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骏马情──试论蒙古民族关于马的审美观佟立自从蒙古人驯服了马,并在骑乘、运输、征战等生产生活的漫长历程里,在对马的从内在心理到外在美的深刻体验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游牧民族特色的一种“马文化”,就在这个具有特色的“文化”基础上,便形成了蒙古人所特有的对马...  相似文献   

2.
【命题形式】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之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马价则十倍。请以“伯乐与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此篇作文,可以发表感想,可以编撰故事,也可以抒发情感,只要围绕“伯乐与马”这个话题即可。但是,以下几个角度应该注意:其一,一匹骏马,在市上卖了三天无人过问,世人不识马,致使许多骏马都这样被埋…  相似文献   

3.
在写作中,“真实”是一个很突出的重要问题,但是如果强调得过火而求“绝对真实”,则在理论上说不通,在实践中做不到,虽然,生活的真实应该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而不允许虚构,但是,在写作成品的制作过程,即“物→意→”双重转化的过程中,写作主体必然受到主客观诸多因素的限制而不可能绝对真实地反映客观生活。艺术的真实首先要求能够反映生活的本质,然而所谓生活本质本身就是一个无法确切定义的概念,写作主体对所谓生活本质的认识,可能普遍受到时代的宏观局限的,即使认识水平很高,其认识也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而细节的描写因为形象思维的参与而产生明显的情感变形,所以,艺术的真实更不可能“绝对真实”。  相似文献   

4.
衡量一部电影作品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生活真实”能否与艺术真实完美交融,就是观众对艺术家所描绘的生活的肯定态度。“所描绘的生活”契合观众的心理积淀,能产生共鸣,艺术的目的就达到了,艺术作品所生成的“艺术真实”也就实现了,反之亦然。《牛棚》这部影片,从整体的构成质数上分析,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故导致艺术真实的缺席,本人以为这是一次艺术上的遗憾,同时也是另一种意义上艺术航行的起点:从《牛棚》的艺术失败中寻找实现“艺术真实”的可操作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5.
人们谈论最多的东西,却每每知道的很少。人们总是以“真实”与否作为评价艺术作品成败的重要尺度。但何谓艺术的真?仅管学术界进行过长期热烈的讨论,但至今观点各异,莫衷一是。总结过去的争论概括起来有三种流行观点:一种观点把生活真实与生活事实概念等同起来,认为“所谓生活的真实,是指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和事”。①陆贵山《艺术真实论》专著也持这种认识。②另一种观点则把艺术真实与生活事实相等同,把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的层面上,马伯乐的形象是可笑的又可恶的,然而马伯乐形象的基调底蕴是可辈的。 《马伯乐》是一部悲剧。因为围绕马伯乐的环境是真实的,悲剧性的,马伯乐形象是漂浮在时代大潮中取小利求小惠,“无心的以荀活为宗旨”的“蠢虫”的代表。《马伯乐》体现了作者对“五四”新文化启蒙运动下彻底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用“拍马屁”来说谄媚奉承的行为。古时候,“拍马屁”不是贬义词。“拍马屁”的来历有三种说法。一是元代蒙古人的习惯,两人牵马相遇,要在对方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以得到骏马为无上荣耀,如果马肥,两股必然隆起,所以见到骏马,总喜欢拍着马屁股称赞一番;  相似文献   

8.
宋人黄彻曾说过:“杜集及马与鹰者甚多,亦屡用属对”(《恐溪诗话》卷二)。杜甫在他的一生中的确写过许多专咏马和鹰,或题画马和画鹰的诗。在现存的杜诗中,写马的有《房兵曹胡马》、《画鹰》等共计二十余首。至于在其他诗歌的句子中写到骏马、苍鹰的就更多了。并且,杜甫还常将马和鹰相提并论,结构极其巧妙,对仗撅为工整,如:“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赠韦左丞大济》)“老马夜知道,苍鹰饥著人。”杜甫为什么对马和鹰这样感兴趣?为什么在自己的诗歌中这样反复多次地写到马和鹰呢?这确乎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法一抓住题目看图学文□广东 朱景语文·一课多式教例一、整体观察图画 ,揭示题目。1 出示“马踏飞燕”的挂图 ,向学生介绍这是一件铜制的实物艺术品的照片。2 指导学生观察图画 ,感知图意。(1)这一件艺术品是由哪几件东西构成的?(2)骏马与燕子有什么联系?(马踏飞燕)3 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二、抓住题目 ,了解“马踏飞燕”的产生。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第一段 ,边读边想。1 “马踏飞燕”这一艺术品是我国什么时候产生的?2 “马踏飞燕”为什么被视为艺术珍品?三、抓住题目 ,体会“马踏飞燕”构思奇妙。(一)抓住题目中的“马…  相似文献   

