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这个大人很惊讶,在同一天的互联网上,居然看到两条"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并不快乐甚至简直就不想'生活'了"的消息,一则是广州的小学生普遍感觉"活着真累"、"活得好没意思",并且据说这已经成了广州小学生中流行的口头禅;另一则是北京一个15岁男孩,因"不堪学习压力"跳楼自杀身亡.据笔者了解,这几年因感到学业重而厌学轻生的孩子越来越多,前年春节过罢中小学开学时,笔者当地的一个8岁孩子因想到该上学了觉得"没意思",结果小小年纪的他选择的也是跳楼自杀.  相似文献   

2.
单士兵 《学习之友》2014,(11):22-23
“老师我做不到啊”,这是一个10岁男孩的留言,或者说,是遗言,是控诉。这名成都的五年级小学生,已经从自家住宅楼上坠落身亡。经初步勘查,疑为跳楼自杀。据说,他在朗读比赛时说话被老师留下体罚,让写1000字的检讨,或者罚站一小时。这个孩子最终选择跳楼,还在语文课本上写下“老师我做不到,跳楼时我有几次都缩回来了”。  相似文献   

3.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劳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五岁男孩,能将自己的生活小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主动帮妈妈干活。当记者问其母亲“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么这么强”时,这位母亲说:“不这样培养,将来他怎么能够生存”这才是一个对孩…  相似文献   

4.
前些天,某晚报刊登了一则报道:一个10岁男孩学习成绩优秀,可生活能力奇差,系鞋带、洗澡、收拾书包这些事情都不会做,甚至拉完大便也大声喊叫要父母来擦屁股。一味地呵护和溺爱,凡事包办、代办,造成生活低能儿的“罪魁祸首”是父母。只要学习好就行,总把“好好学习”“赶紧学习”挂嘴边,当然也关心孩子的健康和交友,强迫孩子吃这吃那,翻看孩子的日记、书包和抽屉,殊不知这些“爱”换来的是孩子的不满、愤怒和反抗。  相似文献   

5.
“既‘盼’孩子考上大学,又‘怕’孩子考上”,“不念是可惜,念是前途未卜”,“‘因教致贫’已成为横压在农村家长心中的最大难题之一”——看到这些,笔者感到无言的悲哀。  相似文献   

6.
细细考察孩子们的“模仿秀”,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形”的模仿。广州海珠区的一个小学生特别喜欢一种叫“挑逗”的零食,在学校里,常常模仿广告里的情景对女同学说:“我要‘挑逗’你哦!”以至回家见到妈妈,也大呼小叫“我要‘挑逗’你哦”!有一个6岁男童与邻居家…个4岁小女孩玩耍时,竟模仿电视上男女亲热的镜头,脱掉衣服搂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读这篇文章前,先请同学们听一则小故事:在夏天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许多孩子在一条清澈的小河里戏水。他们使劲击打着水面,河面上激起一片片的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绚丽多彩。突然,他们惊讶地发现,一道迷人的彩虹海市蜃楼般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天晚上,其中的一个孩子写下了一则日记,记述了这天所发生的事情,最后他写道:“原来,我们也能创造生活中我们本认为不可思议的奇迹。”后来,这个孩子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作家。 其实,孩子们因打水仗而制造出的“彩虹”,和大自然雨后初晴出现的彩虹,在科学解释上是一样的,但在孩子们的眼中,那的确是个令他们惊讶的事情,而那个记日记的孩子,却能从这件事联想到了生活中奇迹的创造,这便是可贵的“悟性”。 “悟性”是聪明人的法宝,拥有了它,便可一叶知秋,举一反三,就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写作也是一样,各种写作技法的掌握,并非一定要通过钻研各种写作理论才能求得。赵传连老师的这篇文章,可以在这方面给同学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里的“宽容”有多个含义。“宽容”首先体现在自信心培养上。小学生每做一点突出的事情,老师就把一个代表荣誉的贴纸贴在孩子胸前。做得更好的,校长会亲自颁发“校长奖章”贴纸。老师从不因孩子犯了错误就用一通道理把孩子说得体无完肤。评语也从来没有“差”这个字眼。对学生没有学会的技能,用“有待学会”说明;写算能力欠佳,就用“还需要练习”等字眼描述。  相似文献   

