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从叙事学角度来分析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主要从叙事对象、叙事策略、叙事态度三个方面来着重分析。在叙事对象上注重人物本身的话语权,不再由作者作"零度叙述";在叙事策略上主要运用重复的手段以及重复这一方法在小说中的作用;在叙事态度上,作者是舒缓温和的。从这些方面来读《活着》,了解作者所代表的先锋小说在创作上的趋势及方向。  相似文献   

2.
房媛 《华章》2012,(21)
《活着》是一首演绎生命、讴歌生命的歌.余华以一种淡漠的话语基调,用一种近乎冰冷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社会底层人群的生存故事,在悲剧性氛围里发掘种种人性的善良和光辉,凸现人格尊严的力量,完成了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相似文献   

3.
余华用看似简单的故事和风格完成这部不简单的作品,为当代小说创作特别是先锋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拟分析本小说的三方面成就:他采取的民间立场以及余华九十年代转向民间立场的内外两方面原因,先锋文学的困境及先锋作家的自救性思考和探索,余华个人对暴力的厌倦和对现实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小说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对中国农民坚韧的生命力的发现和推崇,对温情的叙述;小说使用的双重情境,即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叙事情境和作者叙事情境,使作品富有张弛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读《活着》,是四年前,我擦干泪水感慨道: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四年后,重读《活着》,压抑而恣肆的泪水对我说: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读《活着》 ,是四年前 ,我擦干泪水感慨道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四年后 ,重读《活着》 ,压抑而恣肆的泪水对我说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小说。《活着》感动了读者 ,是因为首先感动了作者。如余华所说 :“我是哭着将这部小说写完的 ,后来出版社送来校样 ,我也是哭着读完。后来有很多次当众朗读 ,读一遍要哭一遍。福贵越来越成为我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好朋友。”他自己也说《活着》“让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活着》同样感动了世界。它赢得了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奖 ,而由张艺谋据此改编的电影也获得了国际大…  相似文献   

6.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具有从特殊意义到一般意义的人物形象。一方面,它显示出特征的整体,即福贵精神,给人以顽强、隐忍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福贵精神又具有极大的认识价值,它让人们看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普通百姓身上所承载的历史重负。  相似文献   

7.
<正>《活着》是余华先生的一部很好的小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不同国家发行。余华先生也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虽然,小说的名字叫《活着》,但全书讲的却是同"死亡"相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福贵,他的父亲是地主,妻子叫家珍,女儿叫凤霞,儿子叫有庆。20世纪40年代,那时候的福贵还年轻,嗜赌成性,输光了家产,气死了父亲,从少爷一下子变成了贫民。也幸好是这样,新中国成立后他没被划为地主,不然被枪毙的就是他了!解放前,身为  相似文献   

8.
余华小说《活着》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着》是余华将目光转向民间大众以及他们的生活,用平衡语调蕴着淡淡的表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活着》要告诉我们的是“中国人这几十年来是如何熬过来的”。他们依靠的是坚韧,忍耐,是自己卑微的“平常人”的哲学,虽不崇高但无限执着。  相似文献   

9.
记得初读余华的《活着》,是在初三的时候。或许现在才来写这篇读书笔记会有些迟。为此,我也曾经想过要不要捧起它来再好好重温一下内容,可是最终还是没有做到。一来,我不想再一次落泪;二来,也许凭借着它依然存留在我心中的那些  相似文献   

10.
小说中余华改变了以往极端冷酷的刻意渲染血腥和暴力的叙事方式,用平静、含蓄、温和而略带忧伤的叙述语言,讲述了一个普通中国农民福贵饱经苦难的一生。  相似文献   

11.
《活着》以幽默、底层语言塑造了一位饱经磨难,"貌似"最该死亡,但却一直活着的老人——福贵的一生。通过福贵表达了老百姓最低限度的人生追求——活着。《活着》是余华作品风格改变的开始,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采用倒叙的写作顺序、双重叙事的风格,以简洁含情的语言勾勒出以福贵为代表的穷苦大众的底层生活。通过福贵人物形象,读者感知到生命的厚重、活着的意义;通过两位各具魅力的女性,读者感知到包容的价值。接地气的叙事不流于形式,这正是《活着》艺术独特性所在。  相似文献   

12.
《活着》采用平静的语调讲述着老百姓的故事,表达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理解,下面谈一谈笔者对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14.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作有巾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等;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以及一些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其中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相似文献   

15.
余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派作家的骨干,他的创作可以说与先锋文学的发展同步。他的作品始终呈现出“偏离以确立人的主体性为目标的新时期文学主潮,而表现为对人的存在属性的书写。”也就是说,在余华以前,中国作家对人的困境的关注,只停留在人的社会属性(如“伤痕文学”)和人的文化属性(如“寻根文学”)层面上寻找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余华是先锋文学作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作品体现了深沉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以《活着》为例,《活着》中余华用描写多次死亡的事件写活着的不易,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在作品中余华不流露出对这场人生苦难的同情,用的"零度"笔调客观地描写福贵一家人的各个人的死亡,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式农民的隐忍的钦佩、对活着本身的崇敬,也体现了作者对中国农民的深沉关怀。  相似文献   

17.
本通过对小说本叙述特征,叙述角度,叙述结构及内容的解诸来分析孤独意识在小说中的反映,并力图探索余华孤独意识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活着》展示了一幅幅死亡全景图。余华根据他儿时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现实的理解,讲述了一个个死亡的事件。《活着》死亡的背后,超越了作者以暴力、血腥、恐惧渲染死亡的怪圈,寄托了作者对中国几千年来农民苦难命运的关注与思考。中华民族的传统的精神原型给予人们面对死亡的勇气与信心。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出现众多优秀作品,对生命做出不同的诠释。本文从余华的小说《活着》入手,从小说角色的语言、行为等展示"活着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生命的个体化情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