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后,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篡改历史教科书的活动,极力否认、推脱战争责任。从本质上看,这是日本政府首肯下为军国主义开脱罪责的官方行为,究其根源,主要是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思潮泛滥的结果。要有效解决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双方必须正视历史,聆听历史的启示,进而超越历史,谋求未来两国的共存发展。  相似文献   

2.
邓兴国 《历史学习》2005,(12):36-37
中国和日本都是亚洲和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国家,近年来两国关系出现了复杂局面。中日关系何去何从?让我们从历史角度考察,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为了提高阅读兴趣,我们采用材料解读的复习方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四年起,日本不断派遣唐使到中国来,至唐后期894年止,遣唐使到达中国的有十三次。随同大使、副使来的还有学者、学问僧、留学生、画师、医生、工匠、水手等。──摘自《中外关系史讲义》问题一:唐朝时日本为什么大量派遣唐使和留学生来到中国?遣唐使和留学生在日本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日关系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有人归纳出“中日敏感问题”,即历史认识问题,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日美安全合作问题,战争赔偿问题,光华寮问题和教科书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法律性质的争端。该文通过对战后中日法律关系文件及规约内容的考察。来解读日本侵华战争的性质,以及日本违反国际法发动侵略战争这种犯罪行为带来的法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都是亚洲乃至世界的大国,发展中日关系不仅有利于两国,而且对亚洲及国际社会都具有重要影响。一、古代中日友好交流古代中日文化交流以友好往来为主要特征,历史源远流长,内容极其丰富,对两国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5.
日本是近代史上加害中国最深最重的国家。新中国对其以德报怨,不再追究其侵略罪行,放弃索赔要求,此大义之举令多数日本人超出意料。但日本国内近年否认、美化侵华历史罪行的趋势愈演愈烈,若不翻然醒悟,历史问题仍是影响中日正常关系的症结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中日关系自建交以来一直在曲折中前进,如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其中经济因素固然重要,但民族性因素更重要,两国关系的好坏与民族性是密不可分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受儒家思想影响较重,一直奉行睦邻友善的政策;大和民族是保守与进取的民族.只有发挥双方民族性中积极进取的一面,才能为两国关系更好的服务.中日关系的前景光明,会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7.
中日历史问题一直是中日关系的矛盾焦点,两国间认识差异相当大,日本的错误言行主要集中在篡改历史教科书、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以及政客公开为军国主义辩解等几方面.这一问题,表面看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在兴风作浪,实质上与日本政府的发展战略转型密切相关.中日历史问题事关两国关系发展走向,不容忽视,一方面日本肯定应该正视历史,另一方面中国也要本着超越但不忘记历史的原则,不在这一问题上固步自封,不做可能会激化两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事情,强大自身建设,巩固国防力量,以此推动日本回到正确认识历史的正常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20世纪30、4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中方在历史问题上的一贯方针和做法是正视历史、向前看,而日方对待历史的态度仍缺乏足够的真诚,甚至不断有人在此问题上制造事端。彻底解决两国关系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中日双方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日方。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其侵略历史的认识态度问题是长期困扰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也是国人一直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历史认识问题的出现令人不解,历史认识问题的后果令人担忧,历史认识问题的解决需要国际清算机制。  相似文献   

10.
胡冰 《文教资料》2007,(3):76-77
冷战时期的中日关系,受美国因素影响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中日关系史上前所未有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美国在美日同盟关系中的主导地位和日本缺乏自主的外交政策所致。21世纪初,世界格局和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中美日三边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国际政治中最现实、最重要的三角关系。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美国因素对中日关系变化的影响,从中总结利弊得失,得出对美国因素影响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发挥以史为鉴的作用,使我们能更好地在中美日三角关系中掌握主动。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困难.两国在历史、领土等方面的争议和分歧越来越表面化,而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能通过各种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政府的决策带来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两国实力对比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历史的不同看法导致双方民族主义情绪持续升温,从更高层次上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民族主义对一个国家的独立、自强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族主义却成为阻碍国家之间交流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台湾问题在冷战结束后已成为影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冷战结束后台湾问题在中日两国关系中的嬗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剖析。  相似文献   

14.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近乎全民呼吁日中复交的热潮中,日本的许多有识之士、民间团体和部分在野党作为中流砥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日中友协、日中贸易促进会、工会总评议会、恢复日中邦交国民会议、日中邦交正常化国民协议会等民间团体,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等在野政党和竹内义胜、浅沼稻次郎、铃木一雄、西园寺公一、宇都宫德马等有识之士以及石桥湛山、松村谦三、高碕达之助、藤山爱一郎等政界名流,都为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时的日本之所以会出现如此火爆的日中友好氛围,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不无关系:新中国日益高涨的国际声誉,中美关系改善的"刺激"以及日本国民对佐藤内阁的失望应该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17,(2):14-21
鸦片战争之前的整个清前期,中日之间维持了相当规模的贸易往来,尽管这种贸易往来局限于民间,缺乏官方参与,但其能够产生并在较长时段内保持相当的规模必然有其存在的土壤即时代背景。而清代中日贸易的时代背景主要出自三方面的营造:其一是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对海外贸易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其在中日贸易过程中通过居中转贩获取巨额利润的现实为当时中日两国商人从事贸易的动力和可以仿效的标尺;其二是日本官方的海外贸易政策。其政策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前期对贸易的鼓励态度刺激了日本对华贸易的发展,后期的锁国政策则有效的排除了葡萄牙殖民者的竞争,使得中国商人几乎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其三是当时我国私人海外贸易经历了明代百余年的曲折发展后,已成为一只相当成熟的海上贸易力量。而这三方面共同构成了清代中日贸易复杂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两国政府和人民关系的重要因素。在日本部分政客及右翼势力的作用下,各种美化侵略、歪曲历史的行径层出不穷。究其原因,由于战后特殊的国内外形势,导致今日日本国内的军国主义思想存在的土壤根基依然存在。日本部分政客和右翼分子"绑架"民意的根本动机在于重振日本"政治大国"的地位。就解决策略而言,中国学者与民众应该努力同日本和平团体、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塑造日本民众正确的历史认知,推动中日关系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自新中国成立到中日恢复邦交,两国虽然在政治上鲜有互动,但经济交流未像政治坚冰一般。多边关系的亲疏冷热会直接影响贸易进程的顺利与否,同时政经分离也是此时中日民间贸易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8.
何保忠 《唐山学院学报》2003,16(3):17-17,20
分析了历史上导致中东冲突的两大关系,指出中东冲突由来已久,且将延续;呼吁解决导致中东冲突的各种现实问题,以缓解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9.
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闽西畲族与客家在明代以前、明清时期与近当代的族群关系演变作一梳理与分析,并用个案研究方法探讨了明清时期畲族与客家融为一体的族群关系。试图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检验国内外人类学领域的族群理论,进一步丰富国内的族群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