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娟  洪明 《中学教育》2011,(4):124-128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地区HighTechHigh特许学校的教师资格认证计划作为一种以自己学校为基地的教师培养和资格认证的独特模式,它由“教师实习计划”和“教师入职计划”这两个紧密联系的部分构成,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本文试图通过对该计划实施的缘由、具体内容、过程以及特点进行分析,进一步把握当今美国以中小学为基地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英国入职教师教育国家课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入职教师教育国家课程对合格教师资格标准,课程总要求,英语、数学、科学和信息交流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要求。实施其课程的目标是达成合格教师资格标准。该课程具有实践性,注重信息交流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注重中小学在教师教育课程中的作用。这些启示我们要尽快制定教师资格标准,强化实践性入职教师教育课程并注重对其实施效果进行指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美国外语教师教育领域改革的深入,美国各个州的外语教师的入职认证体系依据"新教师评估与支持州际联盟"(INTASC)2002年颁布的《外语教师的入职执照示范标准》趋向协调统一。INTASC框架下的外语教师入职认证,使根据其认证标准通过教师执照考试的方式进行,并建立了完善的考试评分体系。INTASC框架下的外语教师入职认证体系,其本质是对新手外语教师进行"绩效本位"性质的综合评估,同时积极寻求与"全美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制定的优秀外语教师认证体系结盟。这标志着美国的外语教师教育进入了"标准化"的结盟时代,也为我国的外语教师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关注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个阶段以后,许多国家开始重视对新教师开展入职教育。我国开展对新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已经多年但并未形成制度,近年来教师入职教育呈现出以学校为中心的新趋势。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小学校在师资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凸显、国外校本入职教育的影响,形成的特点主要是以改善教学行为为主要内容、以"师徒结对"为主要形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要目标。今后的发展要全面规划校本入职教育的内容,避免片面化;完善校本入职教育的模式,避免单一化;建立多方参与的入职教育体系,促进校本培训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师范生入职教师教育中存在着诸如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性课程师资力量缺乏、教师教育特色不足等现实问题。高度重视改革的标准化、加强教师标准的约束力、强调"学校体验"的全过程性以及重视教育实践课程等是英国改革入职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经验。在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要从思想认识、加强师范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着重加强入职教师教育的实践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入职教师的教育改革,以进一步提升师范生的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入职教育是连接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教育的桥梁,是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中间环节。美国佐治亚州将教师入职指导作为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规范化和制度化,其2012年的教师入职指导指南全面介绍了入职指导的角色和职责、领导和组织结构、目标、指导、持续的评估、专业学习和项目评估等。对我国教师在入职指导方案制定、支持体系建设、评估的完善以及导师指导的相关方面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的教师一直匮乏,备选证书(alternative certificate)的制定为教师队伍的壮大贡献了力量,但是备选教师(alternative teacher)在初次教学时遇到了很多阻碍,因此,美国南区教育委员会实施了美国CTE选择性证书教师入职培训。针对此项入职培训介绍其背景、培训概况以及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新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出现诸多问题,开展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十分必要。以学校为中心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具有三方面优势,在此基础上新教师入职培训的基本策略是:组织相互听课和评课、建立说课和集体备课制度、“师徒结对”制度的完善和创新、开展分学科的课例学习。  相似文献   

9.
美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教师入职评估制度改革将实习作为核心评估内容,“基于实习的教师入职评估”就是由美国教师教育专业团体(AACTE)推出的新一代教师表现性评估系统.该系统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估三个维度建立了自己的评估框架,具有注重衔接性、专业性、表现性、实践性、技术性等特点.同时,它也面临着来自有关评估范围、尺度要求、可信度和多元文化教育等多方面争议所带来的挑战.“基于实习的教师入职评估”的实施是美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教师培养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伊利诺斯北部大学(Illinois N orthernU niversity)和多米尼加大学(D om inican U niversity)对该州的中学新教师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访谈,主要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以及所在学校在帮助他们成长方面可能的作为。调研的内容包括:学科和课程的知识、评价、自治权、形象与身份。在访谈中发现,新教师认为以下一些因素对他们的专业发展影响较大:教育理念和教学法思想、在教学实习阶段的体验、与指导教师合作学习的效果、所在学校学习文化的建设等。在学校可能的作为方面,归结起来,学校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为新教师铺平成…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系统的新职业教师入职项目的缺失是造成美国职业教育面临职业教师短缺和职业教师专业素质不完全的原因之一。新职业教师入职项目由地方专业发展协调、系统的行政支持等11个部分组成,力图通过建立一种灵活的适应机制帮助新职业教师顺利过渡到职业教师工作领域,实现新职业教师专业化。  相似文献   

12.
13.
在美国,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对入职第一年的新教师给予教学上的支持和帮助,州和学区制定周密的指导计划,并富有成效地进行实施,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起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理想教师积极特质问卷》对江苏省常熟市新入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教师在问题解决因素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教师;初中教师在教育情感因素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小学教师;新入职教师的理想状态与现实状态存在显著差异。积极心理品质可以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成长,因此,相关教育管理者应重视对新入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活动,提升新入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农村新教师入职培训在对培训的认识、培训角度、培训者资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开展农村新教师入职培训是提升农村教师素质的重要路径。新型城镇化将农村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和城乡教育资源的整合,为农村新教师入职培训带来了新机遇。从构建动态、持续的入职培训系统,培训新教师多元化的能力,多举措丰富入职培训者资源等方面入手,探索农村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入职教师表现性评价(edTPA)系统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表现性评价系统,采用嵌入式评价和教学事件评价两种评价方式。edTPA系统是一种基于证据的评价,评价内容客观全面;专业化的评估成员和不同学科、不同学龄阶段的详细的评价准则,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评价主体参与评价和真实的教学情境测评使评价具有教育性和发展性。美国edTPA系统对指导和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除了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之外,更多的要靠自我修炼和内在成长。为使新入职的教师少走弯路,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成长经历,从自我分析、成长愿景、成长目标、成长路径等方面作一简要介绍,以期对新入职教师专业成长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影响当地学前教育事业未来发展趋向和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和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相对落后,是我国及自治区整体教育事业的薄弱地区。为此,采用结构型问卷调查法,分析了和田县新入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发现,这类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发展不均衡,其学历短板制约了发展空间。一般来说,专业对口的新入职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更高,村教学点幼儿园教师在各维度体现出“滞后性”。为此,应强化外部支持,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优化教师学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教师准入门槛;实施精准培训,提供适切的专业成长路径;强化正向激励,激发教师内生性动力,从而打通新入职幼儿园教师的发展通道,提高其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表明,浙江省内部分高职院校新入职教师多为"门TO门"教师,他们工作岗位适应性及幸福指数偏低。通过对新入职教师岗位适应性原因分析,可以从总院、二级学院、教研室、教师自身四个方面切入,即总院做好统筹规划构建宏观培训体系;二级学院做好培训工作具体落实;教研室做好方案细化和校企合作对接;新入职教师做好个人自主研发学习加自我心理调适,以加速新入职教师的成长。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是帮助他们更有效地适应学校环境并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比C学院近三年的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课程,探讨了其异同以及教学能力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从完善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制度、基于教师需求和校本培训的考量,以及建立岗前培训的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策略以提升高校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的效果,旨在为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