10.
品茗斋主说:马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交通不便的古代。正因如此,古人才给我们留下许多写马、嵌马的名句,如“浅草才能没马蹄”“踏花归来马蹄香”“雪尽马蹄轻”等。功夫在课外,坐下来品一品这几道“马”茶,并小试牛刀,做几道关于“马”的练习题,你会很长见识的。不过,本斋主有言在先:千万不可“走马观花”哟。一、关于马的诗句1.萧萧马鸣,悠悠旆旌(pèijīng:旗帜)。———《诗经·小雅·车攻》2.骏马思长坂,柴车畏危辙。———南朝梁·陆厥《奉答内兄希叔》3.乱鸦投落日,疲马向空山。———唐·刘长卿《恩敕…  相似文献   

11.
这淘气包马小跳,可能很多中国小朋友都认识;这淘气包马小跳的故事,也可能很多中国小朋友都知道。我相信,你身边一定有一个“马小跳”!没有?呵呵,即使真的没有“马小跳”这个人,也一定有像“马小跳”这样的淘气包小伙伴。  相似文献   

12.
王锐 《语文知识》2006,(10):14-15
在我国古代,马经常出现在描写边塞和战争生活的诗篇中.诗人们留下了许多与“马”和“马蹄”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诗句。四蹄腾空,可显骏马奔跑时的飒爽英姿:跨沟越壕,跋山涉水,可显战马神威;马蹄声声,警报频传,可显军事紧张;马蹄撒欢,悠闲驰骋于青青原野,可显蓬勃气象。本文打算从四个方面谈谈古诗中的“马蹄”意象。  相似文献   

13.
“塞翁失马”的寓言故事家喻户晓,“塞翁”一词也成了具有辩证思维的智者的代名词。然而本人在备课中,却发现该文存在严重的疏漏。一、质疑(一)文中的“善术者”是指谁?是塞翁还是塞翁之子?从开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一句看,意思是“善术者”的马丢了,联系标题“塞翁失马”,那“善术者”就是“塞翁”。但“塞翁”之所以被世人当作具有辩证思维的智者,是从他“马无故而亡”而不忧,“其马将胡骏马归”而不喜,“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而不愁时反复说的两句话,即“此何遮不为福乎?”和“此何遽不能为祸乎?”正是…  相似文献   

14.
《马踏飞燕》(第12册第1课)这篇看图学文,介绍了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马踏飞燕”这尊铜制的骏马在雕塑、造型、构思等方面的艺术特色,歌颂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在1800多年前就已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本课是向学生进...  相似文献   

15.
论艺术真实     
真实是一切艺术——而不单单是现实主义艺术——的生命。这里的真实,当然是指艺术的真实,因为艺术不可能提供生活的原物。那么,什么是艺术的真实呢?一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文章,把艺术真实理解为同生活中的事实、真人、原型的相似或内在相似性。但贾宝玉的原型到底是谁,至今仍是无头公案一桩,我们又何以知道怡红公子跟那些个原型象不象呢?  相似文献   

16.
新聚焦“淘气包马小跳”里有个《都是马小跳惹的祸》的故事,讲的是秦老师为了上好公开课,事先排练了许多遍,到正式上课时,马小跳说:“我觉得路曼曼今天没有昨天说得好,昨天她……”这句话彻底砸了公开课的锅,可马小跳并不知道他惹了祸,他只是说了自己想说的话。当我们读到这时,忍不住被马小跳的淘气逗笑了,要知道这句话是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心里想说的话,可大家却都没说,因为大家早就懂得了“察颜观色”,知道为了不让老师生气并不是自己想说的话都能随便说的道理。难怪别人说我们有两套“语言系统”:一套是专门对付大人们的“官话”,一般适用…  相似文献   

17.
正友人从遥远的北国,寄来一张明信片,画面上一匹骏马扬鬃,驰骋在无垠的草原和高远的蓝天下。友人说她又要远行了,不知道哪里才是终点,也许是属马人注定要漂泊吧,也许……友人与我同年,都属那独往独来、萍踪无定的马,总是在庸常的生活中渴望着漂泊,在漂泊的旅途中渴念着家。经历了漂泊途程  相似文献   

18.
“留白”,作为中国画创作艺术手法,营造了画中有画,画外有画的艺术效果,赋予作品无穷的魅力,给鉴赏者留出了想象的一片蓝天,为艺术鉴赏的再创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课堂教学也是一门综合艺术,恰到好处的留白,不仅有助于教师生动地“授业”,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地探究——驰骋思想的骏马,用已有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阐释演绎,去“补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适当运用“留白”手法,  相似文献   

19.
荣登2003年全国少儿新书榜!淘小子是好小子,淘姑娘是巧姑娘,畅销书作家杨红樱最新作品。国内最长儿童系列小说——“淘气包马小跳系列”,400000小读者翘首以盼!“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是杨红樱最新创作的儿童小说系列,作品诙谐幽默、好玩有趣, 通过描写一群调皮孩子的快乐生活以及他们和家长、老师、同学的  相似文献   

20.
一“艺术是真实的表现”。但这“真实”不是生活的模拟或机械地复制。而“是象画家那样艺术地再现全部生潘的真实”,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揭示生活的本质规律,如恩格斯所说:“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俄国著名讽刺作家果戈理正是按照这一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在生活土壤中孕育、提炼题材,于1836年创作了反映现代生活的喜剧《钦差大臣》。他在《论戏剧》中说:一部真正的喜剧,应是“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