报》2015,(5):60-62
考古研究表明,汉字的简化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产生,且随历史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以汉字形成于生活的关联为切入点,对汉字字形随历史时期的演变加以分析,并站在当代的角度下比较分析简体字的优势,进一步说明汉字简化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语言文字进步的逻辑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汉字简化在本文中特指1949年以后开始的简化汉字的工作,不包括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相似文献   

6.
简化是汉字发展不可逆转的走向.汉字简化起初着力于形体的演变,汉字从甲骨文发展到楷书其形体是越来越适合于人们的书写.汉字发展到楷书阶段,形体相对稳定,于是人们便从形体本身的笔画省减,另辟简化的蹊径.解放后,我国政府进行了两次汉字简化工作,第二次汉字简化由于出台仓促,缺乏社会基础,在试行十年之后被废止,但不等于汉字的形体就此定型不变,它还必将朝着既要摆脱繁难,又要传承文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字体演变和汉字简化对汉字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汉字简化使得汉字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用"六书"理论进行现代简体的汉字教学已经变得很不合适。应当从小篆字体出发,用那些尚未改变其形符、声符的形声字来组织教学或者至少还原成其繁体字来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8.
由繁趋简是汉字发展的总趋势,简体字的来源多种多样,同音代替是汉字简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减少了汉字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使用汉字的难度。但这种一个简体字对应多个繁体字的现象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当我们在同繁体字打交道时,就要注意“饥”与“雠”,“歌”与“鬟”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汉字简化的现实并不能导致或验证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结论。自清末民初以来,颇多知名人士曾先后提出汉字改革的主张,有的甚至还提出应废除汉字,但并没有提高到"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理论高度。汉字在发展中,繁化、简化两种趋向并存,但在文改前,繁化一直呈强势,简化一直呈弱势。汉字不仅是语言的载体,保存了中华文明史,而且它本身就是文化,蕴含着古文化的大量信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汉字简化问题作一历史回顾,重点综论了近年来关于简化汉字功过问题的讨论,并就新世纪里汉字简化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时也是视觉符号.文字的简化不仅受文字应用影响,也受到知觉特性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在感知文字时,就是在感知且概括文字的一些重要特征,当这些特征以某些方式被理解和固定下来,就形成种种简化方式.其背后的实质是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以及完形感知原则的交互作用,这些知觉特性不仅决定了汉字以何种方式简化,同时也限定了汉字在自身系统内所能达到的简化程度.  相似文献   

12.
费锦昌 《现代语文》2006,(11):14-15
从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到现在已经半个世纪了.《汉字简化方案》的研制和推行是建设新中国的需要.五十多年前,我国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文盲占人口的85%.  相似文献   

13.
中日两国虽然都在使用汉字,但由于两国国情,民族传统,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在汉字的简化结果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给我们两国文化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详细分析了中日简化字在字形上的异同,希望能给我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4.
中日两国虽然都在使用汉字,但由于两同国情,民族传统,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在汉字的简化结果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给我们两国文化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详细分析了中日简化字在字形上的异同,希望能给我国的日语学习者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5.
国语运动前后,众多学者大力倡导使用俗字,形成强大的舆论影响。学者之举影响到官界,国民政府担负起领导组织汉字简化工作并取得了可观成绩,为新中国成立后全面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及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个进程成效显著,其原因为:1.舆论导向效应广泛;2.简省方法具体可取;3.稳步进行切实妥帖。有待改进的瑕疵为:1.同音替代有致字义混淆者;2.改换符号有缺乏构字规律者;3.简省笔画有致字形混淆者。  相似文献   

16.
简化是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系统研究汉字简化中形声字的问题,提出形声字三类七种简化方式。简化后形声字发生符号化,表音功能随音符的变化而变化。形声字表音功能发生增强和弱化两种变化,弱化是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汉字简化一直是学术界所关心的问题,本文着眼于汉字简化这一文字上的大趋势,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汉字规范的大规模简化,分析了汉字简化的面貌,探讨了这一现象带来的认知上的困惑,阐发了汉字简化的一些规律性,对待汉字简化需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汉字简化是汉字发展中的重要现象。汉字简化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然而汉字简化有利有弊,及时地总结和分析其利弊之处,有利于促使汉字的规范化,引导其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汉字简化问题一直都是文字学界关心的问题。从表达的角度看汉字简化,就可以看出汉字简化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世致用的修辞思想。因为汉字因表达需要而产生,又因表达需要而简化,而表达是修辞的母体,因此,简化字就是修辞学中适度原则在汉字简化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