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疑冢”     
陶易 《寻根》2011,(5):22-25
“疑冢”,是“为防人盗掘而造的假墓”(《辞源》)。《中国文化辞典》“疑冢”条说得更详明:“古人或有生前结下冤仇之家,担心死后会被仇人掘尸毁墓,故常作假坟数座,称疑冢……也有为防备盗墓者因挖取财物而毁墓所作。”以上两种基本概括了古人设立疑冢的主要动机。疑冢的修建,一般多为墓主生前所定,也有身后由子孙所造,甚至还有乡邻或朋友代修的。历史上有名的疑冢有下面几例。  相似文献   

2.
说"碗"     
李佳 《华夏文化》2011,(1):25-26
碗何以得名?我们查阅了以下几种字词典中的释义:《汉语大词典》:“一种口大底小的食器。一般是圆形的。”《辞源》:“圆形敞口的食器。本作‘梳’、‘盘’。”《汉语大字典》:“盛饮食的器具。”读罢这些说解,我们会想,难道是由于碗的口径呈圆形所以我们名之曰“碗”?  相似文献   

3.
王洁 《华夏文化》2009,(1):29-30
关于“猞猁狲”一词,不同语文辞书的处理不尽一致。《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辞海》(1999年版)均未列“猞猁狲”词条,前者在训释“猞猁”时也未提及“猞猁狲”,后者在“猞猁”的释义中说。明“别称‘猞猁狲”’。《辞源》(修订本,1988年版)、《汉语大词典》(1992年版)则把“猞猁狲”列为主条目,前者未设“猞猁”词条,后者将“猞猁”设为参见条目,用“(猞猁狲)又称猞猁”将两条目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
董姓源流     
董小康 《寻根》2010,(3):126-127
董姓起源“董”字在《说文解字》里作“蕫”,从拜童声。汉代通儒杜林在《仓颉训诂》中说:“董为藕。 ”“蕫”正式变为“董”字来使用应始于东汉。据王钧《说文解字句读》里讲: 至董卓时,童谣云:‘千里草,何青青。’知之为董,自东汉始矣。从释字来看,  相似文献   

5.
这是个老问题了。但由于辛德勇先生近年提出了新解,加之中华书局新刊的《史记》修订本接受了他的解释,修改了旧版有关文句的标点,使得这个老问题再度浮现出来。对此问题,我久有关注,但因循未有所作,现在看来,还是值得再作一番清理的。  相似文献   

6.
“雅学”考     
“雅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是小学家中常用的一个词。然而,一般辞书均不把它作为一个“词条”收入.即使像《辞海》、《辞源》之类的大型工具书,也难觅其踪迹.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汉语大词典》才予收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雅学”作以探究。  相似文献   

7.
<正>一直以来,很多文章主张"烂醉如泥"之"泥"应为一种虫,认为把"烂醉如泥"之"泥"解释为"烂泥"是望文生训(《现代汉语词典》"泥醉":"作烂醉……俱指烂饮而酩酊大醉、瘫作一团之下不醒事态")。初看这些文章,观点确实很新颖,不过,细想总感觉问题很大。笔者查阅了一些大型字典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这样解释"烂醉如泥":"醉得瘫成一  相似文献   

8.
说“前席”     
李商隐有一首七绝《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相似文献   

9.
说“三正”     
来新夏 《寻根》2011,(4):14-16
春天来了,天气暖了,身体也感到增加了些许活力,便想读书遣闷。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册商务版“国学基本丛书”中清人陈奂著的《诗毛氏传疏》来读。书自动张开,原来夹着一张已经黄脆的小笺,  相似文献   

10.
说“牙牌”     
陶易 《寻根》2011,(6):47-51
《西游记))第七十回写孙悟空计盗紫金铃,路上打杀一名叫“有来有去”的小妖,从他腰间搜出一面镶金的牙牌,牌上写有职务和相貌特征,并有“长用悬挂,无牌即假”的字样。《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回也写道:朱太尉头戴乌纱,身穿猩红斗牛绒袍,腰悬太保牙牌。  相似文献   

