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舒婷的爱情诗突破了“文革”时期文学的禁区,体现了她对完美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对女性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使舒婷的诗歌洋溢着鲜明的女性意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道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2.
舒婷的爱情诗突破了“文革”时期文学的禁区,体现了她对完美爱情大胆而热烈的追求,对女怀独立人格和命运的关注,使舒婷的诗歌洋溢着鲜明的女性意识,成为中国诗坛的一道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3.
<正> 出身于“世禄之家,却是书香之族”的林黛玉不仅葆有“真正的中国式的女性”的传统德性,而且时代的风苏醒了她的心田,使她不怎么明确但又大胆可贵地意识到了自已是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她听了《牡丹亭》的曲文:“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不觉心痛神驰,眼中落泪”。她对生命和青春充满激情而又忧心忡忡,对耽误美好青春莫名愤懑。她认为人应该有生存和受到尊重的权利。所以她任性任情,不满于自己的地  相似文献   

4.
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此之谓独立人格。顺从专制者的意志生活,是谓顺民。专制者奉行“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由此,红楼到处是顺民。顺贾政的傅试、赖大、赵姨娘们,昌;逆贾政的贾宝玉,虽然是亲生子,差一点儿亡,幸好有老祖母救命。贾政是无能的专制者,又是无能的顺民。薛宝钗、花袭人是有能的顺民。人的异化,顺民的普遍社会化,是专制制度的产物,是社会退步和消亡的基本原因。社会的发展依赖于人的独立人格的复归。“红楼三玉”和贾探春,是独立人格的佼佼者。贾探春独立人格的完善过程,更有典型意义。她与曾经合作伙伴薛宝钗的决裂,标志着她人格的升华。此外,贾惜春和司棋的独立人格也很特别。  相似文献   

5.
张红英 《读写月报》2022,(34):20-23
<正>一、这一生:“无我”中“被奴化”的“我”纵观祥林嫂短暂的一生,她始终没有真正独立的人格,恰是“无我”中“被奴化”的“我”。祥林嫂是谁?是一个叫祥林的人的妻子,她连名字都没有。为什么没有名字?她嫁给了谁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地被称为“某嫂”。这是典型的“无我”,一个人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可见她的卑微低贱。无形却顽固的封建思想让她没有了姓没有了名,这也恰是她“被奴化”的渊源。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经历了国家繁盛到衰落的过程。从她的诗词创作可以看出她的才华横溢,历经坎坷却从未放弃,不懈地追求生命的独立和灵魂的自由;从她词文作品的转变可以看到她独立人格的形成过程,青年时朝气纯真,中年的沉淀隐忍,最后历经种种磨难后形成的坚强独立的人格精神。她独立高洁的人格,不断激励着后人,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简·爱的人生历程中 ,她为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 ,常和不公平的社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作为男权社会中的一名妇女 ,她不屈服于社会压力。她要求女权与平等的强烈愿望 ,体现在为独立人格的冲突中 ,在冲突过程中 ,她的独立人格得以实现 ,也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靠“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实施,两者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共同构成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格强调自信、问责、敬业、诚信等要素的独立人格,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追求真理、追求真知。塑造学生创新人格,是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方向保证和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9.
舒婷是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她的诗篇曾像一道道闪电划破了一代青年心中的阴(?)。她的《致橡树》所显示出的那种人格自主的主体意识,在情感的流露中天然地形成了哲学的意蕴。她站在人格理想的高度,和着时代的最强音,谱写了一曲富于人格美的理想咏叹调。《致橡树》的抒情主人公在诗的开篇以一个对传统情爱观的反叛者姿态出现,郑重地宣告:在爱情的天地里不再做“攀援的凌霄花”,毫无意义地依附于对方;不愿学“痴情的鸟儿”;也不像长年送去慰藉的“泉流”;更不想是“险峰”,来“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她意识到女性应该先争取独立和自强,不能做对方的附庸,只有先争到做“人”的权利,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像“木  相似文献   

