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泛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最早进行“媒体融合”的是美国“媒体综合集团”,于2000年投资4000万美元在坦帕市建立“坦帕新闻中心”,将“媒体融合”做到极致。开创我国传媒业“媒体融合”先河的是2003年成立的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之后,成都、广州、重庆、辽宁等地新闻传媒集团相继成立,我国传媒业的跨媒体运作进入了发展阶段。其中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和佛山珠江传媒集团,以他们的生动实践和不凡业绩,为地市传媒走“融合”之路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
成岗 《传媒观察》2015,(1):20-21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4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三大重点“全媒体战役”——从年初的全国两会,到年中的南京青奥会,而至年末的“国家公祭”报道。而在这三大“全媒体战役”中,又有着无数难忘的故事和感悟,也留下不少印象最深的瞬间。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今年两会报道的创新,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首次组成全媒体矩阵,在“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会后综合矩阵各方的读者、粉丝、用户数,首次超过了1000万!更重要的是,我们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今后如何加快传统报业与新兴媒体的融合步伐、构建更为科学的立体化传播格局、实现向现代报业的历史性跨越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宣部副部长吴恒权高度评价新华报业此次的全媒体联动“有规模,有声势,有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2014年9月27日国家公祭日倒计时77天,至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仪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精心策划组织的“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持续近三个月时间。期间,集团所属各媒体共推出各类专栏50多个,刊发文字报道2000多篇、200多万字,图片报道300多幅,采撷音视频报道200多分钟,大量报道被转发、评论,新闻行动本身也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项目于2014年9月27日活动倒计时77天时启动,这是作为省级主流媒体的新华报业集团继“全国两会”和“青奥”之后的又一次全媒体报道实践,也为集团的媒体融合探索呈上了一道三合一的、丰盛的“特色大餐”。  相似文献   

6.
近来,有好几家院校邀我同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座谈交流“全媒体”、“媒体融合”时代传媒的记者素养问题.作为一个在媒体集团负责“媒体融合”工作的实际推动者,我愿把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感悟,以“寄语”的方式,同未来的传媒“同行”们做个交流,也是共勉.  相似文献   

7.
正12月24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召开"为了永不忘却的国家记忆——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集成报道首发式"。首发式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向省档案馆捐赠了国家公祭日有关电子资料。首发式由省委宣传部指导,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  相似文献   

8.
《新闻通讯》2011,(11):5-6
10月22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隆重举办了10周年庆典,同时正式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一代代新华人和一任任老领导开拓的基础上,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年来,已由成立之初的4报1刊,发展到今天的14报7刊和1个网络媒体群、1个移动手机媒体及10多家经营性公司,逐步成为舆论导向正确、品牌效益优质、数字网络先进、文化底蕴丰厚、氛围和谐奋发的现代报业传媒集团。以下“本刊专稿”专栏内容,为发自10周年庆典现场的报道和新形势下全媒体发展的专题研讨综述。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论调认为,当前方兴未艾的媒体融合,主要是新媒体“融合”掉纸媒等传统媒体,而纸媒只能日渐式微。事实真的如此吗?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去年为国家公祭日特别推出的“日本寻证”专栏,却以其取得的社会影响力,充分说明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传媒集团完全可以依靠已经初具规模的媒体矩阵,将党报、都市报与网站等新媒体的优势叠加,在聚变中实现从生产方式到传播效果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0.
《新闻前哨》2007,(4):43-43
继华闻传媒(000793)不断收购媒体类资产之后,刚刚完成借壳上市的新华传媒(600825)也大举进军媒体产业,日前计划通过定向增发收购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相关优质报业资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新闻通讯》2014,(4):9-13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为实现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大步创新,首次整合旗下所有媒体,组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全媒体报道矩阵,前后方紧密联动,对两会报道首次进行了“全媒体联动、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并以“全集团保障”实现了“全过程精彩”。会后,综合全媒体矩阵的各报发行量、网站点击率、手机报订户数以及客户端、微博微信等,读者、粉丝、用户数合计超过1000万!大大提升了两会报道的影响力、传播力。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种媒体,即使没有达到"全"的地步,也至少拥有几种,比如报纸、杂志、手机报、网站。有些集团拥有几份报纸、多个手机报;二是传媒集团建立了“全媒体中心”,或者类似于这样的机构,底下有“全媒体记者”负责集团的采编工作,然后全媒体中心采集来的内容在多种媒体上刊播,即“一个产品,多个出口”,以整合资源。  相似文献   

13.
谢新洲 《传媒观察》2014,(10):13-14
正近年来,媒体融合一直是世界新闻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各国的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给予定义和解释,媒体经营管理者更是不断地在实践中予以探索。我国也不例外。2014年8月,在南京举行的世界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了我国媒体界尝试媒体融合的大舞台,其中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的重大举措尤其令人关注。一、媒体联盟应运而生,符合"深度融合"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4.
高伟 《传媒观察》2003,(7):53-54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流行,被誉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传媒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作为新华报业集团最年轻的媒体——新华报业网(www.xhby.net)的记者,我在2002年12月27日采写的一篇《南水北调工程上午开工》获得了2002年度新华日报报业集团年度好新闻  相似文献   

15.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6.
传媒资源整合已成为近年来国内传媒业的一个热门话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一些媒体就开始尝试资源整合,催生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与过去“小而全”、“低而散”的媒体格局相比,这些集团经过内部资源整合,竞争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成为开启媒体市场的关键和推动媒体机制转型的重要动力。去年8月份,  相似文献   

17.
建立报业的全媒体系统,是启动和实践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步骤,也是利用数字技术重塑报业的业务形态和行业边界的重要手段.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实施全媒体战略,组建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多种媒体形态的组合,形成崭新的"全媒体框架",再造内容生产流程,按媒体内在传播规律制作和发布产品,以求实现从"营销报纸"到"营销内容"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李宇 《传媒》2014,(15)
正2014年3月,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的整合组建成为我国传媒领域的重大新闻,也是我国传媒机构打造国际化媒体集团的积极尝试。长期以来,我国广播电视媒体一直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媒体集团",但时至今日,真正能达到世界级媒体集团标准的还尚未出现。世界级的媒体集团不仅是一国参与世界传媒竞争的主力,也是一国传媒业综合实力的体现。目前,世界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传媒集团都在美国,其中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康卡斯特电信公司(ComcastCorporation),位居第二和第三的  相似文献   

19.
10月22日,新华日报报业集团隆重举办了10周年庆典,同时正式更名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在一代代新华人和一任任老领导开拓的基础上,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成立10年来,已由成立之初的4报1刊,发展到今天的14报7刊和1个网络媒体群、1个移动手机媒体及10多家经营性公司,逐步成为舆论导向正确、品牌效益优质、数字网络先进、文化底蕴丰厚、氛围和谐奋发的现代报业传媒集团。以下"本刊专稿"专栏内容,为发自10周年庆典现场的报道和新形势下全媒体发展的专题研讨综述。  相似文献   

20.
彭兰 《传媒观察》2014,(10):15-15
正新华报业在青奥会报道中所做的一些媒体融合的新探索,使我对媒体融合概念的认识有了一次升华。过去说媒体融合,讲的就是媒体机构内部的融合或是业务的拓展,这次却把媒体融合从机构内部的融合变成了机构之间的融合,甚至可能是媒体机构与其它行业之间的合作。媒体融合,我一直认为不能简单等同于所谓的全媒体化。"全媒体"在业界和学界存有争议,甚至有人反对这个概念。我对这个词,也是比较犹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