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对热门话题表现出极大的关切。选准、报道好“热门”自然要费一番思索,可当众多记者争先恐后挤进“热门”中觅宝时,焉知门可罗雀的“冷门”不会挖掘出闪闪发光的金子? “热门”是人们的关注点。几乎所有的热门话题都是从新近变动的事实引伸开的。“冷门”有多种情况,至少有两种情况是有心的记者不会忽视的。一种是往温、热发展的冷,宛如冰化雪消后在沃土中冒出的幼芽,随着几度风雨,必将枝繁叶茂,一时的冷预示着热,这种冷是热的序曲。另一种是轰动  相似文献   

2.
大千世界,有冷就有热,这是不可违拗的自然规则。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都是对自然规则的一种破坏,都将产生严重的负效应。自然界如此,新闻业亦同此理。不必避讳“热”一度时间,新闻界对宣传报道中的“热”讳莫如深。有时提到“热”.就和片面性、一哄而上挂上了号。笔者以为,没有必要谈“热”色变,该热的还是要热。追寻社  相似文献   

3.
大千世界,有冷就有热,这是不可违拗的自然规则。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都是对自然规则的一种破坏,都将产生严重的负效应。自然界如此,新闻业亦同此理。不必避讳“热”有一度,新闻界有些同志对宣传报道中的“热”有些避讳,似乎一提到“热”,就和片面性、一哄而上挂上了勾。笔者以为,没  相似文献   

4.
(六)抓“热门”中的冷点——就是要掌握好新闻报道工作中的“热”与“冷”的关系。 大千世界,有热就有冷,这是不可违拗的自然规则。新闻事业亦同此理。该热的不热,该冷的不冷,都将产生严重的负效应。在冷热适度上做文章,可从两方面谈: 一是新闻工作者自身在“热门”报道中要冷静、清醒、理智。作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心要热,头脑要冷。报道热点时需要火一般的激情,需要职业本身所特有的敏锐、胆略,但也需要清醒、冷静的头脑。  相似文献   

5.
大千世界,有冷就有热,这是不可违拗的自然规则。该冷的不冷,该热的不热,都是对自然规则的一种破坏,都将产生严重的负效应。自然界如此,新闻业亦同此理。不必避讳“热”一度时间,新闻界对宣传报道中的“热”讳莫如深。有时提到“热”,就和片面性、一哄而上挂上了号。笔者以为,没有必要谈“热”色变,该热的还是要热。追寻社会的热点话题,采写受众关注的热点新闻,是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新闻工作者的天职。这是因为,热点新闻是新  相似文献   

6.
新闻要新要奇,新闻要快要抢,这都是不错的,一般情况下是对的。但有时候就不能这么做,有时候就要用用逆向思维,就要唱唱“反调”。 先说热与冷。搞新闻的,不管是记者通讯员,还是编辑总编辑,都希望报纸办得火,有可读性,有亮点,有卖点,有叫座的新闻,有让人眼睛一亮的独家报道。因而,新闻业者往往奔“热”而去。一条消息,一张报纸,如若能“热”起来,“火”起来,争相传阅,街谈巷议,则是新闻工作者最好的“收成”,最大的幸福了。因此,就时不时见报上“热”这“热”那的。老实说,这些“热”,有社会中固有的,更有编辑部“炒”起来的。“爆炒”之下,“高温”之下,焉能不热?然“炒”而热”,又往  相似文献   

7.
读了《新闻记者》第4期上曹瑞林的《舆论监督应防幼稚病》一文 ,笔者也来谈两点意见。关于“冷思考”。现在是不是“冷思考”的时候?不。现在足坛扫黑仍是新闻热点 ,大家都在热思考。曹先生可能认为 ,有段时间司法没介入 ,扫黑就不了了之 ,“偃旗息鼓” ,所以他就可以来“冷思考”了 ,可以诊治“幼稚病”了。其实他也很矛盾 ,司法一宣布介入 ,滞后的曹先生也不得不匆忙以“附言”形式来“热思考”了 ,一点都不“冷”。实际上 ,既然大家都在对热点作“热思考” ,那么 ,智者见智 ,仁者见仁 ,七嘴八舌 ,说三道四 ,均属正常。本来是探讨一个中…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报坛骤然掀起周末版热和扩版、增期热。此无疑是我国新闻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然而,据笔者翻阅去年以来出版的中央级、省级以下县(市)报,发现头条新闻缺乏份量,新闻价值不大,质量不高,出现一股重形式、轻内容、热副刊、冷头版、凉头条的倾向,有人总结这叫患了“疲软症”。不少的报纸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上头条的记者往往不是报社出色的记者,出色的记者的报道却很少上头条。据笔者近期对一家企业职工进  相似文献   

