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商隐在诗歌艺术上创造了深婉精丽、富于感伤情调和象征暗示色彩的新诗风。他的“无题”诗均以男女相思离别为题材,在抒写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着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抒情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穆旦的《诗八首》是一组“爱情之诗”。通过对“无题”这一特定的诗歌形式的再书写,穆旦建构了一种人与天地准、返本归一的爱情哲学。  相似文献   

3.
张冬香 《成才之路》2009,(17):39-40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他在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创造性地丰富了诗的抒情艺术。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困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下面这首《无题》,大家就是把它视为抒写爱情的名作去欣赏的: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了大量与爱情生活有关的《无题》诗,生动地描写了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和缠绵炽烈的爱情追求。他的《无题》诗虽因无题而变得难于理解,但读者只要用心去体会、品味,仍会被那些美丽动人的诗句所感动。  相似文献   

5.
一、解题:这是一篇说明文,是说明“蚕”和“丝”的。一般是用“蚕”和“丝”作题目,但这里却借用了一句唐诗,这便增添了文章的光采。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一首无题七律诗的一句。诗的颔联是这么两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借物喻人,说明对爱情之忠贞的。其中“丝”和“思”谐音,说明要不相思除非自己身死,但这里却是用了本意,表明了“蚕”和“丝”的关系也表达了对“蚕”儿一生到死为人类造福的歌颂,用这句诗作题目,引人入胜,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增强了诗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6.
美丽的恋歌     
李商隐 (81 3— 858) ,字义山 ,号玉溪生、樊南生 ,怀州河内 (今河南沁阳市 )人 ,是晚唐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创作兼擅古今体 ,尤擅近体 ,其中以七律最胜 ,五律、七绝则自成一格。其诗大多抒发穷困潦倒的苦闷 ,一些咏史诗则借古讽今 ,批判现实 ,具有浓厚的抑郁情调和感伤色彩。而他独创的“无题诗” ,不仅最能代表他的诗歌风格 ,也最为人称道。这类诗计有十余首 ,非一时一地之作。之所以用“无题”名篇 ,是因为其内容、意义不便明言 ,或很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来表现 ,或另有所寄托。这些诗大多以爱情为题材 ,构思新颖缜密 ,想象丰富奇妙 ,形…  相似文献   

7.
卞之琳在《无题》(五首)中记录了一段未能开花结果的爱情经历。在《无题》中卞之琳不求率真炽烈地表现感情,而是通过静观和记得画来构建诗的富于质感的意象,并以陷喻构成一些极富暗示性的具有多层内涵的象征性意象,从而以简洁追求丰富,以有限追求无限。这种诗歌中情与智的融合,表现了现代派诗人感情与理智相统一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8.
徐雷 《成才之路》2013,(29):69-69
多年前读唐人李商隐的《无题》,不觉心驰神伤。 李商隐作诗五百五十首,以爱情诗成就最高,其中尤以《无题》这首诗最为魅力四射,它描写的爱情深远绵长,风格绚丽,历代传诵不衰,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对爱情的向往和坚守的依据。其余像“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一样都美不胜收。辛文房曾评日:“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绮密瑰妍。”  相似文献   

9.
过去一些读对李商隐“无题”诗的研究往往穿凿附会、破坏了诗的整体艺术形象。要真正理解李商隐的“无题”诗,即要从历史的角度去分析,更要注意从客观存在的艺术形象以及作的创作个性等方面全面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李商隐“无题”诗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0.
从古代诗文或现代诗文中,我们经常会读到或看到诗文的题目常用“无题”作标题,从诗文的表面看似乎没有标题,其实不然,诗的思想意义却更深刻,更发人深省。 “无题”,即无所命题,待要申诉而又难于明言,故以“无题”寄意。有的诗人作诗别有寄托,或者对内容有所忌讳,不愿意将诗人的主旨明白显示在题目上,所以,就用“无题”作为诗的篇名,后来人们就把这类诗叫作“无题”诗。古人张采田曾说“无题诗格,  相似文献   

