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油灯琐忆     
提起德贤老师,人们会谈起他那根光洁如玉幽幽泛青的横笛;而一谈及笛子。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谈起德贤老师。  相似文献   

3.
曹银根 《语文知识》2000,(12):40-43
唐弢先生的《琐忆》是篇忆往怀人的佳作。写作上,它琐而有序,琐而有纲,又能以小见大;内容上,通过“琐忆”,形象而风趣地再现了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因此,新教材高中第一册将它作为典范的记叙文而收录之。对于这篇文章的选材,各种教学参考书一致认为,是唐弢先生将自己与鲁迅的交往情况作题材的,换言之,文中所忆之事,都是  相似文献   

4.
散文中,能在形式上前后照应,回环往复并不难,难在形式与内容相互融合、丰润圆通。下面从两个方面说说《琐忆》何以具有丰润圆通之美。  相似文献   

5.
《琐忆》是唐弢先生1961年写的纪念鲁迅的文章。此文从80年代初直至今日,多年来被收入高中语文教材作为传统课文,所以影响不算小。《琐忆》一文开头,引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纲总摄全文七个材料,分“憎恨敌人”、“爱护青年”两个侧面进行阐发,读者从文中所感知的信息,似乎《琐忆》材料全都是作者与鲁迅直接交往时的“回忆”,而高中教材也都将文中材料说成是鲁迅与作者的“七次谈话”。然而,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6.
菜窖琐忆     
每年北方入冬时节,看到街上有人用自行车后架驮着刚买到的土豆、白菜、大葱往家里走,自然就想到寒冷而漫长的冬季快到了,不少精于节俭过日子的人家总要储存些冬菜,年年如此。由此,就不由得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与家人挖菜窖的情形,往事如在近前,感觉这种劳动的乐趣多于过日子的苦涩。  相似文献   

7.
8.
9.
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科学素养的一种学习活动。它强调让学生自己动手,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重研究证据,提倡学生间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注重知识获取过程,要求学生主动地理解知识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在近代文学变革的研究中,《瀛寰琐纪》作为最早的文学期刊得到关注。但由于对出版背景、文章格局、作者群体等缺乏具体的了解,《瀛寰琐记》的真实意义并未被充分揭示。本文考察以上三种因素,说明它倡导新的文学观念、凝聚现代作家群体,由此揭开近代文学变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13.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相似文献   

14.
琐记     
刘昌政  刘兰昌 《山东教育》2005,(19):115-115
我的年龄与共和国的年龄相同。人家问我过去有什么好习惯,我说几十年来坏习惯不少,好习惯不多。好习惯中有一件,就是不睡懒觉。该起则起,能做的事,尽量多做一点。形成这样的习惯,说来也简单,乃受教于马先生。  相似文献   

15.
翻开新编《中专语文》课本1-4册的《目录》,一个个课文《书目》,犹如《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内容琳琅满目,令人《琐忆》绵绵……  相似文献   

16.
《増评绘图大观琐录》是《红楼梦》的版本之一,属于程高续本,百二十回系统。它对程甲本有极好的继承,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众版本不同的艺术特色。本文着重从研究其图赞入手,分析图赞的作用及含义,再通过与程甲本图赞的比较中,深层次地剖析《大观琐录》评点者和图赞选刊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7.
《黄绣球》是中国近代一部比较著名的小说。作品共 3 0回 ,前 2 6回最初连载于光绪三十一年三月至十二月 ( 190 5年 4月至 190 6年 1月 )的《新小说》第 15号至第 2 4号 ,标“社会小说” ,署“颐琐述 ,二我评”。光绪三十三年 ( 190 7年 )新小说社出版单行本 ,续足 3 0回。作者颐琐究竟为谁 ?林薇教授认为是梁启超的化名[1 ] 。郭长海教授认为此说不可信 ,颐琐应是江苏吴县人汤宝荣[2 ] 。他从近代文学史料中发掘出了四条主要的证据作了有说服力的论证。笔者认为 ,郭说可信 ,并发现了一些郭教授尚未用到的材料 ,现胪列于下 ,作为郭说的补证 …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设计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旧有经历的尊重,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规律的尊重;学生是发展的主  相似文献   

19.
《群音类选》卷22选《青琐记》10出曲文、《怡春锦》"礼集"选《青琐记》一整出,以之与今存全本《怀香记》比对,可知:《青琐记》与《怀香记》甚少相异,显为同剧异名。而陆采的《韩寿偷香记》则与《怀香记》并无关涉,不为一本。《青琐记》系沈鲸撰作,自古迄今各家均无异说;而《怀香记》就是《青琐记》。因此,今本《怀香记》的作者自应是沈鲸,而不可能是陆采。  相似文献   

20.
明代温州人姜准撰写的《岐海琐谈》,记载了大量宋元明时期的温州民间信仰资料,其内容涵盖神灵信仰、鬼怪信仰和巫卜类信仰三类,是研究温州地区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时过境迁,但《岐海琐谈》中所记载的许多民间信仰依然广泛存在于现代化的温州社会中,传统的民间信仰发挥着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某些社会功能,传统民间信仰的衰萎也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