9.
惩罚与奖励一样作为教育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往往是育人者手中经常用来规范孩子的‘法宝’:孩子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要惩罚、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某种要求要惩罚、孩子的言行不规范要惩罚……反正,惩罚就是育人者手中一张老面孔的“通行证”,但是这副面孔却过于呆板。过于冷酷,缺乏新意,没有一丝温情:要么抄作业,要么罚站,要么叫家长……可结果呢,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没有罚出来不说,逆反心理反而被‘惩罚。得格外分明。最近读到一则小故事,猛然悟出教育的惩罚原来也有自己的“体温计”。只有用好这支“温度计”,让惩罚充满暖意,富有情趣,才能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一个小女孩随四处打工的父母来到南昌,为了节省20元的报名费而辍学,并用捡破烂攒的钱为妹妹交学费。小女孩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社《小学生之友》编辑部的全体编辑。他们意识到这些孩子的成长比一般的孩子多了几分苦涩与无奈,这群缺少阳光的孩子更需要社会的关爱。于是,在2002年《小学生之友》封二“成长小脚印”栏目中一个以“关注贫困家庭的孩子”为主题的“渴望”系列报道新鲜出炉,把目光对准了这群特殊的儿童。遵循这种思想,《小学生之友》先后刊发了《渴望生命》、《13岁小海燕的生活》、《山那边是什么样子》、《有一个卖菜的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报》曾登过一篇题为“12岁生命凋谢的警示:顾及孩子的‘现在’”的文章。一个只有12岁的小姑娘因“压力太大了”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文中所说:“现实就是这样,人们都把眼光放到了孩子的‘将来’,却偏偏没有顾及孩子的‘现在’。”美好的将来的确很诱人,但如果没有了现在,还侈谈什么将来呢?压力大,心理承受能力弱,是目前不少孩子的现状。我们特邀夏冰老师写了这篇文章,同时摘发了《对孩子进行生死观教育刻不容缓》一文.希望能给广大家长朋友一点启示。——编者  相似文献   

12.
先从两个问题的解答说起。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的母亲和你的孩子同时落水,你先救谁?”这个问题在专家组调查时让许多成人大伤脑筋,最后却让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一下子给出了正解“靠近谁就先救谁”。第二个问题是“一个粮食专家、一个导弹专家和一个环保专家同乘一个热气球,升到半空时,气球因超重失控,致少得扔下一个人,才可能使另两人脱险,该先扔下谁?”就在大家无法取舍时,一个小学生给出了正确答案“谁最胖先扔谁。”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你一定会为孩子的答案喝彩。由此可见,孩子的思维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我们应该相信他们的能…  相似文献   

13.
做为一名即将入学孩子的家长和幼教工作者,我想谈谈家庭中的幼小衔接教育。 一、正确引导,使幼儿在心理上形成当小学生的良好心态 一般来讲,大多数幼儿都比较向往小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愿意成为一名小学生。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我发现,孩子上学的动机主要有两点一是上学表明他“长大了”;二是觉得上学“新鲜”“很好玩”,背书包“很神气”,缺乏对可能出现困难应有的认识和应变能力。还有少数幼儿不愿意做小学生,留恋幼儿园的生活,这多是由家长不当的引导或恫吓造成的,使孩子觉得上学是一种可怕的、受罪的事情。 我在自己的孩子入小学…  相似文献   

14.
最近从上海电视频道看到一则新闻,据报道上海普通小学的外籍学生人数在增加,徐汇区的外籍小学生人数就占该区小学生总人数的1%左右。记者采访外籍小学生家长,家长反映“中国小学基础扎实,所以让孩子到中国小学读书”。这虽是一则极为平常的报道,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了两篇报道,令人非常忧虑。一则是:两个读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边玩边唱:“星期天早上雾茫茫/你和小朋友去抢银行/小朋友抢金你抢银/不知谁拨打110/他瘦跑得快/你胖跑不赢/他当了大款/你判了刑。“‘你是一头猪/穿着健美裤/跳起脱衣舞/问你酷不酷?”……另一则是小学生毕业留言,女生给男生写的是:“祝你将来发大财,挣大钱,开宝马车,住洋楼,包二奶,天天吃海鲜……”男生给女生写的是:“祝你嫁大款,坐奔驰,住豪宅,常常出国游……”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4岁的女儿告诉我说:“妈妈,××姐姐说,她妈妈要是再批评她,她就要跳楼自杀。” 我听了,心里不禁一颤,一个5岁多的孩子怎么会说出这  相似文献   

17.
上小学,给6至7岁的孩子生活上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昨天还是小朋友,今天已经是小学生了。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生活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进入小学,他们由幼儿园或家庭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形式一下子转变为在学校以学习为主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     
托马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男孩,来自台湾。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八岁,是二年级小学生。他先伸出手来,用清晰的童音和纯正的普通话说:“你好!” 然后,他以哥哥的身份和我五岁的女儿一起玩,显得非常有耐心,这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我发现他的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非常清楚,但速度有些慢。他好象发现了我对他的注意,歉意地对我笑道:“我的中国话,忘了许多。” “我觉得你说得很好。”我真诚地鼓励他。看来他还是一个敏感的孩子。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村一名三年级小学生因为老师的两记耳光而自杀。”“北京一位女生因与老师有矛盾,一气之下跳楼自杀。”“云南昆明一名初二男生因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药自杀。”  相似文献   

20.
据说,某学生作文,喜欢用“而”字却又用得不恰当,于是,老师给他写了一则评语:“不‘而’而‘而’,‘而’而不‘而’,而今而后,已而已而。”另一位学生写日记:“天亮了,起床了,吃饭了。上学了,下课了,放学了。回家了,吃饭了,睡觉了……”针对这篇日记,老师给他的评语是:“该用‘了’不用‘了’,不该用‘了’尽是‘了’;‘了’字用得太多了,希望以后少用‘了’!”两则评语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幽默委婉地批评了学生滥用“而”和“了”的错误方法。笔者无暇考证这两则评语的真伪,但却从中悟出一个道理,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