9.
刮热风,犯热病,以至造成“热”膨胀现象,是新闻界长期存在的一种毛病。如何克服这种毛病,这里从“冷”笔调这个角度入手,分三个方面作一个初步的探讨。 过“热”时需“冷”提醒 冷要适度,热要适宜。当“热”点新闻出现过“热”苗头时,新闻就应用“冷”笔调来提醒人们及早注意。这种“冷”笔调,或是在上级一项新的文件精神下来贯彻之后,不人云亦云,不跟风起哄,而是根据本地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在贯彻执行上级文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四月间,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分清“滥发”与“该发”的界限上钢三厂发给一批科技人员一万八千元奖金》的短消息,有近20家报纸采用。消息发出后,不少同志对我说,这条消息发得及时,说出了大家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通过这次采写活动,我又从中得到了不少体会。其中感受较深的是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记者如何做到既热又冷、热中有冷的问题。说得更明确一点,也就是记者怎样才  相似文献   

11.
年轻记者往往羡慕那些名贯全国、著作等身的新阁前辈,常常如痴如迷地追求怎样成为那样的人。这篇由新华社著名记者、新闻研究所原所长文有仁撰写的文章,用冷、热板凳这样生动的比喻讲了“那样的人”是怎样历练而成的;讲了他们成功道路上统一的辩证法。时代有不同、年龄有长幼,然而其间所含生活的体验、奋斗的辩证法岂不是共通的吗?编者  相似文献   

12.
一做了6年的财贸记者,积累了一点体验,那就是:财贸记者应当义无反顾地走进市场当中,寻找题材、灵感、激情和成功。市场永远给你机运,市场不会让你失望。翻检自己过去的报道,《苹果市场的反常现象》《保姆市场见闻》《春游平添几多愁——北京“一日五游”目击记》《从“抢手商品”到“跳楼货”——“冷暖风机进口热”始末》《白色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长久以来,有个较深的感觉——处理好报道工作中的“冷”、“热”关系,对新闻工作者至关重要。火候就在于“热中有冷”、“冷热结合”、“冷热适度”。所谓“热中有冷”,是指一项新政策实施或中心工作展开;一股新潮形成或一个大典型出现的时候,常常形成一股宣传报道热。在这种热火头上,新闻工作者的头脑应该冷静,切忌盲目地跟形势、赶浪头、凑热闹。不可听见风就是雨。像什么“万元户”、“彩电村”、“选能人”、以及价格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一、热与冷“热”与“冷”是一对矛盾,它们又对立,又统一,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这可说是这对矛盾运动的规律。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得到预期的效果,就不能背离热冷结合这一客观规律。我们搞新闻工作的,想改革,写改革,更要遵循这一规律。改革,是党中央的决策,是全国人民的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2006,(6):27-27
《办报参考》2006年第二期转载《青年记者》的文章《我的“三冷”采写方法》。 文章说,“冷静”、“冷峻”、“冷处理”,是记者在某些情况下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  相似文献   

16.
1988年是“告记者热”的一年。这在中国新闻史上应该大书一笔。“谁人不把官司打,哪个不被别人告?”对于记者来说,当然这也是很好的锻炼。过去写批评报道,了不起是挨总编辑的“克”,写个检查,报纸上发个  相似文献   

17.
细观近时报纸,有关“冷”、“热”的报道颇耐人寻味。珠海重奖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各方“热”流扑面而来。有报道说,从内陆,边疆到海外,有数百上千人寄云赞叹、鼓励、感慨,还有的干脆“寄”上自己。按说记者赶这“热闹”,天经地义。可偏又有人暴“冷门”。4月25日经济日报《北人南行记》栏目中冒出篇《重奖后的平静》,说珠海人“震”了别人,自己却不惊不奇。只是理智地算了笔帐;奖金只占获奖者创造的税后利润的4—6%,而其余的94—96%由国家、  相似文献   

18.
经济宣传是新闻宣传的“重头戏”。一台戏,要使群众欢迎,必须有起有伏,有跌有宕,该冷的地方要冷,该热的地方要热,关键是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尤其是对新经济现象的宣传,把握好“冷热度”更为重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经济建设日新月异,各种新经济现象也不断涌现。如市场开发热、消费热、科技热、电脑热、股票热、气功热、传销热、旅游热等等。时至今日,人们仍记忆犹新。而这些新经济现象在形成“热”的过程中,新闻媒体从外力上的推波助澜所起的作用不能低估。权衡得失,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市场开发,这是由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9.
破产热中的冷思考尹萃,丁英(工商银行济宁市分行)近两年,中国大地上涌出的“热浪”总是此起彼伏。从名人打官司热到追星族热;从大款热到下海热;从炒房地产、炒股票热到经济过热。然而,“热”过之后,有些事情又确实让人哭笑不得。如今,企业破产热又席卷而来,一时...  相似文献   

20.
“喉舌”遇到了麻烦被赋予“喉舌”职能的中国记者,正准备以积极的姿态大胆参与和干预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却受到了被称之为“告记者热”的现象的困扰。据说,这股“告记者热”首先形成于上海(“告记者热”一语首次见于《上海法制报》),继而出现在北京,并有向全国一些省市蔓延之势。作为原告的,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