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画中有一种绘画技法叫做“留白”,它不是刻意地用笔墨去画出来,而是在纸上留出空白,用纸的空白处来表现画的一些内容。国画中的“留白”体现的是画家的智慧,教学中也同样需要“留白”。  相似文献   

2.
“国画”,或者说“中国画”,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当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叩开了中国大门时,洋货、洋文、洋画随之而入,为了用以区别舶来品,出现了国货、国文、国画等一系列相对应的新名词。当时的国画之意,乃指文人卷轴画而言,并非包括中国的一切绘画。由国画到中国画名称的变化,其时间不长,但实际上已显露出了这一名词的不科学性和模糊性,因而《辞海》、《美术辞典》“中国画”这条词目的释义尽管用了数百字的篇幅,仍难以尽如人意。由此说来,“中国画”,它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国画大家齐白石先生的画处处留白处处有意,方寸之间彰显天地之宽,“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国画创作中的这种“留白”技法,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不妨借鉴一下。  相似文献   

4.
诗画一体是国画的基本特质,诗与画相互渗透提升了国画的艺术感染力,增加了国画的人文价值。文章探讨把“诗”融入小学美术国画教学的策略,提出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名作,从名画中感受诗与画的关系;让学生选择古诗诗句,自主开展国画创作;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作画步骤与表现技巧;注重师生共同评价,让学生共赏共评画作。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这名字你听过吧?他是中国有名的国画家。他画的虾栩栩如生,晶莹剔透。我十分喜欢齐白石画的虾,所以跟“齐白石”学画了一回虾。 那天晚上,我有点闲来无事,想起了画国画这件美事。说做就做,我立刻找出文房四宝,把这些书画伙伴整  相似文献   

6.
闫朝霞 《广西教育》2010,(31):61-61
国画最大的特点是写意,主要表现手法是借助笔墨立意为像,它不同于具象的模拟和抽象的不似。国画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周围生活中的事物,通过简化、夸张、置换等变形表现手法提供给学生一个个创造的“形”,再通过启发引导,让他们进入想象世界,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创造自己的视觉语言,画出形变“意”不变的动人画面。  相似文献   

7.
<正>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国画中意境的产生以及怎样与文学相结合,从而形成国画表现的一大特色。 晋顾恺之曾说“神仪在心”、“迁想妙得”;唐王维曾说:“凡画,意在笔先”;宋沈括称王维的画说:“其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机”;清唐岱说:“欲求神逸无过于遍历名山大川,则胸襟开豁,毫  相似文献   

8.
中国面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过我国古代各种思想化的影响,尤其是道家朴素自然等思想对其影响深远。本主要从作画贵在“图真”,运色力主“玄化”,创作重拟“虚静”,品画崇尚“自然”这四个方面阐述了道家朴素、自然这一思想主张对中国画的审美追求与价值取向的影响,旨在说明道家朴素、自然思想观与国画审美之“亲情”关系。  相似文献   

9.
国画大师钱松素以其山水画闻名海内外,他被称为中国“新山水画”代表画家之一。众所周知,钱松市以画山水为主,兼画花鸟。而称道其人物画,似乎就不多闻了。其实,钱老于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画,无所不精。正如徐悲鸿、张大干等大师一样,钱松费在国画中“三者并举”、“三花齐放”。所不同的,从钱老一生历史来看,解放前他是“三者并举”;解放后则以山水为主,50年代兼画花鸟、人物;6O年代以后仍兼画花鸟,少画人物。直至晚年,其人物画无异“凤毛城角”了。为此,我们在重其山水、花鸟时,亦不能轻其人物。为深入学习、研究其…  相似文献   

10.
狼毛和兔毫     
国画是我国的国粹,讲究笔墨纸砚。我要教孩子们学国画了,第一堂课从认识笔开始。我们画国画是用毛笔画的,常用的毛笔一般有三种:羊毫、狼毫、紫毫。如果我只是平铺直叙地告诉孩子们,他们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的,印象也不会深刻,效果就没有了。怎么样让孩子们既能在课上玩得高兴,又能对国画有个正确、初步的认识呢?我开始思索……我从工具箱里取出一支毛笔,问:“猜一猜,这是用什么毛做的?”不见孩子们举起手来,明显他们不清楚。我说:“是用羊毛做的,我们称这种毛笔为‘羊毫’笔。”然后指导学生看笔杆的尾部,上面清楚地刻着“…  相似文献   

11.
我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国画。与其他画种相比.国画往往在画面中留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空白来。“无画之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画特有的美。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水面苍茫,给人以想象的极大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刘丽云 《福建教育》2022,(26):36-37+46
<正>写意国画因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教育价值,成为发展初中生艺术语言和精神追求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初中生偏爱写实作品,对“画不像”有焦虑情绪。这是初中生的认识误区,所以给他们传授写意国画“画神写意”“概括凝练”的艺术特性十分必要。然而,当下初中写意国画的教学还存在若干不足。如,对写意国画的形制、内涵、意境、理念理解不足,没有挖掘其背后的人文意蕴,使教学流于表面;对写意国画独特的绘画体系和刻画方式很少系统讲解,只是片面地让学生临摹学习;受限于资源不足,教师没有将学生练习与相关赏析相融合,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等等。弥补写意国画教学的不足,提升教学实效,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国画艺术中有一种“以白当黑”的审美表现手法,它能使艺术品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4.
引导学生正确体会中国画中的“空白”李纯古在中国画教学中,很多学生不能理解和处理好“虚实”关系,欣赏国画作品时,对画面“空白”所表现的内涵不能在码体会,简单地认为“空白”即空洞无物。这样,既不能深列了解作品所蕴含的情景和意境,又不能全面另析和领会画家的...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细节     
中波 《下一代》2011,(4):31-31
莹莹上小学四年级,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她课余时间学习国画,曾在一次市少儿书画比赛中获过奖。去年教师节,莹莹见班里的同学都送老师礼物,今年也想表一表心意,想来想去,莹莹决定送给老师一幅自己画的国画。经过一番构思,莹莹精心画了一幅题为《放飞希望》的国画,画面上,一位女教师正领着一群“红领巾”放飞白鸽。教师节那天,莹莹恭恭敬敬地把画送给了老师。  相似文献   

16.
誉满中外的国画、中医、烹饪及京剧被世人合称为“中国的四大国粹”。这四者都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同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在表现手法上,国画崇尚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并与文字、书法、篆刻等组  相似文献   

17.
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我国的三大国粹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这三门学科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风格,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和技艺发展轨迹。中国画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已有几千年历史,国画基本可分三大类;人物画、山水画...  相似文献   

18.
做为校外美术教育之一的少儿国画基础教学,我们所面对的多是广大少年儿童。对他们的教育虽不能与培养专业画家等同,但“临摹,写生、创作”这一基本教学原则却始终体现在中国画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石涛美学思想的探讨,应以其《画语录》为主要对象。而《画语录》所反映的中心思想则为“一画论”。深入剖析“一画论”的本质,即可看出石涛美学思想的核心为宇宙画学同一论,并由此可见其国画艺术的创作论思想。因此,研究“一画论”的丰富内涵,对于全面把握石涛的美学思想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画森严的法则中,苏轼画随意而洒脱。苏轼不但创造出有名的“墨竹”,还发明了新型的国画——“士人画”。苏轼是中国南方画派的始祖,强调用迅速、节奏性的笔触来表现统一的概念。以苏轼为代表的北宋文人画论,标志着我国古代绘画审美意识的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