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大学生就业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能把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对立起来,解决就业问题的真正出路恰恰是发展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制度和政策服务,建立大学生创业机制,而大学生应正确定位,实现由“精英式就业“向“大众化就业“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就业政策和法规,保障了大学生的择业和就业。大学生正在以更为理性态度积极回应市场需求和政策暖风,就业去向呈多元化态势,总体就业形势稳定性好。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的就业环境和制约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因素,政府应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和制度供给,引导大学毕业生多元择业、顺利就业和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3.
国外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欧美国家和日本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方面的促进政策和措施对我国的启发是:国家要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促进的力度;地方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国家要放宽政策;应该借鉴国外促进就业的经验;高校应该开展就业市场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保障制度建设要求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保障中承担更多责任.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学生就业制度转型的过程中,以政府干预为特征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大学生就业需求、就业供给和就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其限度也逐渐显现.大学生就业政策调整旨在建构政府调控和引导大学生就业,政府与高校、社会和市场等多元主体协同的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既是人才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就业中介机构及大学生等多重主体息息相关。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具有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开放性、非线性、涌现性等特征。基于CAS理论,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搞好宏观调控,高校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方面与用人单位搞好对接,企事业单位要摒弃就业歧视、降低门槛和就业中介、非营利机构相配合搭建公开、公正的就业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秉承务实的就业态度,从而实现“五位一体”,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既是人才工程也是民生工程,促进大学生就业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就业中介机构及大学生等多重主体息息相关。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具有一般复杂适应系统多样性、开放性、非线性、涌现性等特征。基于CAS理论,政府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搞好宏观调控,高校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方面与用人单位搞好对接,企事业单位要摒弃就业歧视、降低门槛和就业中介、非营利机构相配合搭建公开、公正的就业平台,大学生自身也应秉承务实的就业态度,从而实现"五位一体",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严峻挑战和突出问题,继续下去会严重妨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面对这种困境,政府、高校和社会必须联合行动起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及主导作用,以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要积极承担责任,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整体推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择业观和择业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一就业政策背景下,大学生的择业观、择业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要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指导和服务;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西部、基层、农村提供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结构性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就业难不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是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社会体制深层矛盾的具体体现.结构性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必须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原因入手,如劳动力市场结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偏好结构等.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科学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是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人才市场的完善和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转变,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控制职能开始弱化,转而通过调控、规范、监督等方式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管理。在实践中,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管理职能存在"缺位"与"越位"的现象。优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以及完善政府的就业保障职能,可以完善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我国的就业创业社会支持体系在自身综合素质、外部环境支持、重视产业作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可从大学生个体方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提升实践技能水平,从高校方面提供教育支持、构建就业创业的服务平台,从政府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实施宏观调控、构建政府保障体系,加强校企合作、紧密联系培养人才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创业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创业、劳动力转移的逐渐发展,“新读书无用论”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在问卷调查和面访的基础上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新读书无用论”的两个指标因素显著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两者存在相关性。因此,要促进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竞争观,积极完善对大学生的招考录用和就业指导政策,切实落实创业扶持和宏观调控政策,从而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围绕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适应数量迅速增加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需要,建立综合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的指数模型,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一种有益尝试,对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人才市场和政府宏观调控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作用。大学生就业指数系统运用依赖于数据库的总体构成及其原始数据的采集。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如何优化大学生就业工作,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本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同层面的优化进行分析和探索,提出优化大学生就业工作应着重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政府宏观调控、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市场、就业工作评估、人才素质培养等子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论当下大学生就业创业与新政策环境引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扩招政策实施十年来,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化.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可行的政策方针,对大学生多元化就业、创业之路进行有效引导与经验摸索,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就业服务合作供给机制,积极创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整体性制度环境,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的提供实践导向的就业服务,将就业服务延伸至大学生待业期,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大学生中弱势群体实现公平就业,以期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已形成三种不同的实践模式:一是美国的"多元供给"模式;二是澳大利亚的"服务外包"模式;三是英国、德国的"混合"模式。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必须坚持高校就业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相衔接、岗位供需匹配与岗位供应开发相搭配、政府政策支持与市场服务主导相协调、短期技巧指导与长期教育指导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同时,应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体制,拓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内容,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是鼓励大学生创业、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应从政府和高校两方面着手,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融资服务以及技术服务等手段,高校通过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等途径为大学生创业做好前期准备,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8.
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已形成三种不同的实践模式:一是美国的"多元供给"模式;二是澳大利亚的"服务外包"模式;三是英国、德国的"混合"模式。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必须坚持高校就业服务与公共就业服务相衔接、岗位供需匹配与岗位供应开发相搭配、政府政策支持与市场服务主导相协调、短期技巧指导与长期教育指导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同时,应创新大学生就业服务体制,拓展大学生就业服务内容,健全大学生就业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面对日趋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培养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需要综合运用政策配套、市场建设、就业指导与服务等多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保障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为此,政府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和财政投入,理顺政府各部门的管理机制,构建立体的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建立和完善就业体制体系和监督体系,高校要形成良好的人才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