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内部行业、三产中其他行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文化创意产业与三产中其他行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但其内部发展不平衡。旅游、休闲娱乐对GDP影响最大,文化艺术和设计服务与GDP有较高关联,但这3个行业占GDP比重偏低;广告会展与GDP关联较小,但占GDP比重较高,发展比较充分;艺术品交易与GDP关联最小,占GDP比重最低,提升空间较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行业都有较高关联。  相似文献   

2.
从产业关联理论出发,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杭州市会展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以及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度,并分析了杭州市会展业与第一、二、三产业内部部分产业的关联度,发现杭州市会展业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度大于与第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关联度为0.724 8;会展业与第一产业内部农业的关联度最高,关联系数为0.800 5,与第二产业内部工业关联度最高,关联系数为0.593 0,与第三产业内部批发零售业关联度最高,关联系数为0.827 7.结果表明:杭州市会展业与第一、二、三产业以及生产总值均有较强的关联,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杭州会展业的发展能促进杭州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转型,并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灰色关联度与面板回归模型探讨近30年主要科技大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总体呈去碳化、清洁化、安全化特征,表现为能源消费中石油及煤炭降低、天然气缓慢增长、核能波动下降、可再生能源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城镇化、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对外经济贸易、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与各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高度关联,但各国最大关联因子不尽相同;能源消费强度、人均GDP、城镇人口占比、进出口额占GDP比对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城镇人口占比的正向影响最大,人均GDP的抑制作用最强;相较而言,中国能源消费量较大,结构长期保持为“煤炭-石油-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核能”,化石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强度、人口规模关联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很低。苏州可以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打造集聚园区,吸引高端人才,拓宽投融资渠道,营造适宜环境等措施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是首都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9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2.6%,提前实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2%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投融资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扫描·国内     
《世界发明》2011,(6):8-9
全国 文化产业已成全国多省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来自深圳文博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约为163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9.6%;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6%;  相似文献   

7.
邢向阳  郝索  李丙金 《未来与发展》2012,35(9):69-72,90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本文基于分行业视角,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010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体竞争力不足,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且文化创意产业各行业竞争力差异较大,咨询策划类行业和电信软件类行业处于领先.应当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投入力度,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高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这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事件     
《世界发明》2010,(3):9-11
北京2009年创意产业增1497亿 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获悉,经初步核算,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逆市飘红,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97.7亿元,占GDP比重为12.6%,现价增速达11.2%,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2%的目标。目前,北京已有各类文化创意企业5万多家。  相似文献   

9.
耿立艳  段英文  赵鹏 《科教文汇》2012,(24):23-24,29
在分析高等教育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财政收入、恩格尔系数、财政性教育支出、普通高校数、总人口数作为影响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地确定各因素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在8项因素中,普通高校数、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总人口数和恩格尔系数对高等教育规模的影响较大,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9397、0.9365、0.9310、0.9258。  相似文献   

10.
运用熵权法对2008-2017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进行测算,研究和对比4个城市近10年来经济发展质量的演变趋势,并利用灰色关联法对各城市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索。研究发现,相对而言北京市经济发展质量在4个城市中始终保持最高,广州市经济发展质量较低;2017年,北京市经济发展质量达到较高水平,其他3个城市均达到中等水平;人均GDP、消费占GDP比重、RD经费投入强度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较大。基于影响各城市发展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十一五"规划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就逐步受到高度重视,上升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之一。杭州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较早地感知到了文化创意产业经济效益高,能源消耗小的特点,所以近年来杭州市不断加大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力度。文中以2011—2015年杭州市的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增长弹性系数为0.2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年上升,拉动度有波动,但总体趋势是上升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三次产业均有一定的影响,只是影响程度不同,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影响最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和对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意产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各个国家GDP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面对着国外的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怎样在新经济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到底要走一条怎样的创意发展之路,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轲 《科教文汇》2008,(20):204-204
创意产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各个国家GDP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重,面对着国外的创意产业的发展,我国怎样在新经济占有一席之地,我国到底要走一条怎样的创意发展之路,这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12年北京地区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等指标,定量测度文创产业与北京地区经济各部门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和波及效应,揭示文创产业的投入结构和产出去向。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自身的内部关联最明显,对计算机、金融、批发零售等的后向关联较大,对批发零售、金融、资本市场等的前向关联较大。对波及效应的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低于地区产业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各行业中,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制造业的发展会导致大量的能源消耗,所以制造业低碳化发展问题尤其值得重视。基于脱钩弹性和拉斯贝尔指数,对中国1999—2010年制造业内部各子行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情况进行量化分析,对比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规模扩张对制造业能源消耗的影响。其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产业低碳化发展效果最好,在28个子行业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节能。应进一步加大产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使经济技术因素转变为节能降耗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计算指标权重对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GRA)分析南京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结构对生态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除部分年份综合得分变动幅度明显较小外,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生态城市建设均存在重要影响,其中第三产业关联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内部农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关联度较大,第二产业中工业关联度有所提升,建筑业关联度较低,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其他服务业等关联度较大,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关联度较低。为推动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未来应进一步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对第一二三次产业内部进行取长补短的提升、加大环境治理的科技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主要以广西2001、2006、2011年统计年鉴的GDP、人口数据、三大产业值作为数据源。为了确定其两者之间的关联,将人均GDP和人口密度数据进行等级划分及进行基于地统计的局部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人均GDP较大的区域,人口密度也较高,说明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相互有正效应作用即人口的集聚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应,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引起人口的集聚。基于地统计的局部相关的增量聚类图表明,第一产业与人口分布的较显著的区域集中在桂南和桂西北地区,而第二、三产业的较显著的区域只有少数几个,这与广西的地形地貌等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计算指标权重对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GRA)分析南京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结构对生态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除部分年份综合得分变动幅度明显较小外,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一二三次产业对生态城市建设均存在重要影响,其中第三产业关联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内部农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关联度较大,第二产业中工业关联度有所提升、建筑业关联度较低,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关联度较大、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关联度较低。为推动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未来应进一步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对一二三次产业内部进行取长补短的提升、加大环境治理的科技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江西省2007—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和经济统计数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从高新技术产业总体、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各地级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体三个方面来研究江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研究表明:相比之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联度不高,显示两者之间发展不协调,但总体上,高新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日益显著,因此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资源型地区转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本文以山西省为例探讨资源型地区转型中存在的问题,1)山西省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投资均增长过快;2)煤炭行业投资增长长期过快;3)轻工业发展缓慢,轻、重工业发展长期失衡;4)山西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远远高出其他中部五省,产业调整难度最大;5)山西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比其他中部省份高;6)山西煤炭行业与交通运输业关联度最大。本文建议:1)降低第二产业投资,尤其是煤炭行业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2)改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努力发展轻工业,稳步发展建筑业;3)降低山西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减少资源型产业从业人数,降低资源型产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4)以提高煤炭行业经济效益为中心,适度发展煤炭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