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写作文感到困难无碍乎两个原因:一是无话可说,缺少真情实感,这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二是有话说不出来,这是因为缺乏语言积累.作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要变强化指导为注重积累.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作文教学,相信每位教师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是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位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因为它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见效很慢。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假、大、空,常常是语言苍白,内容乏味。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仔细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积累,导致了语言贫乏;二是缺少素材,导致了内容乏味。  相似文献   

3.
<正>语言、立意、结构构成高中作文教学的三大支柱。而在这三者之中,最难提高的便是语言。一些高中生由于缺少一定的文化积累,写出的语言既幼稚又单一,既乏味又苍白,导致文章上不了档次,得不了高分。语言训练是作文教学中的重点,亦是难点。作文语言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并不是无技巧可言,掌握一定的训练技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篇优秀的作文,语言要有特色,要与文章的整体风格相一致。本  相似文献   

4.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学生畏惧写作文,其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无奈之下胡编乱造;二是语言积累少,作文内容不具体;三是对周围事物不留心观察,缺乏素材积累;四是作文缺乏想象力;五是将一篇文章中的素材应用到很多作文中;六是作文脱离生活,缺少真情实感。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学生写作情况看,目前学生写作过程中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内容虚拟化,缺少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语言贫乏化,缺少童真童趣;思维固定化,缺少自由与个性;过程被动化,缺少自主选择和表达的欲望。这些问题反映了作文教学的四个相关问题:写作指导重技巧,轻积累;写作指导模式化,缺少情境与活动的多样化;写作要求统一化,缺少应有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写作评价单一化,缺少多元互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作文教学,相信每位教师都有一肚子话要说。是的,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每位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情。因为它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见效很慢。我们学生的作文,常常是假、大、空,常常是语言苍白,内容乏味。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仔细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积累,导致了语言贫乏;二是缺少素材,导致了内容乏味。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少学生缺少积累,但是有时学生积累了不少,作文时仍有难度。我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作文:(1)添加修饰语;(2)加点情感去叙述;(3)吸收生活中鲜活的语言;(4)学会"引用"。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要解决学生作文的材料来源必须通过观察积累生活;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通过阅读积累语言;要克服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靠教师的多方"激励"。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学生写作文缺少写作激情和欲望,不善于组织已积累的素材。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巧用材料:情景再现;模拟对话;纵横扩展;反弹琵琶;同类堆叠。  相似文献   

11.
池毓发 《教学随笔》2013,(18):101-102
一个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是否丰厚是影响其作文立意、题材、语言等诸多方面的重要因素,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对提高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帮助多大,尤其是对作文语言有哪些影响,要积累一些什么样有用的素材,如何积累并以此来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是本文意欲探究的问题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素材积累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给语言构成影响:一是让作文语言变得更具丰富性;二是能让语言更雅致;三是让语言更灵动。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并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作出明确的规定: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诗文应不少于16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彻底地改变了作文教学,为其指出了一条出路。但在这种情况下,作文还是个一直困扰着师生的难题。通过调查,我发现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大多数学生观察事物不够仔细,不善于从生活中寻找富有新意的材料,缺少生活积累。2.学生肚子里有货,但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写出来的文章句子不通顺,缺少语言积累。在教学实践中,我也经常发现,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作文写得一般都比较好;语言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作文往往也不好。作文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学生才可能文思如泉涌,妙笔生花,否则心中有再多的话,笔下也写不出来。教完苏教版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作文,我感慨万千。这个习作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春天的风、雨、日、月、霞、雾等自然景象,加上自己的想象,把其特点描写出来。有的学生根本想不起春天的景象的特点在哪,因为他平时没有留心观察,没有生活积累,手握着笔在那里发呆;有的学生倒也观察过,对这些自然景象充满了好奇,可一提起笔,就不知从哪里写了。这是因为他平时不爱读书,语言积累太少了,于是就坐在那里等老师指点迷津。在这种缺乏积累的情况下,无论我们怎样改进指导方法,无论学生一天练多少遍,也是无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占有了材料,心中好像有许多话要说,却陷入一种想说但却写不出来的尴尬境地。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缺少丰富的语言和厚重的生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先从积累语言、积累生活开始,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和积累习惯,建立自己的语言仓库和生活宝典,这样才能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4.
在实际作文教学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写作文,有不少人不是套用作文,抄袭作文,作文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无病呻吟,就是望题兴叹。分析这些现象不难看出,学生畏惧作文,究其根源就是缺少积累。要解决作文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积累抓起,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一、知识积累知识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面比较狭窄,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写起作文来缺少素材,难以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日札优于作文”。要让学生有话可写,我认为,每天写日记是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最好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日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下面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而把作文写好,语言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从学生的作文语言来看.存在的问题是:说话假、大、空,用词不当,言不由衷。究其原因:词汇量少.词语积累这个环节比较薄弱,那么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呢?  相似文献   

17.
许多中学生不喜欢作文,写不好作文,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心理.怕写作文;不能畅述个人观点。作文的内容空洞虚假、缺少灵气:死守模式缺少变化,作文的结构生硬平铺直叙;病句较多词汇贫乏。作文的语言不自然,缺少朝气和活力,表达水平不理想。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作文指导必须讲究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陆云  袁刚 《小学语文》2014,(7):14-18
一、作文困境:思维受阻,难找素材 有人对作文教学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本真的缺失、目标的错位、环境的封闭、策略的失误、评价的误导。”还有人认为作文的问题主要是:学生思想存在成人化倾向;追求语言的华丽;没有内在的驱动力,应付作业和考试;无法对生活和知识积累心灵化;模式化,缺少个性。这些观点、策略有其可取之处,但均停留在理念上,缺乏操作性。例如,“塑造个性”“发挥资源优势”“培养兴趣,写出真情实感”。又如,“倡导读写并重”“倡导言为心声”“关注兴趣养成”。可见,作文教学的问题,首先由于作文教学研究本身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从学生习作情况和写作指导教学现状考察,目前学生习作过程中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内容虚拟化,缺少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语言贫乏化,缺少童真童趣;思维固定化,缺少自由与个性;过程被动化,缺少自主选择和表达的欲望。这些问题反映了作文教学的四个相关问题:习作指导重技巧,轻过程的积累;习作指导模式化,缺少情境与活动的多样化;习作要求统一化,缺少应有的选择性和自由度;习作评价单一化,缺少多元互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要巧妙利用看图写话,进行扎实的语言训练;要善于运用鼓励的语言,帮助学生树立写话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