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文章对我国高校的师德缺失现状作出了四种判断,并对其缺乏的社会成因加以分析。文章提出师德重塑的有效路径为:建立健全师德培育机制,建立健全师德评价体系,在高标准人生价值引领下完善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提升师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重构新时期高校师德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科学的师德内涵,分析新时期高校师德存在的问题,提出重构新时期师德规范,包括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强化师德监督机制、加强师德建设的法制化、建立师德行为的回报机制。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师德规范的内涵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过于理想主义、偏重价值约束、缺乏人文关怀等师德规范缺失现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和坚守道德底线的新时期师德规范体系重构原则,并从师品、师知、师智和师行四个方面建构新时期的师德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4.
周奇  陈旭 《教育探索》2002,(12):68-69
本阐述了公民道德与师德规范的相互关系,提出师德规范要体现公民道德规范的新要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国家多次强调幼儿教师师德建设,让人们不禁想起被媒体曝光的一次次虐童事件,幼儿教师狂扇女童耳光、揪幼童耳朵将其拎起等等,这一个个耸人听闻的事件让整个社会不寒而栗。不仅仅是这些被媒体曝光的残忍事件,幼儿教师语言冷暴力、消极履职等等会对儿童身心都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我们心中如天使般的幼儿教师怎么变成了摧残儿童的恶魔,幼儿教师师德为何会如此缺失,怎样加强幼儿教师的师德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教师伦理之一,是教师的个体道德。师德包括理性因素、情感因素及意志因素。当前,教师教育理性沦落、道德情感衰竭以及道德意志薄弱是师德缺失的重要表现。究其原因,主要由教师信念、学校管理制度及社会多元价值观引起。基于此,必须加强师德主体的建设,强化学校制度的人文管理,倡导正确的教师职业观。  相似文献   

7.
浅谈师德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不仅是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高尚道德的倡导者、实践者和体现者,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职能的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的高尚情操、严谨治学的优良作风、平等待生的育人意识和团结协作的整体意识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师德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当前高校师德缺失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动摇、敬业精神淡薄、品行不端、爱心欠缺等几个方面.师德缺失是社会转型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重建高校师德,重点在于建立长效的教育学习机制、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和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为人师表”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赋予“为人师表”新的内涵,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施教中做到“为人师表”,不仅对育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社会风气的改善、对教师自身的激励作用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吴忠宝 《陕西教育》2009,(10):15-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四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特别是2008年的新《规范》与1997年的旧《规范》相比,更具时代性、操作性和实用性,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经历了从单一轨迹到公民教育、从原则为本到关系为本、从个人意义的教育到职业化的教育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德育功能指向存在缺陷。在此种背景下,教师应明确专业发展的应有方向,具有较强的道德觉识和教育目标素养,并基于对学生个人意义的尊重,帮助学生构建价值观系统。  相似文献   

12.
师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就是指二者之间互为作用,彼此相融;就是要探索师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整合方式,并寻求其有效的运行模式,从而帮助教师真正求索到生命的价值所在,达到社会价值与教师个人价值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传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师德建设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人们认识的理性回归,为新时期师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高职院校教师更要甘于寂寞,勇于奉献,加强自身师德理论修养,诚实守信、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14.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关键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表现在思想上热爱教师职业 ,行动上做好本职工作 ,尊重学生 ,加强自我修养及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 4方面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种形式的社会资源相对急剧变动,道德资源的剧烈变动表现为道德生态不容乐观。因此,涵养道德资源是当前至为重要的任务。加强道德建设的传统思路存在着单一的个体主体性倾向与道德教化效率低下、成本高昂等弊端。当前我国在涵养道德资源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发挥宏观社会力量即社会关系资源尤其是社会制度体系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潜涵于社会生活层面与社会制度层面的善的可能性,积极创新道德教化的方式,以提高道德教化功效,以尽快优化社会道德生态,消解社会道德危机,涵养社会道德资源。  相似文献   

16.
网络语言伦理的原则与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和维护网络交往的基本秩序,必须设定网络语言伦理原则及规范。网络语言伦理原则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和无伤正当利益原则。网络语言伦理规范主要有话语权利平等、语言内容健康、意思表达真诚、网络评论公正、信守网上承诺、维护国家安全、不曝个人隐私、不传商业秘密等8条规范。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校德育因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呈现灌输式,规范式德育模式,导致学校德育步及困境。强调学生道德学习活动,赋予德育活动以高尚品味,建立“爱”的德育模式,将帮助学校德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8.
智育教育固然很重要,但德育教育是灵魂、基础,应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为此应首先加强师德建设,从而带动学校整体道德建设,完善学生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19.
从思想认识、人生观和世界观、职业道德规范及主客观条件上阐述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各级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等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形势下,高校师德仍存在普遍性问题,应从思想教育、评价体系、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