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读者来信     
《家庭与家教》编辑部:感谢贵社“奖”给我的精美图书和《优秀作文大全》。那天,我意外地收到贵社的邮包,真有点不知所措了,我不知道为何贵社会给我送来如此精美的礼物,说实话,我正需要像这样的图画书和作文选了。因为女儿上小学二年级了,儿子也三岁多了,这两种书对我来说,真是“及时雨”,滋润着我的心。为了孩子,我订了好几样杂志。《家庭与家庭》是我所订杂志中最信赖、最值得推荐给其他家长看的好书。它不仅是我的“知音”“长辈”,更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它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以前,我总是对女儿“大吼小叫”,刚开始,…  相似文献   

2.
一天,妻子单位的同事带他儿子来我家玩,他儿子在上学前班,非常可爱.我出10以内的加法题考他,他答得非常正确,我们都夸他聪明.当我出3 7=?时,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抢着说“:等于1.”妻子同事的孩子说“:不对,是等于10.”我妻子马上变了脸,先用手摸摸女儿的额头,然后训斥道“:你今天没发烧,怎么胡说八道?”女儿争辩着说“:就等于1.”妻子更气愤了,扬起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骂道“:你真是越读越蠢了.”女儿抛下一句“就等于1”冲进了房间“.女儿今天是怎么了?她可是很聪明的孩子,这么简单的加法不可能做错,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我寻思着,悄悄地走进女…  相似文献   

3.
校服     
华凯 《湖南教育》2005,(17):43-43
女儿从学校带回一张通知单,是请家长交钱订校服的。这种通知单每个学期都会收到一张,以前每一次通知都规定非订不可。今年上面管得严,学校的通知也松动了,说订校服“以自愿为原则”。一看通知我就对女儿说“:我们不订。”女儿问:“为什么不订?”我说“:校服贵。”可是女儿不管贵贱,她只认准新衣服是好东西,吵吵闹闹就是要,直到我答应给她买一套新衣服作补偿,才肯罢休。我带女儿上街买衣服。街上有许多衣服是跟校服一模一样的,我们就买了一套“准校服”,价钱30元。别人穿上新校服的时候,女儿也穿上这套“准校服”。有一天晚上,女儿哭丧着脸“…  相似文献   

4.
有问有答     
不省心的女儿 问:女儿上五年级,在班里学习处于中下游。她主要的问题是懒惰、贪玩,不求上进。自己做得不好,还不允许别人批评她。每当我指出她什么地方不行,她就会大发脾气,还眼泪汪汪地说我“根本就不爱她”,“还不如不要她,去给那些好孩子当妈算了”等等。我真不明白,她怎么就不像别的孩子那样让人省心呢?  相似文献   

5.
咕咚来了     
女儿很喜欢听故事。一次,我给她讲故事“咕咚来了”,半途,她非要我解释到底什么是“咕咚”。情急之下,我拿起一杯水,喝了一大口,然后“咕咚”一声咽下去后,告诉她:“听,像我咽下水去这样的声音就叫咕咚。”没想到她也效仿起来,并得意洋洋的告诉我:“听,这也是咕咚。”我灵机一动,女儿向来不愿喝白开水,“咕咚来了”倒是一个促进她喝水的好方法。于是,每天我都要和她比一比,看谁喝下去的“咕咚”最多。不知不觉中,女儿就会将大半杯白开水喝的精光。现在的孩子多数对白开水不感兴趣。秋冬季气候干燥,如果不能保证孩子每天的饮水量,就会出现许…  相似文献   

6.
一、教孩子说普通话当孩子牙牙学语时,家长尤其应注意一定要教孩子说普通话,从“妈”、“吃”开始,不能教方言,更不能自己随着孩子说“娃娃语”。只有这样,孩子讲的句子才准确完整。女儿出生后,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就用普通话和她讲话,女儿会说话时,发音清晰,吐字连贯,语言发展速度很快。二、教孩子看图书孩子会讲话了,家长就应开始教孩子看图书。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在女儿一岁半时我给她订了《婴儿画报》,画面简单,图大,颜色鲜艳,语句简单,很适合她读。在教孩子看图书的同时,要让孩子自己动手翻书,并教孩子爱惜图书,良好…  相似文献   

7.
我的小女儿很爱画画,这几年,画画始终是她的最爱。对于她的衷爱,我们坚持做了以下几点,现在看来效果不错,她的画画一直在良性的轨道上“平衡运行”。一、不以像或不像作评判从一开始,我们就不以像或不像来评判她的“作品”,只要孩子能对自己的画给出一种解释,哪怕是成人听起来十分幼稚可笑的解释也行。在孩子天真童趣的世界里,一团乱七八糟的线条,可能是龙卷风的表示;大海可能被画成红色的,“那是因为火山爆发了”。跟孩子一起乘上想像的翅膀,而不是从小给孩子的想像加上个框框,这也不对,那也不是,孩子还没起飞,就被套上了枷锁。耐下心来,学…  相似文献   

