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华 《天中学刊》1999,14(6):26-28
在实践和主体性的讨论中,有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和客体性原则的统一。这个以辩证惯用的“统一”的提法,乍一看,仿佛全面而公允,然而,无论从哲学史上看,还是从逻辑要求看,二者的统一,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统一的悖论。1  哲学史上,马克思是以自已哲学特有的主体性批评旧唯物主义中的客体性原则的。在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最初源头《博士论文》中,他就饶有兴味地研究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呈现的主体性和客体性两种倾向: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呈现出仅仅从客体出发撇开主体去研究外部世界的客体性倾向;伊壁…  相似文献   

2.
美的客观性问题,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如果仅仅局限在“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等对象性研究上,是不可能真正解决美的客观性问题的。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客观性原则”的指导下;在诸如“老庄哲学”、“佛掸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各流派所隐含的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追问方式的辅助下,方能得到逐步“澄明”。所谓“美的规律”或者美的客观性,若从对象客体方面来讲,那就是指对象客体所“固有”的审美属性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呈现”出来。若从主体方面来看,那就是指主体所“固有”的审美的“本质力量”在恰当的审美关系、审美实践中被“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所以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要标明其哲学不同于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它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的,即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唯物主义。所谓主体性原则,从哲学上讲,就是在考察人与世界的关系时着重考察作为主体的人的地位和作用。据此,历史主体性就是强调人的活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就是坚持“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原则。从主体性角度去考察、研究社会历史现象,是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哲学“主体—客体”关系强调自我主体化与对象客体化,但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的窠臼,主体间性哲学“主体—主体”关系克服了主客二元对立的问题,但是主体间性也面临着无客体底板的困境。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视域下教育的“主体—客体—主体”关系,克服了主体性哲学“主体—客体”关系的单一主体性、“主—客”二分的局限,同时也克服了主体间性哲学“主体—主体”关系交往无客体底板的局限,实现了对“主体—客体”关系和“主体—主体”关系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西方古代近代哲学基本上遵循客体性的原则。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则从人的意志冲动、意向行为、本真存在、心理活动、有效行动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阐明人的价值、地位和作用,实现了主体性转向,大多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夸大了人的主体性,但对于我们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哲学形态学是近年来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古代哲学主要是本体论形态,与此相适应确立的主要是单纯客体性思维。近代哲学主要是认识论形态,与此相适应形成的主要是单纯主体性思维。当代哲学之所以以方法论为主要形态,这是由当代人们的实践方式及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的。随着人类实践的拓展,学科分化的加剧,现实生活给哲学提出的迫切问题是探讨为人的实践活动所分化了的主体怎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客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哲学的方法论功能,集中表现在它主要是为人们提供思维方式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类思维做出的重大贡献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从实践观点出发的、具有崭新特质的思维方式———“实践思维”,它既突破了以往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又吸收了单纯客体性思维、单纯主体性思维的合理性,使人类思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客体性原则的特征是撇开人或人的能动性,仅就自然界本身研究自然界,要么见物不见人,要么人被动地适应自然界。主体性原则的特征是人作为自然界的作用者,规定者和改变者占据着主动的主体地位,自然界作为人作用和改造的对象则呈现出被动的客体性质。因此这两个原则不能在马克思的哲学中统一运用。主体性原则排斥客体性原则但不排斥客体性,因为客体性是马克思哲学的前提,它来源于唯物主义一贯坚持的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客体性原则则来源于旧唯物主义的取消人的能动性的被动性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近年来掀起了一股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热潮。本文认为热潮中出现了三种倾向:否认历史观基本问题,不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心;认为实践的原则就是主体性原则,否认客体性原则的优先地位:不提社会发展是个“自然历史过程”,对这一原理作片面的解释。作者对这三个具有倾向性的观点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社会认识论如何进一步发展。首先,我们应当从哲学意义上探寻社会认识论的发展方向。社会认识论主要以认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属于哲学范畴;它不同于社会知识论,社会知识论把认识的结果和产物作为研究对象,属于相对具体的社会学范畴。其次,社会认识论应当深入反思当代哲学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既要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又要实现主客二分思维模式与世界-人合一思维模式的统一。再次,社会认识论应当进一步坚持和追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价值。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应当坚持实践性、历史性、科学性、人道性、人文性等基本原则,致力于当代人类文明实践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问题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热点,主要有三种观点:1、对世界、事物、现实,必须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或进一步从“为我关系”去理解。因而坚持实践原则就是坚持主体性原则。2、主体性原则不能成立,它是对唯物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则排斥,会导致唯心论。3、马克思通过实践观对近代哲学理论的两种片面性进行批判,“把表面上互不相容的两种对立的原则科学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既从客观性又从主体性及二者的统一中去理解,因而实践观“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其…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哲学史上实现的伟大变革,其中就包括,或者毋宁说首先是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的变革。这种变革,概而言之,就是实践方法论原则的创立。 实践方法论是一种能动的、“革命”的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建立在社会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基础上,是以正确解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为前提的。对此,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作了明确的概括。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需要有新的大发展,这是现时代的大趋势。文章认为,要实现这种发展,需要根据哲学的内在逻辑和时代精神转变研究角度,把握研究重心,从哲学思维方式、哲学认识的座标上来一番根本的改变。文章指出,哲学的发展经历了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实践论哲学等不同形态之后,现在开始进入人的哲学的新阶段。这是全部哲学发展合乎逻辑的结果,也是当代社会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革命在哲学中的表现。文章强调,所谓人的哲学,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地说,当代哲学就应当是人的哲学,质言之,人的哲学是哲学的当代新形态。构建这种哲学体系,这是我们的理想。狭义的人的哲学,是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思考,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从哲学的层次,揭示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一般特性和规律,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和提高人的主体性,使人的活动既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也符合人的目的和美的规律,创造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章最后提出,这种人的哲学可以相对划分为“人的本质”、“人的活动”和“人的发展” 三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研究人的哲学是我们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发展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康德在其《纯粹理性批判》巨著中提出的“人为自然立法”的著名命题,标志着康德所进行的是一场认识论的变革。他以宏伟的气魄,对传统认识论中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实行了“哥白尼式逆转”,把认识论的中心从自然转到人上来,把主体在认识论中的被动的静态理论发展到能动的动态理论,确立了认识论中的主体性原则。康德的主体性原则意义极为深远,它的革命性精神已远远超出哲学认识范围而影响到人类文化思想领域。虽然它还具有先验唯心主义性质,但其理论价值和意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  相似文献   

