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分析方法,是《手稿》的一个重要思路马克思贯穿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强调经验、实证的方法。他宣称他的结论“是通过完全经验的以对国民经济学进行认真的批判研究为基础分析得出的”(《马恩全集》第42卷第45页)。在专门讨论异化劳动理论的那部分手稿的一开始。马克思就提出反对从任何虚构的原始状态出发进行推论,强调应该从事实、经验出发,并提出了他据以为出发点的事实:“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同上第90页)。这一事实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他进一步理论分析和描述的出发点。正是根据对这一事实的分析,马克思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相似文献   

2.
"异化劳动"与美的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揭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的地位入手,阐释了这部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命题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逻辑前提,其理论内涵应历史地视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意义重大的理论建树;论证了"异化劳动"可以创造美,是一种不自由的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3.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抓住劳动这一关键活动阐发他的思想,看到了劳动的双重意义:劳动的谋生作用——在劳动的对象化过程中,通过劳动创造满足于生活需要的物质享受;劳动的精神性作用——在劳动过程中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达到自我确证。在当代,一方面劳动的对象化特征被推向了另一个极端,另一方面劳动对于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走入一种"背叛"的歧途——即人的本质力量越得到体现,人却越被限制,劳动"异化"的极端现象在当代表现出了劳动的各种悖论现象。  相似文献   

4.
“异化劳动”与“劳动创造美”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命题。关于这两个命题,学界存在一些争论。  相似文献   

5.
一美与人类创造性劳动的关系,其实不难理解。困难主要在于私有制下的劳动同美的关系到底如何?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说明,私有制下劳动“异化”了,劳动对于广大劳动者来说,不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论述是否科学?异化劳动同美的创造的关系究竟怎样?这是我们必须进一步加以探究的。“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德文为Entfremdung,指的是主体经过转化,成为外在的、异己的东西。黑格尔用“异化”来表示他的绝对精神发展的各个阶段,最后又复归为绝对精神。因此,在黑格尔的哲学里,异化、外  相似文献   

6.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由作为资本的货币转换而来的对象化劳动“消失”的物质对象——原料和工具都不会自己跳起来活动,更不可能塑形和构序对象以创造新的用在性,所以,在劳动过程的视角上,只有非对象化的劳动才是生产性的。然而,工人自己的劳动活动的“生产性”本身畸变为奴役工人的“异己性权力”,这就是劳动的自我异化。资本家获得超出他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的剩余价值,来源于他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这种无偿占有的本质,是资本家用工人过去的对象化劳动(工资)换取了一个可以利用劳动工具塑形和构序劳动对象的活劳动,这种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属于资本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商品获得使用价值的同时,既补偿了工资,也保存了原料和工具中已有的价值(异化的劳动),并且还额外创造出一个资本家投入生产过程时全部已有价值总和的余额(Δ),这就是由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谈到的劳动创造了美是以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为基础的。从哲学的理性角度看,美感不能证明"异化劳动创造了美"。合理的表述仅仅止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原文的表述"劳动创造了美"。  相似文献   

8.
"异化"概念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即,当说一种东西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反过来压制人、左右人时,就有一个预设在里面,即,这种东西本来应该属于人,为人所控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个规定性,劳动产品的异化时潜藏着工人的劳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工人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二个规定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时潜藏着劳动本来应该是为人所自由掌握和运用的人的本质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三个规定性,人的类特性的异化时包含着自由自觉性本来应该是人的类本质的预设.挖掘出马克思《手稿》中的应然预设,有助于我们对《手稿》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在自已的著作中,特别是早期著作中,使用过异化概念。马克思使用异化概念是用来描写和揭露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对抗性社会关系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创造了财富,财富却为资本家占有并使工人受其支配。因此,这种财富、财富的占有以至劳动本身都“异化”成为统治工人的、与工人敌对的、异己的力量。马克思讲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是从四方面表述的:第一,工人跟自己产品之间的异化关系。工人生产越多,工人本身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越失去控制自己产品的力量;劳动产品反过来成了工人贫困的异己力量。第二,之所以会产生劳动者与产品的异化关系,在于生产过程本身包含了这种异化的关系。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参加生产是被迫的,这种劳动本身对工人说来,也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第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直接等于维持生存的手段,就把工人降为一般动  相似文献   