8.
尹强 《父母必读》2012,(5):40-41
我女儿2岁多,前几天晚上哄她睡觉,她说要尿尿,我就去给她拿便盆。谁知道我走出去没多远,就听到“嘣”的一声,她一头栽到了床下!抱起她一看,额头上磕了个大包,就像乒乓球那么大,好在没有磕破皮,也没有出血。孩子姥姥听见孩子哭,也赶紧跑过来。  相似文献   

9.
一天下午,我从幼儿园接5岁的女儿回家,就听到女儿说:“妈妈,我们班上好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给老师送月饼了。”我反问女儿:“他们为什么要送月饼给老师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马上要过中秋节了,中秋节都要吃月饼。”我试探着问女儿对这个问题怎么想。她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妈妈,我也想给老师送月饼。”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不平静。孩子对老师有感情,想给老师送月饼的想法是无可非议的,何况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有那么多家长都给老师送了月饼。那么,是答应孩子的要求去送月饼呢,还是就这件事让她多明白一些道理?我思考再三,从真正关心和爱护孩子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女儿从小就很聪明,让我们感到高兴和满足。可她4岁那年,我们突然得知,表姐的女儿不到4岁就能背上千个英语单词了。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们急忙将女儿送进了幼儿英语学习班,后来又让她参加了美术培训、少儿珠心算培训……上小学后,女儿果然成绩很好。可一想到与表姐女儿的差距,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参加这样那样的培训,我们依然不敢松懈,不断地把她送进各种课外培训班。有时女儿不听“调遣”,我们也免不了训斥、拳脚甚至是耳光……谁知,就在我们煞费苦心时,她的学习成绩却一路下滑,最后居然讨厌学习,并且变得沉默、忧郁和孤僻了……  相似文献   

11.
女儿爱画画     
女儿今年5岁了,活泼可爱又淘气。在幼儿园里,老师夸她:样样都好,可就是画画令人不敢恭维。但女儿又偏偏喜欢涂涂画画,家里的墙壁早就成了她的“画板”,就连床单上也有她的“作品”,面对这一切,我经常气得想给她两巴掌,以解心头之“恨”,但作为幼儿教师,我清楚地知道不能扼杀孩子的兴趣,不能打击她的积极性。一天中午,我和女儿照例躺在床上休息。等我醒来,发现女儿不见了,原来小家伙又开始“工作”了,我轻轻地凑过去一看,立即感到一阵恶心,在女儿面前是一条条五颜编辑张婴音实习生沈莺六色的虫子不像虫子、蛆不像蛆的“怪物”,不由得升起一股…  相似文献   

12.
贾叶红 《福建教育》2011,(10):60-61
女儿默默是越大越“沉默”,在外面不爱说话,遇到熟人也懒得打招呼,我心里有些生气,真怀疑是名字取得不好,叫着叫着就“默默无语”了。心里真是着急.但是静下心来想想,责骂解决不了问题,惩罚更会伤了孩子的心.还是和她好好谈谈吧,这么有灵性的一个孩子,一定能听懂妈妈的话。  相似文献   

13.
一天,妻子单位的同事带他儿子来我家玩,他儿子在上学前班,非常可爱。我出10以内的加法题考他,他答得非常正确,我们都夸他聪明。当我出3+7=?时,我读二年级的女儿抢着说:“等于1。”妻子同事的孩子说:“不对,是等于10。”我妻子马上变了脸,先用手摸摸女儿的额头,然后训斥道:“你今天没发烧,怎么胡说八道?”女儿争辩着说:“就等于1。”妻子更气愤了,扬起手给了女儿一个耳光,骂道:“你真是越读越蠢了。”女儿抛下一句“就等于1”冲进了房间。“女儿今天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4.
<正>提起上兴趣班,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的特长,给他们报了很多兴趣班。然而,当父母的“兴趣”大过孩子的“兴趣”,兴趣班就逐渐成了孩子的负担。不过,也有很多孩子在兴趣班里收获成长、乐在其中……我的“虎妈”认为母鸡不会飞不要紧,小鸡一定要早点儿学飞,她写的字丑不要紧,她的女儿一定要成为书法家。唉!这是什么逻辑呀?  相似文献   

