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日报记者部及驻各地记者站,作为大众日报地方新闻采编的主要力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大众日报创刊80周年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将批示要求贯彻落实到基层新闻实践之中。部门上下认真梳理了近年来大众日报地方新闻版块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重要论述的思考、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2004年,大众日报在新一轮改版中专门设立了特派记者组。这支采用特殊管理模式的“小分队”,创新运作机制,拓宽报道思路和领域,深入研究思考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紧密配合中央及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效弥补了党报在改革转型中出现的空当和不足,为提高《大众日报》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做了有益探索。党报改进,需要“特殊队伍”大众日报在新一轮改版中,把“新闻强报”摆在首要位置,明确提出“办政经大报”,“做山东最专、最强、最具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新闻,形成报纸特色”,并相应建立了一套全新的采编模式及考核奖惩机制,其…  相似文献   

3.
黄俊华 《新闻前哨》2005,(12):15-17
都市报地方版,顾名思义,是指都市类报纸创办的、以刊登特定地区新闻和信息为主的版面或报纸。 在国内创办地方版的都市报中,四川《华西都市报》是最早釆取行动的。1996年,《华西都市报》专门开辟两个《重庆版》,全部刊登重庆本地新闻信息。随后,其它城市的都市报纷纷效仿,相继推出自己的“地方版”。 从地方版的报纸形态来看,一部分是有独立刊号、脱离母报独立存在的,如《燕赵都市报》的《冀东版》和《都市时讯》;一部分是采编相对独立,但没有独立刊号、依附主报一起发行的,如《楚天都市报》的四个地方版。  相似文献   

4.
济南新闻     
《青年记者》2007,(19):F0002-F0002
9月21日上午,大众日报《济南新闻》创办两周年座谈会在舜耕山庄召开。济南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部门、各县市区及企业和街道办事处的代表.与大众日报《济南新闻》的编辑记者进行了交流,对《济南新闻》做出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马玉峰 《青年记者》2007,(14):82-82
社区是新闻的富矿,也一直是各类生活类报纸关注和争夺的热点,设立社区记者站、开办社区版一时间可谓硝烟四起。但省内各级党报对此却是一直不瘟不火。党报不需要关注社区吗?社区不需要党报吗?非也,其实如果把党报优势和社区进行有机的结合,无论对报纸本身还是对社区工作都是有益的,大众日报的地方新闻版《济南新闻》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1994年3月25日《大众日报》一版发了一条花边新闻《数牛》,许多人读了都说好,新闻界前辈、省新闻学会副会长李芳木同志还就这条新闻写了一篇短文《牛多了也不能吹》(见3月30日《大众日报》二版)。这条新闻说的是这样一件事:肥城市大力发展养牛,计划一年养10万头。到年底了,计划达到了没有?全市到底养了多少头牛?市领导不听汇报,而是派出826名干部,分赴全市17个乡镇、604  相似文献   

7.
魏莉 《新闻三昧》2005,(5):41-42
时下的新闻媒体多实行采编分开体制,即按照工作性质的不同在新闻业务上将记与编辑分开运作。无可否认,这种相当长一段时期在国内外新闻传媒通行的做法基本符合新闻工作运作机制的内在规律,因而在实践中站得住脚,显现出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令媒体“头疼”的问题,其中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处理好记与版面、记与编辑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随着《大众日报》的诞生、成长和发展,也同时锻炼、成长了一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新闻队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三明日报》坚持每周一的记者业务例会,主要是落实报社编委会部署的“中心工作”报道任务,探讨新闻业务,推进采编工作互动。实践证明,记者业务例会是报纸编务工作不可缺少的平台、本人分管记者部工作多年,也深感记者业务例会对提高新闻报道的有序性和有效性,对提高记者业务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2011年9月20日至10月31日,我担任记者部值班领导。期间。正是“走转改”活动逐步推向高潮之际,仅以军报《部队新闻》版为例,三分之二的版面头条刊登的都是与记者“走转改”相关的稿件。值班看稿.我深切感受到.版面上来自基层的声音多了.真切感人的报道多了.记者践行的感悟深了.“走转改”已进入广大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中.促进了新闻采编作风的转变、加快了新闻文风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今年1月初,《福建日报》进行了一次扩改版,《视点》版从原来的每周三个版扩至五个版,逢周一至周五见报,题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诸多方面,主要是热点新闻的深度报道,办成能上报摊的版是它的目标。深度报道和新闻影像化是纸媒在当代传媒环境下的发展趋向,《视点》无疑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从今年3月16日开始,《大众日报》实施了新一轮改扩版,改扩版后报纸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大众日报》首先在办一张什么样的党报上积极探索,将“主流、权威、高层次、高品位”的政经大报,确定为新一轮改扩版的目标和市场定位。办好新型政经大报的有效路径就是新闻强报、特色立报。党报要靠做强新闻,增强竞争力、影响力。在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党报必须走差异化竞争的路子,准确地按照自己的市场定位形成鲜明特色,力求独家、独到、独特。《大众日报》还探索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从党报的重点读者,党报发行应当覆盖的重点地域、重点行业和传统党报的办报理念、报道内容等方面去思考如何改进党报,拓展党报的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张雅娟  张华念 《青年记者》2004,(7):17-17,21
《燕赵都市报》和《齐鲁晚报》同属于市民生活类报纸,两者在新闻采编、报纸版面的设计等各个方面都讲求贴近性,力求以平民的视角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两报都重视时评的作用,为此专门开办了时评版,两家的时评版各有特色,办得有声有色,本文拟将两者加以比较,试图得到一些有启发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寻找品牌基因》(大众日报2010年9月1 6日一版),获得第二届青年新闻创新奖二等奖,我感到十分荣幸,青年新闻创新奖以鼓励年轻编辑记者锐意创新为宗旨,我们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近些年也在评论写作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这篇稿件可以算是评论创新的一个小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1999年1月1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60周年纪念日,199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为大众日报题词:“永远与人民大众在一起。” 1月3日,大众日报一版刊登了江泽民总书记的题词,并配发了社论。(据1月7日《中华新闻报》) 学习把握和运用邓小平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18.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作为煤炭企业报的摄影记者,我报道的重点是煤矿。为拍摄矿区鸟瞰,新矿集团最高的地方留下我的脚印;为拍摄一线新闻图片,井下最深的地方有过我的足迹。近年来,我先后在《工人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矿业报》、《大众日报》、《现代物流报》、《山东工人报》、“山东矿业》、《当代矿工》、《走向世界》等报刊上发表新闻图片千余幅,特别是反映煤矿工人的图片经常发表在《中国煤炭报》一版上。  相似文献   

20.
2006年9月中下旬,在解放军报周涛副总编的带领下,记者部在辽宁辽阳和河南洛阳组织了一次新闻会战(简称“会战”),10名记者用10天时间采写了10篇较有分量的深度报道,其中8篇工作通讯在一版刊出,两个整版的重头稿件在专题新闻版刊出,形成一组广受好评的《火热军营——记者感悟落实科学发展观》系列报道,成为本报去年中心工作宣传的一大亮点。现摘发其中5名记者的采写心得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