11.
陈美林 《寻根》2012,(5):17-21
危兆盖先生在《寻根要有度》《寻根》,2012年第1期)文中指出有些人总要“寻找到一个有名头的人物来认作老祖宗”,而有些人就“利用这种心理浑水摸鱼,专门在弄不清楚的事上出成果,往自己脸上贴金”,“这种毛病,过去有,现在也有,甚至也可以说是古已有之,但于今为烈”。此言极是,笔者深表赞同,手边正好有一例,不妨一说。  相似文献   

12.
項陽 《中国文化》2010,(1):26-35
<正>我的《乐经何以失传》短文在《光明日报》发表,讲《乐经》是为周代国家大祀所用的"六代乐舞",意在与大学术界交流。这个话题见仁见智已有两千年,相信研讨还将会延续。多位师友意见左右。相右者以为是一种新视角,开拓了思路,相左者则坚持《乐经》仅为文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赵兴勤 《寻根》2009,(4):69-71
《顶灯》(或称《滚灯”),是多种地方戏时常上演的一个剧目。江苏省柳琴剧团也擅长此剧的搬演,曾带此剧赴日本、奥地利作文化交流演出。演员的精湛技艺,每每使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此剧目虽然流传甚广,然“顶灯”之渊源,却鲜有论者论及。韩健畅先生的《顶灯小考》(《当代戏剧》2007年第3期,以下简称“韩文”)一文,对“顶灯”之技来龙去脉作了较为清晰的表述,恰在某些方面弥补了这一缺憾,读后令人受益匪浅。但是,细细推敲,仍似有未尽之意,笔者拟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4.
田君 《寻根》2011,(4):4-6
文字是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分析“礼”的字源,可以为探讨礼乐文化的起源提供有益的帮助。《说文解字》中有“稚,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置,璺亦声”,释“礼”为“履”。笔者将从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的角度,进行简要论证,透视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尉学斌 《中华文化论坛》2022,(6):60-71+154-155
阳明学说与朱子学之间关联密切,二者的复杂关系也比较典型地表现在对《大学》中“格物”的阐释差异问题上。王阳明格竹失败,固然有其自身误解的原因,却也凸显了朱熹“格物”说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王阳明在别创己说后对“格物”有了新的解释,并于随后与同仁的反复辩难中逐步修正完善自己的学说。然而,王阳明“格物”说在自身学说体系中的圆融贯通并不能完全应对基于朱子学传统的质疑。究其根本,其缘由或在于阳明学说对《大学》文本的依托,以及对朱子学传统在某些形式上的借用与转化,而王阳明“格物”说的提出方式,也为我们指示了解决其困境的可能性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刘凤强 《寻根》2013,(4):96-97
《黄生借书说》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一篇论说文章,文中讲述了一位好学青年向袁枚借书,袁枚借此机会发表议论,勉励青年人刻苦读书、奋发图强的故事。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很适合中学生作为范文学习。  相似文献   

17.
丰家骅 《寻根》2012,(5):58-61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一句自况的话。这句话经过长期流传、演化,至今仍活在人们的口头上。但现代这句话的意思,一般都理解为“读书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入理解”,或是“读书马虎,浅尝辄止”,等等。这不仅失却了这个词的原意,而且词的感情色彩还带有贬义。  相似文献   

18.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章的"不朽说",是中国文论史上的历史性突破,标志着魏晋进入了"文学的自觉时代"."不朽说"在确立文学独立、崇高地位和超越儒家传统的"三不朽"思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不朽说"的产生则主要应归因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儒家意识形态的解构和作者独特的个体特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20.
<正> 有读者给我发来邮件,也有读者寄来录音记录,内容说的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上讲述《玄奘西游记(33)·魂系真经》时,批评"今天的翻译作品,有的随意删掉段落,有的译文令人莫名其妙。"他举例说:"我看过一本书,卡莱尔的《英雄崇拜》,一代名著。有一个汉译本讲,‘当人走在黑夜路途中,如果前头有一只发亮的乌龟,它就能领着你穿过黑暗。’我当时看了,乌龟发亮,没听说过,乌龟怎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