15.
桌上放着一封家长的来信。她患颈椎病,有时须住院治疗,但仍然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重度智力落后的女儿,卓有成效。现在,孩子已经上了培智小学,成绩较好。信中有这样的话: “我最近连续回复全国各地的来信,主要是问我怎样教育女儿的。我与他们联系了,也见到过一位家长和她的孩子。我给她讲了许多关于怎样教育训练孩子的事,但好像她不需要这些,恨不得让我说出一个马上见效的方法来。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从事弱智儿童早期教育训练工作已经有十多年了,有时也收到类似的信,都想讨教一种独特的方法,像“灵丹妙药”,一用,孩子就正常了。有的家长还说:“我的孩子已经比同龄的孩子慢了,请你给我一种特殊的方法,让我用来教他,好使他迎头赶上同龄的小伙伴。”家长们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不大可能。因为:  相似文献   

16.
女儿上幼儿园已经一年多了。作为幼儿教育的研究者,我注意观察孩子入园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从中发现幼儿园教育的得与失。下面谈谈我对幼儿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认识,并向幼儿教师提出一些建议。给每个孩子以爱与关注为了方便梳理,我们给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剪了短发。可是一个月后,当再要给女儿剪短发时,却被她一口拒绝了。她说:“留长发,老师就会在我起床后帮我梳头;要是剪成短发,起床后,老师就会不理我,只顾帮其他小朋友梳头了。”记得女儿刚上幼儿园时,进餐又快又好,因而经常得到老师奖的小红花。可是后来,却越吃越慢……原来女儿入园不…  相似文献   

17.
我的心里,有许许多多的烦恼,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像一颗颗小石子,藏在我的心里,干扰着我的学习和生活。其中,有一个最让我烦恼。从我上小学起,大家都拿我跟别人比,有许多人认为,这不是很好吗?可我却为此十分苦恼。爸爸拿我和他小时候比,他越比越觉得我不如他,越比越觉得我不争气,越比越觉得我不懂事。他不是说:“小时候像你这么大,我就帮奶奶干活,等奶奶回来,我地也扫完了,饭也弄好了,就连桌子也擦干净了。你看看你自己。”要么就是说:“我小时候学习比你好多了,学习成绩也是前10名,甚至第一名。”但是他却不知道他说的这些话让我有多么伤心。妈妈更有一套。她老拿我和她同事家的孩子比。她总觉得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家孩子那么好。她每天总是不停地唠叨:“你看人家某某同事的孩子考上了某中学,人家学习那么好,你看看你,只要有人家的一半好,我就心满意足了。”有一次,她看我作业时又对我说:“你看人家某阿姨的孩子,字写得多好,你看看你,字写得还没有人家一半好,再不好好练,本子上可就全是良了。”妈妈唠叨个没完,可她却不知道,她说的每一个字,像一把尖刀,刺破了我的自尊与自信。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孩子的优点相比,也许是为了鼓励孩子,可是这同时也伤了孩...  相似文献   

18.
女儿想住宿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那依恋妈妈都出了名的女儿,突然提出想在幼儿园里住宿。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自从女儿认人起,她对妈妈的依恋似乎就超出了同龄孩子。“妈妈抱”“妈妈背”“妈妈拿”“妈妈喂”是女儿的口头禅。女儿凡事都要由我来照料,辛辛苦苦熬到她可以入托的年龄。 入托后的女儿变化较大。从她的言行举止中不难发现,老师的话在她幼小的心灵中,一直在起着潜  相似文献   

19.
让赞美走进学生的心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评价,让我想起了著名作家毕淑敏的一篇文章,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某学者在北欧访问期间,到当地一位教授家中做客。问候之余,看到了教授五岁的女儿。学者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学者抚摸着女孩的头说:“你真是一个漂亮、可爱的小姑娘!”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严肃地对学者说:“你伤害了我的女儿,你要向她道歉。”学者大惊说:“伤害二字从何谈起!”教授说:“你因她的漂亮而夸奖她,可是漂亮不是她的功劳,完全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孩子还小,不会分辨,你夸奖了她,她就会认为这是她的本领。而一旦认为天生的美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会看不起长相丑陋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小女灵灵上小学了,看着小丫头每天背着书包出出进进,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了许多。世上没有哪个做父亲的不巴望孩子成龙成凤,我当然也不例外。我对灵灵倾尽心血,当然,也要求她以最好的学习成绩回报我。灵灵上三年级时,我就托人让她进了一所据说是重庆市最有名的“奥数班”,每个星期六,我风雨无阻地陪她去上课。对于那些稀奇古怪的数学题,说实话,我这个喜爱文科的人真是望而生畏,可这并不影响我对灵灵的要求。平心而论,灵灵不是“人精”似的女孩,她属于那种需要反复讲述才能明白,明白以后就不会忘掉的孩子。我私下里琢磨,女儿或许和我一样,天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