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花源记》一文中,先后两次出现了“世”字。但所包含的意义各不相同。句一:“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先世”意为已去世的祖辈,用以说明来此时间久远的缘由。各地译文中对这个词的解释无可挑剔。句二:“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何世”二字目前语文课本中无注释,吉林出版的《古文观止译注》和上海出版的《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中,都将“世”解释为“朝代”,“何世”即什么朝代,用以表明这些与时代隔绝的人,不知外 相似文献
2.
杨廷珺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1993,(3)
《游褒禅山记》的主题,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发挥学道”,全文“一路俱是论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文观止》批语),课本的“预习提示”更具体地指出,“其中,作者特别强调‘志’——志向,意志”,人教社出版的教参书在“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中也把原文的中心段落第三段的结论(即主题)归纳为“要有志”。笔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窃以为《游褒禅山记》虽然写有“学者”字样,但表达的其实是王安石在其后百折不挠地推行新法、锐意改革的决心。与其说全文着重强调的是“要有志”的观点,倒不如说全文处处体现了 相似文献
3.
《桃花源记》讲授完毕的练习课上,有两个同学因一个习题争执起来,问题是这样的:课文中有这样两个句子:①处处认为志.①之句②中寻的向志所志.是。一一个个动同词学,做标记的意思;②句中的志是名词,意为标记。另一个则认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听到几位教师讲《狐假虎威》一课时,对“老虎被蒙(m(?)ng)住了,松开了爪子”一句中的“蒙”字,都把它作为“半信半疑”传授给学生。同其依据,答曰:出自《教参》。认真读一下《教参》,书上并没有把“蒙”字解释为“半信半疑”。而是在指导理解“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这个句子时,注了“老虎对狐狸的谎言半信半 相似文献
5.
《苏幕遮》是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的一首小令,选入了人教版新课程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这首词天然不事雕琢,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有一种从容雅淡、自然清新的风韵。笔者在这首词的教学中,正当学生都陶醉于欣赏"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意趣时,却突然一转。 相似文献
6.
冯善亮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1,(10):54-56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外人”共出现三次:
1.“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下称“外人①”)2.“遂与外人间隔。”3.“不足为外人道也。”(下称“外人②”)(下称“外人③”) 相似文献
7.
《光明日报》2001年9月4日B三版发表了杨西云同志的《但愿一识韩荆州》一文,文中写道:“直到宝应元年(762),六十二岁的李白赉志而殁。”不知是作者大意,还是编校疏忽,“赍志而殁”误刊为“赉志而殁”。 相似文献
8.
邓登杰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3,(4)
全国统编《语文》教材第四册,课文《桃花源记》第二自然段有“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样一句,课文注释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这样注释,把这一处的“外人”注成“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宽泛笼统;同时,注释中的“下同”二字,实际上又在宽泛笼统的基础之上把课文中的三处“外人”划上了等号。其实,文中的三处“外人”——“悉如外人”“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从深层次看来意思是截然不同的。 第一处:“悉如外人”是作者站在渔人的角度来讲的。实际上渔人在“林尽水源”的地方,从山口进去所看到的那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渔人从未见过的古老而宁静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保留了秦代的习惯,因此这个世界的人对于“渔人”来说好 相似文献
9.
学生朗读《桃花源记》,对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一句中“为”字读“wéi”还是读“wèi”起了争议。生甲:我认为应该读“wèi”,因为这里“为”翻译成“给、替”。“为”字后面省了“之”,代“村中人”。句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讲授中唐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时,一位同学突然问:“‘弟走从军阿姨死’中的‘阿姨’怎么理解?”说实话我在备课时真的没有认真研究这一句,只好说下一堂课给大家答案。 相似文献
11.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教材在历次改版中一直保留下来的文言名篇。外人一词在这篇文章中共出现三次:①男女衣着,悉如外人;②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③不足为外人道也。1993年以来,人教版语文教材均在第一处外人下注释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与之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该课的参考译文中也均将外人翻译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这种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一直被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的“世”,课本未加注释。一般作“朝代”讲,我认为应作“父子相继”讲。其理由是: 古汉语中,“世”的本义是“父子相继”,指祖、父、子、孙各代人,犹言“辈”。例如《周札·秋官》:“世相朝也。”郑玄注:“父死子立曰世。”《左传·昭公七年》:“从改三世矣。”贾 相似文献
13.
贾齐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
在古代汉语中,“是”,字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弄清某些专著中的“是”字的用法,对于汉语语法史的研究以及古书的阅读,将是不无裨益的。本文拟对《孟子》一书中的“是”字作一些平面研究,其中个别在归类上有争议的“是”字,姑且取一家之说,一般不作过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夏麟勋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在《游褒禅山记》中这样一句话: 尽吾志也不能至者,可以无悔也这句话中的“志”是心意的意思,与上文“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志”指志向,意义有所不同。贵州人民出版社《古文选泽》将这句译为“如果尽了自己的志向却未能到达的话, 相似文献
15.
系词“是”字逐渐成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者拟对《洛阳伽蓝记》一书中的“是”字进行初步分析,认为“是”字在这一时期仍具有系词、指示代词两种用法,并产生了多种活用法。而用作形容词的“是“字则较少见。 相似文献
16.
高中语文第五册《殽之战》一文中出现了三位秦军将帅: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课文对这三人的姓名足这样注释的:“孟明、西乞、白乙,秦军的三个统帅。孟明.姓百里,名视,孟明是字。西乞,字.名术。白乙.字.名丙。”对这条注释.笔者颇有怀疑.既然孟 相似文献
17.
正评选可以出名师,但不一定能出"明师"谢云(以下简称"谢"):现在"名师培养"似乎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从专业成长到名师培养,教育的发展正进入更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8.
《论语》中“是”字共出现60次,有作指示代词,表“对的、正确的”义和作系词等不同用法,我们在充分参考前贤论著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中的“是”字应视为作系词。 相似文献
19.
屈光耀 《语文月刊(学术综合版)》2011,(11):95-95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选人了《陈情表》一文,教材把“凡在故老,犹蒙矜育”中的“故老”解释为“指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而且与之配套的人教版教参也采用这种解释。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20.
对于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中的“晚”字,历来有两种解释:一说“傍晚”,一说“晚秋”,即深秋。从字面上看,都讲得过去,但哪种解释较为妥贴呢? 据《辞源》、《辞海》所载,“晚”字的含义共六项。其中,与本句解释相关的有三项:一、日落时,如傍晚;二、夜间,如夜晚;三,时间上将近终了,如秋晚。这三项中,第二项显然不妥,因为不管杜牧的视力如何好,夜间总是难以看清诗中的景色的。其余两项,都说得通,但从全诗的立意谋篇来看,以第三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