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现状进行述评。结果显示:初步形成"现状描述—问题发现—对策提出"的研究范式;逐渐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培养模式;实证分析较为薄弱,趋向分"区域"的针对性研究,案例研究尚不成熟,缺乏广度和深度;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相关学科理论支撑,未能挖掘深层次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前期多质化研究,但逐渐转向质化与量化相结合研究。建议:加强基础理论、培养主体、评价机制等研究;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选材""分项目""体教融合"研究;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问题已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并形成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分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领域: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念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教练员队伍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家长态度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管理的研究.在综述与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上的展望.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投资主体单一、人才选拔及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建议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在坚持"举国体制"下,形成政府主导下市场化培养机制,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十七个地市体校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在专家和校长的调查访谈基础上,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提出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目前我国竞技高尔夫球运动及后备人才的现状。建议:重视举国体制的培养模式在我国竞技高尔夫球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发挥其它培养模式在高尔夫球后备人才建设中的辅助作用;推进竞技高尔夫球后备人才训练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加强竞技高尔夫球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7.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采用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学校体育得不到重视,造成高水平人才断层,训练成材率低。其原因是观念和机制、管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敏 《浙江体育科学》2012,34(3):13-15,53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社会分化成各个代表不同利益关系的利益群体,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也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冲击,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有运动天赋的孩子从事竞技训练。通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社会利益群体分析法,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角度出发,拟从博弈理论的角度,对在市场经济下如何利用新的理论来拓展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今后的我国竞技体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存在储备严重不足。人才培养体制落后,资金不足,培养效益差等问题。提出了推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落实体教结合,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方式以压对教练员实行竞争上岗,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等建议,以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四川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了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融资;信息共享,优化科研;完善市场管理制度;加强体制改革等建议,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实践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关键之所在,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开发现状出发,找出我国现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保证武术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山西省竞技武术后备人才培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以推动山西省竞技武术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途径的研究,得出了学校(包括训练基地)是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行业体协、俱乐部是我国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培养的次要途径(社会化途径),提出建立小学(包括健美操培训基地)、儿童中心、少年宫、中学(包括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试点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培训中心、大学(包括体院、体育系、高水平传统项目学校)、健美操俱乐部、国家集训队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南省近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投入、规模、项目布局及“体教结合”的动态变化进行探讨,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论:1)湖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总体投入呈缓慢上升的周期性变化态势,业余训练资源短缺,投入渠道单一,政府负担日趋加重;2)在线规模的反向变动导致“金字塔”人才流动体系结构失衡,运动员与教练员的比例关系欠合理;3)重点项目在训规模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扩张,但优势项目规模增长过缓,奥运会非优势项目与非奥运项目在训规模萎缩;4)“体教结合”工作对运动员文化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与讨论我国自建国至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起步阶段、重构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培养模式由单一到多元的演变。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更多的由市场对资源起到基础性配置作用。论证总结出三种培养模式在市场的大背景下,与运动项目的市场前景、发展规律相适应,从理论上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对策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南省17个地市体校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在专家和校长的调查访谈基础上,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提出河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后奥运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对策,即在坚持举国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商业化与职业化改革,加强"体教结合",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等措施,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按照良性循环的方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中不同培养对象的“任务目标”及不同路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新时期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时,在建立任务目标及不同路径培养模式下政府职责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历史的探究,以及对我国现阶段社会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队伍培养面临的挑战的剖析,展望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队伍培养体系的发展态势;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重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队伍培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具体的改革措施,以期为早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后备队伍培养的新体系,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和保证整个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单位仍以各级各类体校为主,后备人才队伍规模太小,是当前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中2个最明显的特点。造成这种现状的症结在于培养目标单一,法规制度不健全,资金来源不足,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欠缺等。我国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为:培养单位学校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机构协会化。对策为: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有计划分步骤推进体制转轨,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完善运动员人才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