10.
儒家理想人格对冰心有着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她重视道德的价值,并以“圣人”“君子”理想人格作为自己努力的最终方向。“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一直左右着冰心人格范型的选择方向,成为决定她人生选择与写作价值取向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11.
论公司人格     
本文就公司独立人格--有限责任制度进行了深入分析,详细论证了此制度确立之后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促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繁荣证券市场等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同时,分析了公司独立人格--有限责任制度的负面影响,即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公司问题”,从而引进了国外“刺破公司面纱”理论。最终指出,公司人格独立制度仍有其存在的价值,不能予以绝对的否认。我们可以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之对立性要素因势利导地纳入公司制度内部,使股东与债权人有一定程度上达成权利的相对平衡,从而促进整个公司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教师权威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教师权威是保持教育教学秩序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以往的教育教学大多是在“外在依附”的先验教师权威下进行的 ,使生机昂然的教育教学活动蜕化为僵化、机械的过程 ,抑制了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其独立人格的生成。现代教育越来越需要教师权威由“外在依附”转化为“内在生成”,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也是教师、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庄子所提出的“无用之用”的人生处世理念,历来被研究者认为是消极避世或个人主义的人生哲学。这未免有失偏颇。本文根据庄子所处的时代和他的身份、地位,用历史的眼光及人格心理做客观的分析,认为庄子所追求的“无用之用”,包含着深层的人格意蕴,那就是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然而,由于“无适而非君,”使人“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不得不“入其俗,从其俗”,从而导致不求被人用而为己所用的“无用之用”的人生追求,进而达到人格的独立与完美。  相似文献   

14.
学会独立     
保持人格独立,是许多人,特别是生产“精神食粮”的作家所向往的。保持人格独立,不看他人脸色,不受他人驱使,不违心地写“歌德”文章、遵命文学;保持人格独立,享有精神自由,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然而,向往归向往,真正实现,却非易事。  相似文献   

15.
论《简爱》中女性对男性传统的依附心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洛蒂&#183;勃朗特笔下的简爱有着跟“灰姓娘”相同的命运,她的人格独立和平等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的“灰姑娘”形象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但是作为革命的女权主义作家,夏洛蒂也始终跨不过传统社会里男女关系的那道坎.如灰姑娘一样,简爱的最终归宿还是婚姻,而她的最重要的依附也还是男人。  相似文献   

16.
王熙凤新论     
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中最光彩照人的人物形象,高雅而富有神韵,她精明能干、气质非风,做人的格调高,且有品位,天生的风趣幽默使贾府里无人能比。她具有较强的女权意识,无论是争权,还是争宠都表现了一种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17.
宗婷 《辅导员》2009,(7):45-45
把“以人为本”贯彻到学校教育实践中去,最终就要落实到对学生的人格设计上来。不可否认,教育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并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等各个方面,努力“唤醒”人格,使学生成为“独立的人”。然而,深入具体学科,我们又如何授其知识、启其智慧、育其身心,让他们按照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在自己的轨迹上健康成长呢?本文试以语文学科为例,浅析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人文教育,“唤醒”学生“独立”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康妮具有独立的人格意识,鄙视贵族阶级的虚伪,唾弃形同囚徒的贵妇人生活。她热爱生命,酷爱自然,执着追求个性自由和美好的爱情,执着追求完美的性爱,从而成为一个原型意义上的“夏娃”,肯定了“夏娃”的执着追求,歌颂了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9.
庄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家.他对生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庄子追求人的自由独立,他提出了理想人:“真人”,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生命放逸。这种人格精神的构建必须经历“无名”、“无功”、“无己”三个层面的积淀升华,通过主体的“心斋”、“坐忘”、“致虚极”而逐步完成。主体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完全实现了本体性超越,人格得以独立,精神得以自由,生命最终得到放逸,合于自然,合于道,实现了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20.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传入 ,一批先进女性开始觉醒 ,并为争取自身的解放奔走呼号。在她们中间 ,吕碧城是一位杰出代表。她积极主张“兴女权”,并且将“兴女学”视为女权振兴的必由之路。由于在两性问题上她采取了冷静的态度 ,因而其思想具有平和的特色 ,并以其易于实践的特点在近代历史的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碧城不仅积极投身于妇女解放运动 ,她本人也随处体现着新女性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