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不应只是知识的凝聚和知识方法的验证,而应是一个探究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探究性学习品质孕育于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同时突出教学最本质的目的——充分注重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自由地探究自己心中的数学世界中自主建构知识,获得丰富的探究体验,走向富于创新精神的主动学习,促进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的成长.  相似文献   

2.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目标。教师如何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自身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行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学习作用.我的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统教学更多地把教师作为知识的持有者,学生被看成是知识的接受者,将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教师应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潜能,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寻求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新的平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教学,学习数学,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课程的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在教学中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研究、发现,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兴趣,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品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朔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数学教学新的评价标准出现后,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暴露出很多新的问题,显示了初中数学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经过笔者的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发现充实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创新思维的形成,加强质疑思维的培养是发展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教学应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持续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数学教学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联想、迁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和培养,使学生在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一、联想是一种发散式思维,是发明创造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联想是由一个对象想到另一个对象,由  相似文献   

9.
三角板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工具,而将三角板组合在一起之后又会出现许多比较常见的数学问题.在初一数学学习过程中,三角板组合求角度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由于初一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在解决角度问题时,对角度间的数量关系与等量代换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不是很熟练,导致学习受到阻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解决三角板组合旋转求角度的问题,在解题过程中,将推理代换法和方程法的思想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从题中提取等量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知识为基础,利用三角板旋转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教学,是以数学教材和大纲为基础,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以接受学习为前提的讨论式和启发式下的意义学习和自主发现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要求创造性问题解决为主要途径,遵循科学性、积极性、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研究性的六条教学原则,激起认识动因,组织认知内容,安排认知方法,利用认知结果,实现学习热情保持最佳、学习内容理解最佳、教学过程实现最佳、教学目标控制最佳的四方面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智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让教与学的双方在研究状态下尝试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据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具有自我学习的天然倾向,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主动获取新知识、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呢?下面谈几点个人的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遵循课程载体,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使学习数学成为再发现、再创造,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热点和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如何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为此,文章针对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现状,通过日常教学探索,对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知识发现过程、方法思考过程、教师探索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等几方面,提出粗浅看法,以促进职高的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性教学,是以数学教材和大纲为基础,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线索,以接受学习为前提的讨论式和启发式下的意义学习和自主发现学习为主要方式,以要求创造性问题解决为主要途径,遵循科学性、积极性、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研究性的六条教学原则,激起认识动因,组织认知内容,安排认知方法,利用认知结果,实现学习热情保持最佳、学习内容理解最佳、教学过程实现最佳、教学目标控制最佳的四方面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的研究习惯、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智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让教与学的双方在研究状态下尝试再创造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评价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所谓数学“问题解决”,即是指强调从具体数学问题出发组织学习和教学,教学过程其实是以一系列教学问题而展开的数学活动过程,有一个由问题引出的情景、实验或悬念,启发学生去动手、动脑,并在数学括动过程中发现、产生新的问题,进一步思索、猜想、反思、寻求方法……使学生在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初中数学新课标的主要特点之一.本文从新课标理念出发,从不同侧面列举了若干教学案例,分析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如何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探求,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是以数学学科为知识载体,课堂教学为途径,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下面,笔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谈一谈自己的思考与尝试。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所谓创新思维,也就是说,能够通过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来不断开拓思路和探索发现的思维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探索和发现,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从而让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能够获得一个质的飞跃,也可以为中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取得成绩奠定好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弊端极多,教师里知识轻能力、重讲解轻训练、重结论轻过程,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学习中依赖性强,不会探究,不会创新,因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势在必行.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发明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和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与众不同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