11.
李商隐的无题诗向来以用典繁密、细致入微、艰深晦涩而著称,深藏其中的情感意蕴尤难把握;其爱情诗又以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真实感人而闻名。本文试图取李氏无题诗与爱情诗的交集,对其“无题爱情诗”的情感意蕴加以解读。李氏无题爱情诗可分作三类:无题初恋诗、无题夫人诗和无题艳情诗。综而观之,李氏这一类诗具有真、细、伤、深的独特情感风格。  相似文献   

12.
王晖 《阅读与鉴赏》2008,(2):28-28,27
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如《无题》(相见时难);也有的托喻友朋交往和身世感慨,如《无题》(待得郎来);此外,有少数艳情篇什,轻薄浮艳。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由于它们比较隐晦曲折。千百年来解说纷纭。本文仅从构思角度来探讨无题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一提起李义山(商隐)的诗,人们就会想起那些缠绵精致的《无题》诗,就会想起“诗家总爱西昆好”的评论。仿佛爱情朦胧是李义山诗的特色。笔者看来,玉溪生诗中的萧瑟美才是其优于其他诗人的独特之处,请看:竹坞无尘水滥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相似文献   

14.
提起送别诗,人们便常常想到依依惜别、感伤等情感。诚然,惜别与感伤确是人生别离时之常情,但若把送别诗所表现的感情仅限于此,就太狭隘了。其实,由于送别双方的遭遇、思想不同,送别的背景、时代各异,送别当时每个人的身份、情绪有别,因而,虽同为送别,却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情感,即“一样分别多样情”。下面分类述之。  相似文献   

15.
提起送别诗,人们便常常想到依依惜别、感伤等情感。诚然,惜别与感伤确是人生别离时之常情,但若把送别诗所表现的感情仅限于此,就太狭隘了。其实,由于送别双方的遭遇、思想不同,送别的背景、时代各异,送别当时每个人的身份、情绪有别,因而,虽同为送别,却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情感,即“一样分别多样情”。下面分类述之。  相似文献   

16.
从“原创诗坛”到“于诗间漫步”至今,在被选用发表的诗中,这首《爱情梦幻》大概是仅有的一曲爱情题材的歌唱了。虽然还只限于“梦幻”(我赞成中学生只限于“梦幻”),诗却写得自然,流畅,感情真挚,意趣不俗。特别是诗作的前两节,10行诗一韵到底,节奏明快,意境典雅、庄重,很美地表现了这位少年“爱情梦幻”者纯真而热切的浪漫情怀,不禁让人想起歌德“少年女子谁个不善怀春?少年  相似文献   

17.
德国诗人席勒将歌分为两种模式:素朴诗和感伤诗。用这个诗学理论去考察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三百”,我们发现,其模式同样可以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素朴的”是自然的,“感伤的”是寻求自然的,它阐述出的将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所经历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产生出的不同的精神产物。素朴诗和感伤诗的单独提出有着它自身的美学意义,“素朴”使得“诗三百”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一个难以企及的创作高峰;而“感伤”则开启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传统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对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评价,多有分歧,多数论者认为爱情、朦胧是其诗歌的特色。本文认为萧瑟美才是李商隐诗风的独特之处。文章指出,李商隐诗中的夕阳、枯荷所表达的意境,是一种萧瑟美。他的一些《无题》诗虽然蒙上了朴朔迷离的朦胧美外衣,实则表现了一种萧瑟特色。本文并讨论了形成李义山这种诗歌特色的主客观因素。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与吴文英虽身处不同的时代,但多事之秋的国运及辗转飘零的身世却是他们所共同面对和亲历的。他们感伤自身的飘泊,感伤早逝的爱情,感伤穷途末路的帝国。在家国不幸的无限怅惘中,感伤情调成为义山诗与梦窗词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0.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于唐朝诗人李商隐以“无题”为题目的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相见时难别亦难”,原本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爱情写照。可不知从何时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歌颂教师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的赞美之词,一代又一代富有责任感、讲求奉献心的人民教师,就这样被人们广为传颂着,而教师自己也会经常以此为诫,以此为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