14.
形成、发挥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代教育的主题,也是教育技术的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的问题不仅是建构、推演教育技术理论的“原点”,也是当代教育哲学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虽然前者把学生当作客体,后者把学生当作主体,但是其教育哲学的思维范式是一致的——“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在这一思维范式的引领下,虽然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形成,但是又把学生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在“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因此,教育技术的理论建构必须以合适技术支持的“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为基点进行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15.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正>在当今国际共产主义受到严重挫折,一些原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改旗易帜的情况下,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就要失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失败了.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再学习,对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了一个更实际、更全面的认识.一、当今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曲折性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共性.众所周知.一个时期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旧的世界格局已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妄图通过一场没有“哨烟的战争”达到对社会主义国家“不战而胜”的目的.这一企图已在东欧和苏联连连得手,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严重的挫折、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这次最大的历史性的曲折怎样认识呢?它是否说明社会主义失败了呢?世界的大潮和趋势是否就是资本主义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对这一曲折性如何认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道路都不可能是笔直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上升性和回复性的统一.也就是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但事物前进上升的途径却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价值价值问题是现代哲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我们赞同李德顺同志在《价值论——种主体性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一书中所表达的关于价值问题的意见和见解。主客体关系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基本关系。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是它们的相互作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项基本的活动形式:实践和认识。主客体之间的任何相互作用都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实践、认识的途径和方式来进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包括统一的两个方面: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即主体对客体规律的接受和服从;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即主体按照自己的需要改造客体,使客体为自己服务。前者为客体性内容;后者为主体性内容,即价值。故价值是客体及其属性在主体的实践—认识活动中所形成的为主体服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下学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存在着“主体化”理论的空场。马克思主义主体化概念的提出,以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思想为基础,借鉴和矫正西方主体性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主体化的统一是差异、对立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及其经典作家的论述以及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体现了这种统一性。“主体化”是中国化的应有之义,“中国化”是主体化的必经之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除了要重视时代化、民族化、本土化,还要重视研究者、教育者、学习者、应用者维度的主体化。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这一课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显而易见。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围绕这一中心问题进行研究的教育观念或教育哲学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设立的同时,研究并建立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分支学科,有利于克服依附性教育或客体教育的弊端,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引导人们学会选择的教育形态,是一种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创新型教育形态,也是一种寻求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形态。  相似文献   

20.
安启念 《教学与研究》2004,23(10):19-23
我们运用马克思的“从后思索法”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历史阶段,能够看到比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更多的东西,即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以浓缩的形式再现了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社会发展规律性,获得这样的认识对我们很有益处,它使我们的哲学研究更加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