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织编写、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使用的《中国革命史》统编教材的编写与修订情况,我曾于1993年初在接受《教学与研究》杂志记者采访时做了若干说明(访谈录刊于该刊1993年第2期)。因此,本文不再重复。这里拟着重就《中国革命史》统编教材的基本思路及教学重点,谈谈我个人在编写和统稿中的一些思考,供使用教材时参考。《中国革命史》统编教材应该突出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教学中又应该怎样把握能够体现基本思路的教学重点?这是教材编写过程中经常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这里所讲的“基本思路”,就是如何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主线。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8月中央发布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的18号文件,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至今已经7年多时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深入教学改革,从总体上提高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发挥其教育功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国家教委社科司主持编写了《中国革命史》统编教材。为了回答革命史教师共同关心的有关教材编写的一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该教材编写组负责人杨先材教授,现将访谈主要内容刊登于下。  相似文献   

3.
国家教委政教司于1986年12月20日发出《关于征求对编写中国革命史试用教学大纲意见的通知》。《通知》说: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发[1985]18号文件和《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加快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同时使中国革命史课教学有个规范,拟于1987年初召开会议,讨论编写中国革命史试用教学大纲的有关问题。为了做好这  相似文献   

4.
根据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为适应高等学校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的需要,南京工学院、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华东工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学院、南京医学院等七所高校的部分教师组成《中国革命史》编写组,在江苏省教委政工局、高教局的关怀下,编写出版了《中国革命史》。编写过程中,大家就中国革命史的研究对象,体系、时限、内容、范围、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革命史》统编教材,由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织编写,是教委加强中国革命史课程建设的重要举措。 1991年4月,社科司组成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杨先材教授主持的编写组。8月,社科司邀请全国部分高校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的革命史教师讨论了本书的写作提纲,对教材的总体结构、上下限划分,以及重大历史疑难问题的处理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了较一致的意见。1992年4月,社科司召集编写组成员讨论了本书的初稿,提出了修改意见。随后,在各章修改  相似文献   

6.
谈谈怎样自学《中国革命史》保定地区教育学院政史教研室聂玉宽首先,要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弄清基本历史线索,把握中国革命史发展的脉络。初学《中国革命史》.你一定会为浩繁的事件、复杂的过程、众多的人物而茫然。而有些考生连中国革命史的上下断限都不清楚,拿到课...  相似文献   

7.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和近几年出版的各种党史教材、中国革命史教材、中国现代史教材和与这些教材有关的一些参考书中,始终没能统一关于中国工人运动第一个高潮的顶峰——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提法。目前,笔者已收集到的关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提法有以下几种: “京汉铁路工人的二七政治大罢工”;“二七运动”(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讲义》上册,第89—93页)。“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山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44页)。“罢工运动的最高潮,是震惊中外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后,罢工运动得到国内  相似文献   

8.
《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试用本),是国家教委政教司组织部分高等学校教师编写的。在初稿完成后,征求了各地高校和有关方面的意见,经修改,现印发供各校试用。本大纲以党的十三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吸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研究的新成果,总结了几年来高等学校中国革命史课教学改革的经验,力求更加紧密地联系实际,适应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需要。根据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时数和课程特点,大纲基本上按历史线索编写,部分内容相对集中,以利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目前,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正在进行,有关中国革命史课的教学改革、科学研究正在不断深入,这份大纲努力吸取了这些方面的成果,但因水平所限,还会有缺点和不足之处,请在使用中提出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杂志社开展的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讨论,非常有意义,受到了学界方方面面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我一没有从事过中学历史教学,二没有编写过这方面的教材,只是出于史学工作者的良知,谈三点很肤浅的看法。从目前所接触到的较为可信的史料来看,正规的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历史已经有整整一百年了。1901年,中国第一本学生历史教科书问世,由上海华阳书局出版,但不是中学读本,而是《小学历史读本》。1902年,上海作新社出版了关于世界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名《万国历史》,233页;1903年上海商务印书馆推出两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一…  相似文献   