10.
异化劳动条件下,劳动产品的占有者、设计者自由自觉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劳动者由于人类不可能被彻底压抑和根除的创造本性从而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随着社会财富的逐渐积累和日益丰富,劳动者也会渐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自由自觉的"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异化劳动和美的创造之间是交错多维的辩证关系:异化劳动既生产丑同时又创造了美;异化劳动对美的创造有消极作用;以分工形式存在的异化劳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的创造。异化劳动是一个必经的历史过程,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通过审视和批判现有异化劳动的不足,积极创造条件去降低异化的程度,从而在劳动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自身的生存意义,并最终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的极大进步,实现异化的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11.
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比较集中比较系统地阐述关于异化问题的著作.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并阐述了异化劳动的思想.本文仅对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基本含义作点探讨,意在抛砖引玉,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所著的“巴黎手稿”中,劳动无疑是一个重要论题。要完整理解手稿离不开对劳动概念的系统解读。从总体上说,手稿的劳动概念有三重视域:经济学的、哲学的、共产主义的。可以说,手稿的劳动概念经历了哲学视域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对经济学视域生产劳动(异化劳动)的否定再到共产主义视域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奠基于“劳动”概念的“巴黎手稿”在对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国民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过程中表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相似文献   

13.
"异化"一词虽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但他在<19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做出重新的解读,在劳动中阐释了"异化"的含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异化劳动"的表现,从而得出人的本质的复归要靠实现对异化的扬弃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从异化劳动的社会性层面而言,劳动与异化劳动并非界限分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的张力使美的创造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时空距离的转移,同样的异化劳动产品面对不同的审美主体从而产生新的美学意义;异化劳动中劳动者的精神愉悦成为美感产生的主观可能;社会分工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之一,从社会发展而言,社会分工为异化劳动的主体提供了继续生存的条件,从而使美的创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异化劳动是其最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而这一理论又成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其他所有理论的根基和源泉,以此理论为出发点衍生了国内许多学者关于异化劳动——《手稿》中这一重要理论的多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考究异化劳动这一理论的来源、研究这一理论的方法论特点、他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异化劳动概念的运用,以及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异化劳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等等诸多方面.此外,学术界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也相当关注,在当今社会中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异化劳动理论,概括了异化劳动的四个基本规定。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根源,并指出了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虽然并不很成熟完善。但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动观中蕴含着精深的休闲观点,他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和雇佣劳动的批判中彰显了休闲的重要性。资本家对工人劳动的剥削就是对工人休闲的剥夺,工人无闲与资本家有闲之间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只有在彻底扬弃了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够实现普遍有闲。  相似文献   

18.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了系统阐释和完整解读,明确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在《手稿》中,马克思正式提出了异化劳动思想,通过劳动对象的异化、劳动过程的异化、劳动主体的异化及劳动关系的异化四重维度,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系统阐释。异化劳动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大力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共同享有、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切实夯实我国劳动工人的主体地位、积极构建劳动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可以保证社会的劳动正义及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重点讨论了劳动异化问题。人在劳动异化之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而成为非人,其中有资本因素、价值理论、商品要素、资本体系等的制约,同时还与“科学―技术―机器”装置体系和其所产生的技术理性息息相关。这一装置体系下的劳动异化问题表现在“科学―技术―机器”装置体系下的劳动问题、技术理性与劳动异化的纠葛、“资本―技术―商品”与劳动异化的是非恩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借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使用的异化理论,对教师劳动异化现象进行了论述,分析了教师劳动异化的根本原因,提出消解教师劳动异化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