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教版高中《语》有《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上,云:[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最近,研读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的文言文注释,略有所得。一《勾践灭吴》的最后一段:“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汉,又郊败之。遂灭吴。”“果行”,课本注释:“果决地这样做。指伐吴。”这个解释抄自王力主编的《古代散文选》(上)。与课本相配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译文:“伐吴行动果断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本文前面的一段记载越国决定伐吴的经过。首先是越国父兄请战,勾践推辞,父兄又请战,勾践同意并聚众誓师,是伐吴的决心已定。如果再将“果行”解释为…  相似文献   

3.
高语第一册《勾践灭吴》的注释。有几处值得商榷。现不揣浅陋。斗胆妄说。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语一册《勾践灭吴》:“早则则舟、水则资车”教参将后句译为“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不对。此前两句“夏则资皮、冬则资絺”与本二句均言一切须提前做好准备,夏天要准备好过冬皮服,冬天要准备好过夏葛皮,天早河涸时就要准备好水涨时过河用的船只,洪水季了要做什么准备呢?  相似文献   

5.
文非 《学语文》2004,(5):48-48,47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上》,高中试验本第一册)最后一段有“果行,国人皆劝”一句,课本注云:“[果行]果决地这样做。指伐吴。”将“果”理解为果决,实属望文生义。  相似文献   

6.
释“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勾践灭吴》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政”的解释不够严谨。略有瑕疵,请看其文:“……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语第一册(必修本,2003年6月第一版)《勾践灭吴》中有“国之孺子之游”句。《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译为“看到流浪无归的孩子”,此处将“游”译为“流浪无归”,笔认为这种翻译不妥。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8.
教材《勾践灭吴》一文有这样两句话:“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灭吴”。人教版教参对两个“遂”字分别解释为:“副词,终于”;“连词,于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遂”是多义词:①作连词时为“于是、就”,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如《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宋史·种世  相似文献   

9.
李荣军 《现代语文》2006,(1):110-110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必修本2003年6月第1版)《勾践灭吴》中有这样的句子:“国之孺子之游者。”《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译为“看到流浪无归的孩子”,此处将“游”译为“流浪无归”,笔者认为这种翻译不妥,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0.
范敬龙 《学语文》2002,(3):18-18
高中语文第一册(试验修订本)《勾践灭吴》:“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注曰:“疾疹(chen),指患病的人。贫病者,指贫苦和重病的人。”《教师教学用书》译为:“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教材和教参都把“病”译为“重病”,似乎欠妥。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高语第一册《勾践灭吴》一,课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有几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勾践灭吴》选自《国语·越语》,虽有删减,但仍是高一语文教材中一篇时间跨度长、牵扯人物多、故事情节复杂的文章。课文注释中有一些历史背景没有交代清楚,同学们在学习时产生一些理解偏差。因此,在教学中要把下列知识扩展给学生,以帮助他们理解这篇难懂的先秦历史散文。  相似文献   

13.
陆精康 《语文知识》2003,(11):42-43
《教师教学用书》《勾践灭吴》译文有值得推敲之处,兹依序胪列,略作辨析。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译文: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兄弟“父辈兄弟”“同姓兄弟”概念含混交叉。“子姓”指“子孙一辈”。《礼记·丧大记》:“既正尸,子坐于东方,卿大夫父兄子姓立于东  相似文献   

14.
吴先进 《学语文》2013,(3):71-71
贾谊的《过秦论》脍炙人口,可谓散文当中的经典,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常客”。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选有此文,文章写道:“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教材对“抗”注释为“匹敌,相当”,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认为此释义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5.
吴秀荣 《现代语文》2007,(1):127-127
现行人教版高一册第五单元的文言文中,选编了《触龙说赵太后》和《勾践灭吴》等传统篇目,这两篇课文中似有两处注释可待商榷,现提出来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勾践的卧薪尝胆确实激励过一代又一代的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勾践的身上才被套上一个个光环:有胆有识,知人善任,忍辱负重等,教学参考书如是说,教师上课如是讲,于是勾践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也就变得高大完美起来。这样分析显然违背了辩证法,其实,只要我们淡化一些特写镜头,通过全景去透视勾践、就不难发现勾践身上那些令人不齿的“斑点”。  相似文献   

17.
刘伶 《文学教育(上)》2009,(18):138-138
人教版高一教材《勾践灭吴》中有这样一句话:“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它的意思是“不是勾践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没有向国人征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相似文献   

18.
《归去来兮辞》(人教版高中《语》第二册)中有一句“登东皋以舒啸”。课的注释是:“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长啸。皋,高敞之地。舒啸,高歌。”这里把“舒啸”具体解释为“高歌”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9.
20.
现人教版高中第二册语文教材中,《过秦论》一文未对“没”、“振”、“倔”三字作出注释,笔者对此存有疑议,现胪陈拙见,就教于大方之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