10.
书讯     
△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委托北京、上海、福建等8省市成人教育局组织编写的一套适合全国各类成人中专使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供91年秋季开学使用。这套教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新编政治理论课教材,针对成人中专学生的特点,在教材内容安排上循序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革命史是电大必修的公共政治理论课,旨在通过学习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的历史,掌握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基本经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由于中国革命史具有政治理论和历史课的双重特点,因此要求学生要掌握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史实。史与论的有机结合是这门课的特点。中国革命史复习与考核的内容依据是基本教材《中国革命史》(何沁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革命史自学举要》和《甲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哈尔滨市教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的思想和政治论课教学的通知》精神,已逐步建立起成人院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教学工作,开阔任课教师的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教学水平,市教委委托市成人教育学院举办《中国革命史》教师进修班。6月7日该班正式开课。教学中将按照国家教委政教司编写的《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着重于  相似文献   

13.
李自成农民军何时占领河南全省?现在中小学通用教材历史编写组编写的《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教学参考书》所附录的《明末农民战争大事年表》中说:崇祯十五年十二月,“李自成起义军占领襄阳。河南全省及湖北大部地区归农民军控制”。(第119页)。此种说法,还见于解放后以及近几年来的一些论著之中。1953年出版的《中国农民革命史话》一书中说:崇祯十五年,李自成农民军“统一了河南,占领了荆襄”。(第352页)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电化教材《中国革命史专题讲座》,在广东省高教厅有关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社科部“多媒体中国革命史教材研究”课题组叶洪添等6位教师的调研和制作,取得圆满成功,于8月23日通过了以华南理工大学郭铁铨为组长的5人专家组的评审。专家们认为该成果具有系统性、专业性、思想性的特点,比适应目前大专院校中国革命史课程改革的需要,建议向全国高等专科学校推荐为教材。多媒体电化教材《中国革命史专题讲座》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校“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的设置 ,许多省市均编写了《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材。作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 ,应该主要反映什么 ?我认为 ,主要是概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 ,写作方法也应从逻辑上展开。有的问题虽然应该结合革命和建设的历程来讲 ,但现在出版的很多《毛泽东思想概论》教材 ,大多是从中国革命史脱胎而来 ,史的色彩比较浓 ,而且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讲得较多 ,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讲得较少 ,比例不太匀称 ,结构不尽合理。由此 ,我认为有必要再谈谈如何构建这门课程的教材体系问题。因为《毛泽东思想概论》是对毛泽东思想基本原…  相似文献   

16.
历史是人类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社会活动的记载,空间指历史发展的地理环境。《世界历史》教材是分阶段按国别编写的,这与单一按年代顺序编写的《中国历史》教材不同,《世界历史》扩大了历史的地理环境,增加了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历史地图的运用在世界史教学中显得更加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南工业大学曾长秋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精神,我校把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已有8年时间。这样做,不仅增加了历史的长度和宽度,而且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根据教育部制订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关于“中国历史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以外,各省、市、自治区可以编写地方乡土教材、补充教学”的规定,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了初级中学补充教材《河北乡土历史》,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省发行。《河北乡土历史》。因是补充性质的教材,我们考虑篇幅分量不宜过多,共编写了十三课,每课平均两千字左右,共二万八千多字,其中古代史部分六课,近、现代史部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七课。在编写中力求作到内容简明扼要,叙事通俗易懂;课文中还附有插图八幅,封面设计反映乡土历史特点,以增加历史的直观性和学习兴趣。此教材在我省初中一、二年级连续使用,每学期平均三课时。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全国统编历史教  相似文献   

19.
按照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原则,以五个版本的《成都历史》的编写和修订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土历史教材演进的大体过程,深入探讨乡土历史教材的编写原则、内容选取和呈现方式等问题。遵照中共"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精神,依据教育部关于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对改进乡土历史教材编写提出建议: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坚持发展着的唯物史观的指导;重视现当代乡土史;融乡土意识与开放意识于乡土历史教材之中;乡土历史教材应成为"学材";扩大乡土历史教材使用范围的可能性;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革命史》作为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是从一九八五年开始的。一九八五年以后,全国高校遵照国家教委关于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通知精神,陆续将原来开设的《中共党史》改为《中国革命史》。在不改变教学宗旨的前提下,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放到更广阔的历史氛围中,时间上限推前八十年,扩展到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内容不再是单纯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要讲国民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